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相关简介(中元节的来历简介)

2022-12-09 19:26:3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一起来看看中元节的相关简介,欢迎查阅!

中元节的相关简介

中元节俗称鬼节。 民间传统节日。 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 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 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 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 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 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 五腊日主要的内容是祭祀先祖。 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 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 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也有称天、地、人三才者),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 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 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 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 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 道门中于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 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中国自商代以降,就非常相信鬼神。 虽然在他们的信仰中除了人鬼之外,还有天神和地只的存在,但是却以“人鬼”作为中心信仰。 中元节,即是和人鬼有密切关系的节庆。

鬼节的习俗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

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 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 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 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4、烧袱纸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 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 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 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6、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 将供品撒进田地。 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 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7、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 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下一篇:中元节烧纸的禁忌(中元节烧纸的禁忌提示)
上一篇:中元节必须知道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