夏至时节的习俗及养生饮食

2022-12-09 19:30:2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7

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至时节的习俗及养生饮食,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夏至节气习俗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 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饮食习俗

“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 《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 ”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各地习俗

1、北京:“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 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 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2、绍兴:旧时,在浙江绍兴地区,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 而绍兴地区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此风俗至今尚存。

3、无锡: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 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夏至养生可以吃什么

苦瓜

“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敌。 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为其中含有生物碱、尿素类等苦味物质。 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凉拌,炒还是煲汤,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并且不失“青色”,都能达到“去火”的目的。

芹菜

性味甘苦。 微寒。 具备清热利湿、平肝凉血的作用。 时常食用。 对咳嗽多痰、牙痛、眼肿者具备较好的匡助疗效。 芹菜还具备减低胆固纯和血压的作用。

丝瓜络

性味甘苦。 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 丝瓜络清冷微寒。 瓜肉鲜嫩。 做汤或者炒肉均可。 具备清热化痰的作用。

莴笋

莴笋具备清热化痰、泻火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 对幼童来讲,还能起到帮助长牙、换牙的作用。 常言道: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这里的“青”就是指各种蔬菜瓜果。

香蕉

香蕉性甘寒,味微涩,具有清热止渴、清胃凉血、润肠通便、降压利尿的功效。 对于口渴、便秘等阴虚肠燥、血热气滞者是十分健康的食物。 但是,香蕉不适宜脾胃虚寒、阳气不足的人食用,否则会引发虚火更旺。

梨有生津止渴、化痰清火、润肺去燥的功能,适宜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燥结、高血压以及肝炎、肝硬化患者。 梨性寒冷,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不宜食用。

夏至节气是最热的时候吗:不是

夏至不是最热的时候,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中伏时期。 因为夏至日太阳直射达到最北的位置,也就是北回归线,所以北半球会出现一年中日照最长的一天。 不过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 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 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


夏至时节的习俗及养生饮食

下一篇:夏至节气养生常识(中医夏至节气养生)
上一篇:夏至节气的养生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