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方法及注意事项(高考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

2022-12-09 17:01:2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1

高考志愿报考,真的难吗?其实考生和家长只要了解透彻之后,会发现填志愿很简单。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高考志愿填报方法及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1.初步定向

撇开分数不考虑,先按照本地、本省、外省的顺序,收集比如说经济发展条件、师资力及教育环境、还有就业条件等情况、路程远近及交通情况等信息。 然后综合考虑要在哪个地方上学。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想在父母的监管下生活'并不能成为唯一的考虑因素。

2.认清自己

花上一到两天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弄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梦想。 因为自己的世界是自己的,所走过的路的或要走的路都是自己的必经的,别人不会代替你走。 当然,在这期间不管你想没想清楚都必须要大量参考并足够尊重父母、老师、以及经历过这些的学长学姐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一步,是对以后甚至后半生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步。

你也需要充分认识到,专业一但选定了, 你未来的路就已经决定了至少70% ,所以确定你所选择的专业是你能够接受,最好是能够培养兴趣的。 不然在自不喜欢的行业工作一生,实在是一种折磨。

3.挑选学校

确定自己在哪个地方上学后,根据自己的分数,收集当地近几年符合或接近自己分数的学校。 在确定选择该学校的前面,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比如去学校的官网,看看学校的招生简章。 深入的去了解该所学校的历史、专业分布、专业特色、学生特色等内容。

填报志愿时选择名校重要吗

重要!很多考生在名校和专业之间纠结。 “一个好学校不如一个好专业”,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对于工科类学生来说,学校比专业重要。 对于社科类学生,名校优先,专业靠后。 在本科阶段,学校是很重要的。

名校的学习氛围浓厚。 一个学校的氛围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巨大的。 你身边的同学都在打游戏,你也会跟风。 你身边的同学都在泡图书馆,你就有无形的压力。 一般来说,在大学阶段,没有了高中时期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很容易放纵自己。 大学四年的时光是白白浪费还是充分利用,全在于自己。 好的学校有好的导师,好的学习氛围,他们都是你提升的动力,这四年的时间很宝贵。 况且,你优质的人脉资源也是在好大学里建立起来的。

2022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志向、兴趣结合。

高考志愿的填报和城市的选择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 我跟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老师讨论过,未来三十年之内,人工智能来代替人类情感性、创意性、服务性以及需要感情交流型的工作几乎还是不可能的。

所以从这个方向来说,学习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关系,反而是未来人工智能可能没法取代的。 高考志愿的填报尽管很重要,最重要的原则是和孩子自己的志向兴趣相结合。

一个人的志向兴趣爱好,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最大动力。 作为父母稍微想一想,如果这辈子活得不开心,是不是因为你不喜欢你那份工作?不一定是因为那份工作带来了更低或更高的收入,而是我们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每天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终生想要从事的事情。 人在兴趣爱好中,会不自觉地产生人生的动力,不自觉地付出更多努力。

◆ 不能只听父母的,更要听自己的内心。

未来上什么样的大学,到哪上大学,到哪个城市上大学,学什么专业,这一定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决定的话题。 父母把我们养到18岁,也有资格和权利和我们共同讨论我们的未来。

而孩子到了18岁,作为年轻人,也有资格决定自己的未来。 同时我们也要有能力,照顾到父母的情感,并且跟父母达成一致,千万不要父母、孩子为了高考志愿互不相让。

既不能光听父母的,也不能光听老师的,而是更多的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内心再回过来和父母和老师进行讨论,作为一个18岁的孩子,这是我们应该要能够做到的。

◆ 不了解自己的兴趣怎么选专业?

还有一些孩子,就为了拿个分数上大学,兴趣点不明显。 这类学生可以考虑基础学科领域,或者是考虑更热门的学科。 既然兴趣点不明显,那就要对应规划大学学的东西,未来做什么可能被用上,因此学的太窄就不行。 比如学日语,未来工作相对只能跟和日本有关系的方向走,比如与日本的外贸、交流,这样相对来说有一点窄。

但基础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历史、哲学未来也都能用。 这种大学科,比如文科中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理工科中的数理化。

◆ 选择地区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要远离自己的家乡。 如果你在自己家乡的话,你的生活习惯、对城市的了解,完全和上大学前一模一样。 而且如果在家乡,父母离你很近,常常就会回家,父母会对你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

如果说在高中之前,没有办法摆脱父母的影响,大学无论如何要跟父母离得远一点,让影响减到最少。 很多独生子女,父母的关心和关爱是过分的。 不光是孩子在依赖父母,很多父母在心理上非常的依赖孩子,甚至把依赖孩子作为自己安全感的一个保证,这样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为了扩大自己胸怀,让自己习惯于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必须远离家乡。 我自己当时可以进南京大学,也可以进苏州大学,但是后来到了北京大学,离江苏很远。 当时的中国北方和南方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我到北京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沙尘暴,对面看不见人,这个让我无比的吃惊,把我江南小男子的那个这个风情打磨掉了,慢慢地在我的内心注入了一些北方的豪爽。 在饮食方面,我在家乡的时候只吃米,到了北方以后,开始喝玉米糊糊、吃玉米饼,慢慢改变了我的饮食结构和习惯。

原来我只是跟江南人打交道,但是到了北大以后就发现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我开始与完全不同的人打交道。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远离家乡进入一个陌生城市的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第二,如果能进入大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更好。 大城市带来的是更丰富的生活、更复杂的人际交往,同时大城市,实习机会也会更多,大城市你所要学习的资源也会更多。 但是如果你仅喜欢的几所的大学并不在大城市,那还是更关注大学本身比较好。

◆ 父母不要跟到你上大学的城市去。

父母一定不要犯的一个错误,不要孩子离开你去上大学了,但是你还跟着又到他上大学的城市。

其实每个年轻孩子都希望过上自己离开父母影响的生活。 孩子长大了,父母要有自知之明,放飞孩子是让孩子成功和发展的最好方法。

◆世界未来的发展更趋向于个性化的选择

世界未来发展是更趋向于个性化的,大家想一想,四五年前有大数据吗?有元宇宙吗?云计算甚至都没有对不对?现在想着选一个专业让孩子过一辈子,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大学学到技术,学到基础。 现在不要考虑太多职业问题,而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喜好做出个性化选择。

◆ 如何建立正向循环机制?

如果高考后成绩或者录取的大学不那么理想,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考虑国际教育这条路。

国际教育包括香港澳门的国际性大学,也可以去距离中国近一点的像新加坡这些地方的大学。 中国的高考成绩可以作为很多国际大学录取中国学生的标准。 所以从这一点上,高考一定不会白考。 当然前提是,你可能还得参加一到两门英语考试,但要求也不会很高。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电大建筑管理专业自我鉴定(电大护理专业自我鉴定)
上一篇:2022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注意事项(2022年高考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