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

2022-12-09 17:39:5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2

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那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篇一

这个假期我看了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是一部百集纪录片从第一集中华道路,第二集中华祖先,第三集农业起源,一直到第一百集帝制的终结。 从远古社会到封建帝国的败落,一集集,一段段,为我们展现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 这部纪录片堪称一本完整的中国历史。

看了这部纪录片完全改变了我内心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偏见,或者说,终于满足了我内心对于历史的需求。 以前我认为历史十分乏味,无趣,但现在《中国通史》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一个生动的历史,一个生动的中国。

在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十六集“孝文帝改革”,从拓跋鲜卑的改革努力,到首次尝试失败,进而回溯为什么要入主中原,再忽而转到今日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大郡一家。 而后,由孝文帝与冯太后的亲民之举,带出春耕传统、大同附近保存至今的黄糕习俗、秦汉以来的籍田活动等。 因而有了横纵大背景与个体人物事件交织的逻辑,让用“穿越”去了解历史不再只是无厘头恶搞,而变成了一种精彩的叙事手法。

逻辑线索的另一个好处,是提供给观众更多自修的可能性。 看完第三十三集“魏晋风度”,我第二天就去搜出了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看完第三十九集“魏晋佛教”,忍不住查了查慧远和尚的《沙门不敬王者论》。 这些史料,除非专业需要,很少有人会主动想起去研看。

在看到《中国通史》的最后几集时,基本上已经没有人评论,观看量也很少。 但其实每一段历史都会给人们带来一份独特的感受,一份别样的体会,所以让我们珍惜每一段历史,别让它被埋没,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中国历史的辉煌。

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篇二

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它的名字叫《中国通史》的第27集《丝绸之路》。

当时在汉朝的时候,皇帝打算派一位使臣去远方的西部,可是,没有人敢主动出来,有一位名叫张骞的人,他却主动站了出来,并要求自己可以去西藏,为东西两部的友谊作出贡献。 就这样,张倩带着一个大部队,前往去西部的路上。 可是当时的地理位置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况且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此行要去的目的地是哪里,而且要前往去西部的路上,还必须经过一条必经之路,这条路就是匈奴的领地,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的,要不然就得被匈奴抓住了。 他们还是没有躲过难关,被匈奴抓住后,流放到了一处十分寒冷的地方,当天和他的团队。 靠着坚强的意志,成功摆脱了这次难关,他们还是没有来到西部,而是来到了一个很临近西部的一个小国家,名叫大菀,这儿的皇帝十分欢迎张骞一行人,好好的招待了他们,这里的皇帝十分乐意能与汉国建立好友情。 但是张骞他们还是没有找到西部,所以只能无功而返。

第一次前往区西部的路上,就是12年,但是张骞还是不想放弃,因为他能不能在历史上名垂千古,就靠这一次,第一次去西藏十分顺利,但是在他回来一年之后,他就去世了,班固的弟弟班超,十分像第二个张骞,他们翻过崇山峻岭,像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叫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 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的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因为当时一些国家之间的交易都是用一些名贵的布匹,也就是丝绸,所以这条路就叫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连通着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情意,丝绸之路能使我国和其他国家紧密相连,让我国变得更加出色。

我们中国人应该让丝绸之路更加发扬光大。

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篇三

清朝是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界线。 今天,既让我认识了清朝的盛世,同时又认识到清朝与西方的差距。 总之,看《中国通史故事——清》有感让我明白了许多。

清朝的建立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第一个以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谁也沒想到他们将改写中国的历史,决定中国在未来几百年的命运。 清朝当时是由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努尔哈赤在十三副兵甲起事,发动战争,后因病去世,由他儿子皇太极继承,皇太极即位后,面对宁远新败,满明对立,于是釆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把本族名称改为满族,昭告天下,登基为王,建立清王朝,取代了明朝,就这样,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迎来了它的时代。

由于清朝初期的统治者釆取了极端的统治政策,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后来认识到弊端,逐步改正。 随着新行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兴起,许多国家由传统的手工业变为机械业。 英国开始了他们的殖民侵略。 清朝由于闭关锁国,国力,军事,使中国与西方国家拉开差距。 虎门销烟后,大大地减少了英国的输出,因此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1864年八月,英国从香港北上,攻占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后进攻浙江,次年六月,英军进昊淞,攻占东炮台,英缓军想继到达长江口外,此时,清军已无力抵抗,被迫在南京与英国政府议约,签订了《南京条约》。 近代以来,中国与侵略者签订的条约多达五百条,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清朝的建立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演变的历程,古代建筑(长城)让后人感叹不已,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 从鸦片战争的教训中我们可知,落后就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殖民者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教训,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今天,看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通过鸦片战争,中国人必须要强大、坚持改革开放,要以鸦片战争为耻,让中华民族铭记历史。

