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学习心得感悟体会范文

2022-12-09 15:33:3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8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听课学习心得感悟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听课学习心得感悟体会范文1

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他们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我捧着沉甸甸的收获,心情也被感动着。 每逢讲评课,附小的老师们都毫不敷衍,有什么说什么,真诚的指出你的不足,意见中肯实在,这种严谨求实的教风一直延续传承着,激励着一批批年轻教师的成长。

这次通过自己讲课,聆听不同年级语文老师讲课以及评课,收获良多,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今天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1、要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

吃透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把学生不易理解的字词,放在熟悉的课文中去理解;遇到重点词句要让学生用不同记号标明,比如:动词用点标记、中心词用三角标记中心句用双横线标记,以方便学生课下记忆。

2、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答案,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感情、道理,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让读课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的予以纠正。

3、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种艺术,谁能将他演绎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课堂上要用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语言也要简洁、准确,避免一个问题多个问法;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进行评价,比如:“你真会读课文,”老师还想听、“你们肯定比老师读的好”、“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读书的兴趣;另外,板书不易太多,要瓜熟蒂落,写孩子的语言。

这次讲课、听课及评课活动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听课学习心得感悟体会范文2

4月23日至24日,我在_学习了两天,主要是听课,所展示的9节课中,有七节课是获得全国一等奖。 另外两节_的讲课老师也都是省教学能手。 这些课让我受益匪浅,并且给我留下深深地思考。 那就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孩子们愉快地学习、成长。 对我来说,这是我以后的努力的方向。

9节课,各有精彩,各有创新。 _老师执教《分数的意义》中的一组教学片断:老师拿出9块糖,请一位同学带走这些糖的三分之一。 学生说出三分之一表示的意义,高兴地带走3块糖。 老师指着剩下的糖,请第二位同学带走剩下糖的三分之一。 这位同学许是因为紧张,慌乱间说错。 另一位学生说出三分之一表示的意义,高兴地拿起2块糖。 杨老师考虑到没拿到糖的孩子的心情提示拿到糖的孩子分一块给回答错误的孩子,再向回答错的孩子提出“你手里拿的糖占原来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正确后老师让他带走一块糖作为奖励。 随后师提问“刚才两位同学拿走的都是糖的三分之一,这两个三分之一一样吗?”学生马上提出“因为单位一不一样,所以这两个三分之一不一样”。 老师接着又让一位同学拿走剩下糖的四分之一,直至拿走最后一颗糖。

_老师《3的倍数特征》一课,课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起“抢30”的游戏。 几轮比赛的结果总是老师赢学生输,孩子们心中的疑惑油然而生。 从孩子们啧啧的赞叹声和眼神的交流中不难看出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发现要想抢到30,必须要抢到27、24、21、18等数,从而引出“3的倍数”的学习。

_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先是让每个小组用图钉、线绳、铅笔合作画圆,展示所画的圆,并找出画圆好的说说在画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线绳必须拉紧,图钉必须固定好等)来展开对圆的学习,认识圆心、半径和圆。 由于这样设计动手幅度大,学生体会深刻,合作性强,活动时间、空间扩大,提高了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是探索法、研讨法、讲解法、实验法的多种结合,表现了老师驾驭课堂的灵活性和艺术性。

郑生志老师的《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中,他先出示大小一样的烧杯,一个放着满满的一杯沙子,一个里面放着一个垒球。 第一步老师演示把满满沙子的烧杯,倒入有垒球的烧杯结果怎样,得出结论。 说说为什么,学生指出垒球占了烧杯里面的一部分空间,沙子倒不下了。 想象如果垒球换成乒乓球的结果。 学生比较出乒乓球与垒球的大小关系。 老师总结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板书。 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当讲到一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时,郑老师出示了做好的一立方米的框架,四周用纱布围成,当堂让学生站到里面去,看看能站几人,直观形象的认识一立方米的大小。

