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三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2022-12-09 14:06:5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3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拥有知识改变命运,拥有理想改变态度。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高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1、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和C6H6

2.CH2:烯烃和环烷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举一例: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2、有机物之间的类别异构关系

1.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

2.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

3.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醚;

4.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酮;

5.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酯;

6.分子组成符合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

3、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作催化剂;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③浓硫酸:70~80℃水浴;共热

3.卤代烃水解:NaOH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浓硫酸共热

5.酯化反应:浓硫酸共热

6.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7.酚与浓溴水或浓硝酸

8.油酯皂化反应

9.(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 )

4、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炔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二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H2、Cl2

苯乙烯的加成: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含醛基的化合物的加成:H2、HCN等酮类物质的加成:H2

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

5、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

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

6、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

苯酚和甲醛:浓盐酸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二元醇和二元羧酸等

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所有的醛(R-CHO);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8、能跟钠反应放出H2的物质

(一)有机

1.醇(+K、Mg、Al);

2.有机羧酸;

3.酚(苯酚及同系物);

4.苯磺酸;

(二)无机

1.水及水溶液;

2.无机酸(弱氧化性酸);

3.NaHSO4

注:其中酚、羧酸能与NaOH反应;也能与Na2CO3反应;羧酸能与NaHCO3反应;醇钠、酚钠、羧酸钠水溶液都因水解呈碱性。

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

易错点1 忽视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易错分析:在复习原子结构的有关概念时,一定要区别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等概念,如易忽视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同位素的质量数计算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不同,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代替质量数计算质子数或中子数。 还有要区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 在讨论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时,要分清对象是原子、还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避免因不看对象而出现错误。

易错点2 忽视概念形成过程导致理解概念错误

易错分析:在复习过程中有些同学易混淆胶体与胶粒概念,误认为所有的胶体都能吸附离子,形成带电荷的胶粒。 实际上,蛋白质、淀粉等有机大分子溶于水后形成的胶体不能形成带电荷的微粒,也不能发生电泳现象,原因是溶液中没有阳离子或阴离子(除水电离的微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外)。 再者蛋白质胶体在重金属盐溶液中发生变性,在一些金属盐溶液中由于其溶解度的降低发生盐析。

易错点3 忽视物质成分与概念的关系

易错分析:如纯净物的原始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发展概念是“组成固定”的物质,扩展了纯净物的范围,如结晶水合物的组成固定。 从同分异构体角度考虑,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此学习概念时要理解基本概念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概念的内涵。 中学常见的“水”有重水、盐水、卤水、王水(浓盐酸、浓硝酸以体积之比为3:1混合,浓度不确定,组成不确定)溴水、氨水和氯水等。

易错点4 混合物质组成的几种表达方法

易错分析:复习物质组成的表达式,如分子式、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一要采用比较法找差异,如有机物结构式与无机物结构式差异,如无机物氮分子的结构式不是结构简式。 二要掌握一些特殊例子,如书写次氯酸的结构式或电子式时氧原子应该在中间,而不是氯原子在中间。

易错点5 热化学基本概念与热化学方程式不能融合

易错分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看是否为表示“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限制可燃物为

1 mol,产物为稳定氧化物,也就是燃烧热对产物状态的限制。

(2)化学计量数与燃烧热成正比例关系。

(3)一般省略化学反应条件。

(4)化学计量数特指“物质的量”,可以时分数。

易错点6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

易错分析: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 :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 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 中学典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易错点7 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

易错分析: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引入新杂质又要易除去。

易错点8 计算反应热时忽视晶体的结构

易错分析:计算反应热时容易忽视晶体的结构,中学常计算共价键的原子晶体:1 mol金刚石含2 mol 碳碳键,1 mol二氧化硅含4 mol硅氧键。 分子晶体:1 mol分子所含共价键,如1 mol乙烷分子含有6 mol碳氢键和1 mol碳碳键。

易错点9 对物质的溶解度规律把握不准

易错分析: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分三类:第一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钾、硝酸钾等;第二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程度小,如氯化钠;第三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如气体、氢氧化钠等,有些学生对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理解不清。

易错点10 物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易错分析:“电荷守恒“在定性实验与定量推断结合类试题中的主要应用有:

(1)确定未知离子:已知部分离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确认其中一种未知;离子是什么。 解题时,先写出离子电荷守恒关系式,再根据所缺的电荷确定离子种类(阴离子或阳离子)。