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篇四

最近,我到图书馆借了《中国通史》,它讲了很多朝代,其中,我觉得唐朝和明朝都很了不起,差不多都统治了三百多年。

还讲了其他朝代的社会历史变迁和人物故事,有文字,有图片,内容简短,通俗易懂,我喜欢看。

中国通史共有十本,是从史前一直到清代的一些故事和文物。

第一本先概括了中国古人类化石,又说了想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和尧舜禅让等史前神话故事。 接下来是夏、商和西周中的一些事,我感触最深的是残暴的商纣王和烽火戏诸侯。 商纣王为了一个爱妃不理国家大事,还心胸狭窄,连别人为自己叹口气都要坐牢。 还有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爱妃)笑一笑,就戏弄各个诸侯,让诸侯不相信他,最后还是百姓遭殃。

第二本和第一本很相似,讲了春秋、战国和秦国。 春秋时期的宋襄公自称是个仁义之师,根本就不知道兵不厌诈,还屡次丢掉胜利的机会,说自己不能用卑鄙的手段取胜。 在春秋时期还出了不少名作,比如孙武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老子的《道德经》。 春秋后是战国,秦魏楚燕赵齐韩七国展开了一场和长达254年的大战,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 商鞅变法讲了商鞅在南门竖一根三长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抬到南门,就赏金10两,过了一会儿,又改成了赏金50两,有个汉子抬到了,真的得到了五十两,后来人们都相信官府,秦国就变强了。

第三本也差不多,不过是汉代很三国。 汉高祖刘邦能大败西楚霸王项羽,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要比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要比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要比领兵打仗,我不如韩信。 而我只是善用这些人。 刘邦宽容守信,可他的妻子吕雉却卑鄙狡诈,在刘邦死后擅自纂权,杀了刘邦的四个儿子,还立最无能的刘盈为太子。 还有三国时代的董卓专制、曹操起兵、桃园结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

后面还有七本,讲的分别是隋、南北、晋、唐、宋、五代、辽、金、西夏、元、明和清的故事、我就不一一给大家讲了。

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篇五

我还未曾将中国通史看完,而且暂时看得不多,因为我觉得这要细看才能有所收获。 一直看下来,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九章“秦汉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老师说,历史是有联系的。 学好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联系。 所以,在我们正着迷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发展时,也要看看,此时此刻世界是怎样发展的。

我们都知道,经过多年复杂的斗争,到战国晚期,秦始皇统一六国。 然而,秦以残暴的手段对待人民,在人民中播下了反秦的火种。 秦朝就因为嬴政的暴政迅速走向灭亡。 与秦的兴起大体同时,在南亚次大陆曾出现了孔雀帝国。 相传,阿育王原来也是一个十分残暴的君主。 但好在他之后学会了忏悔,派人四出宣扬佛教,并建筑了大量的佛塔。 但由于其内部民族纠纷多,最终也走向灭亡。 孔雀帝国和秦帝国都曾威震一时,也都昙花一现便瓦解了。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种整体的世界发展中看出些什么呢?

秦亡后,汉朝迅起。 秦在客观上为汉的统一扫清了道路。 汉朝对于秦留下的东西是批判的传承的。 例如秦是焚书坑儒,而汉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当西汉屹立于东亚的时期,雄霸于西地中海的罗马共和国的骎骎东来。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际成为拥有一切大权的罗马君主。 罗马的历史由共和时代转入帝国时代。 在屋大维统治罗马帝国的时期,西汉的政权逐渐落入外戚王氏手中,公元25年,刘秀即位称帝。 刘秀出身汉的宗室,所建皇朝仍然称汉,建都洛阳。 史称东汉或后汉。 然而,历史总是这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公元221年后,统一的东汉帝国被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代替。 同时,世界的另一端罗马帝国已由极盛点逐渐下落。 公元一至二世纪是四大帝国并存时期。 此后它们延续的时间虽然不同,但都失去了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愕然发现,历史的发展有多么的相似啊!

我觉得中国通史真的很好,他并不是粗略的讲这个历史故事讲下来,而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不同角度来阐述,让看者看到一个知识点就可以以此延伸到各领域。 我会坚持看下去的!


2021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

下一篇:《中国通史》高中观后感和启示850字
上一篇:2022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观后感(2022全国两会观后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