会上,每位老师讲完课都做30分钟的报告。 听了执教教师的的成长经历,我触动很大。 _老师的一节课竟然试讲了100多次。 一个人的成功意味着他的付出太多太多!他们也由青涩走向成熟,他们勤奋、努力,有自己的目标。 他们喜欢钻研,在不断的磨课中、研讨中成长,远行。 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太多太多。 而我们还在学习的路上,更需跃马扬鞭自奋蹄,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沿途都是好风景。 我一定要把所学的所见的更多的用于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去。

听课学习心得感悟体会范文3

本学期,我有幸听了多堂优秀的数学课,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向老师们作一个汇报。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 由于所使用教材不同,高年级在教材上没有关于“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这一块内容,但执教老师在刚接到执教任务之时就到当地小学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进行摸底,然后根据学情制定了详细地、符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时结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一遍一遍的研究、改进,最终呈现课堂的才是精致的。 可见,调查学情,挖掘教材对于上好一堂课是多么的重要。 另外,印象较深的还有贲友林老师的课,他以独特的风格,幽默诙谐的形体语言博得了满堂彩。 吴金根老师主张把一切还给学生,即主张: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规律的,教师不告知等等,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出现分歧,允许学生出现自己的预设中没有的问题,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课堂的原生态味儿十足,这也充分展现了高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临时应变的能力很强。 有老师说:“应用知识可以去解决问题,对现象的解释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 ”优秀的数学课正好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说,利用黄金比0。 618:1去解释为什么刘翔的身材看上去比菲尔普斯的身材美,为什么符合黄金比的长方形看上去比较舒服等,这都是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听完这三节课,我们对解决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 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特别是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得我学习。

这些,都是我们年轻教师应该去好好学习的地方,并应借此,在不断在模仿与摸索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徐斌老师经常说,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但这种习惯并不是上课发言、遵守纪律的习惯,而是能够和老师一起思考的这么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形成的前提是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 徐老师引用一位教授的话说:“课堂教学上,老师讲的拙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引发学生思考,而引发学生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老师和学生一块儿思考。 ”

总结起来就是两点,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思考,教师跟学生一起思考。 这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

听课学习心得感悟体会范文4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佛山石湾一小的听课学习活动。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第一节是陈惠贞老师的新授课《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节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 第二节是麦老师的新授课《通分》,这节课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听课活动中,我看到了两位老师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教学,还有他们善于挖掘新事物,以及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清晰的教学思路。 在听课的同时,我回想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他们的教学活动中让我学到了很多。 这次听课我有几点体会:

1、体现课标精神,重视营造愉快课堂。

通过观摩一系列的展示课,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 我们看到每位教师都体现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 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创设教学情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体现主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在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重视孩子的手脑结合。 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

4、体现常规教学能力,重视双基训练的落实。

纵贯这些展示课,我们感觉老师们的常规教学能力都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 这些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很大。

5、体现教学资源优势,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听过的这些课中,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 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听课学习心得感悟体会范文5

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每一节课都有亮点,都让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语文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不足。 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朴实大气的课堂

每位讲课的教师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课件的精美,更没有摆那些好看而不实用的花架子。 他们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的是真实的、常态下的课。 没有很多浮躁的、形式上的东西,让人感觉自然、亲切,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第二、教学课件制作简洁实用

本次参加赛课的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大部分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简洁而实用,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第三、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 每位老师的课,都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 课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朗读的指导,训练。

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读。 多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来感悟。 每位教师的授课,都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训练。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范读、集体读,指名读、小组读。 而且,还注重让学生通过读去充分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深刻含义,学生读的感情不到位,感情不充沛,教师先让学生起来评价,并帮助同学读好。 有些地方学生实在读不好,教师再做最后指导。

第五、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 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们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体现了匠心独到之处。 我将以这次观摩课为契机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学习,努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听课学习心得感悟体会范文

下一篇:教师听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上一篇:听课学习通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