(2)确定已知离子存在:给出n种离子可能存在,能确定(n-1)中离子一定存在,且能求出其物质的量,判断最后一种离子是否存在。 要列出电荷守恒式,代入数据判断,若已知离子已满足电荷守恒关系式,则最后一种离子不存在;若已知离子不满足电荷守恒关系式,则最后一种离子一定存在。 审题时要注意多个实验之间的有关联系,在连续实验中,上一步的试剂可能对下一步的实验有干扰。

(3)任何溶液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同时存在,否则溶液不能呈电中性。

易错点 11 图像与题目脱离

易错分析:解图像与题目结合类题目的关键是识图像(图像中的点、线、标量等),联反应(写出先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会整合(根据化学反应计量数,结合图像判断)。

易错点 12 不清楚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易错分析: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 nm和100 nm之间。 利用胶体性质和胶体的凝聚,可区别溶液和胶体。 ①胶体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无这种现象。

②加入与分散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电解质,溶液无明显现象,而胶体会产生凝聚。

易错点13 忽视晶体结构计算方法和电中性原理

易错分析: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对于分子晶体,直接计算一个分子中所含各原子的个数,求得的化学式叫分子式;对于离子晶体(如氯化钠型晶体)、原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晶体)。 一般采用分摊法:即先取一个最小的重复单元,然后分析最小的重复单元中原子、化学键的共用情况,即每个原子被几个原子分摊,每个共价键被几个单元分摊,最后计算一个单元净含原子个数。 确定化学式(不能称分子式)。 如氯化钠型晶体:顶点分摊八分之一,棱点分摊四分之一,面点分摊二分之一,体点占一。 如果能根据晶体结构确定每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正确判断元素的化合价,也可以根据各元素的化合价写化学式。

易错点14 机械类比元素性质

易错分析:在运用元素周期律时,推断元素性质既要关注元素的共性,又要关注元素的个性,不能机械类比元素性质。 同主族元素中族首元素的性质与其他元素的性质差别较大。 例如氟的性质与氯、溴、碘的性质差别较大。 锂的一些性质不同于钠、钾的性质。 同主族元素,相邻元素性质相似程度大些,例如氮、磷、砷,砷的性质与磷的相似程度大些。

易错点15 推断元素缺乏整体思维 能力,以偏概全

易错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热点只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原子结构的一些数量关系以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而可以确定该元素的其他性质或元素的名称等。 二是从元素在周期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性质或进行几种元素的性质或结构特点的比较。 三是确定“指定的几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断化合物的方法思路:定位置,推价态,想可能,比性质。

易错点16 不熟悉元素化合物的典型物理性质和实验想象导致推断元素错误

易错分析:导致这类题推断错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对一下典型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不熟悉。

(2)物质性质与物质结构不能联系取来推断,缺乏综合思维能力。

做好元素推断题要重点要掌握以下内容:

(1)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特点、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短周期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如晶体类型,特别是形成多晶体结构,典型实验现象。 如硫在空气中、氧气中氧气中燃烧的想象不同;

(3)学会运用整体思维方法,将题目中的信息与问题中的信息结合起来推断;

(4)积累一些教材中不常见的化学反应。

易错点17 机械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忽视多条件变化

易错分析:对于可逆反应中多因素的变化,可以采用假设法分析平衡移动的结果。 以改变体系的压强为例,先假设平衡不移动,只考虑压强变化所引起的容器体积的变化,是否使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若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则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 若物质的浓度不发生变化,则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易错点18 化学反应基础不牢,不会辨析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易错分析:解答离子共存问题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颜色问题,要记住一些典型离子的颜色。

(2)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几个主要原因,特别是溶液的酸碱性问题和氧化还原性问题是很容易出错的。

易错点19 不会熟练运用守恒原理分析离子浓度关系

易错分析:任何电解质溶液都存在三个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即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2)物料守恒,根据物质组成写出物料守恒式;

(3)质子守恒(即得到的氢离子总数等于电离的氢离子总数)。

质子守恒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式推导。

易错点20 不清楚电解原理, 导致产物成分判断错误

易错分析:理解电解原理并熟悉掌握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是解答此类易错点的关键。 在电解时,如果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电极上的放电往往会导致电极附近的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关系,导致产物的不同,进而会引起电极附近的溶液的pH发生变化。

高三化学提分技巧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 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 它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高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勤奋学习演讲稿700字
上一篇: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