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山脉高原常识

2022-12-09 13:21:2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0

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考察范围广泛,涉及知识点众多,考生在临近笔试的时候更应该抓住各模块复习的重点,有技巧地复习。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山脉高原常识,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山脉高原常识

一、中国四大山脉

1、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呈弧形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绵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2、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3、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55.3米。 把新疆分隔成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是地理上一条重要界线。

4、祁连山脉: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连山主峰海拔5547米。 它是我国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我国2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线,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二、中国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部分地区,西北青海省的全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省部分地区,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 境内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2、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内蒙古高原海拔示意图分,古人称之为"瀚海"。

3、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云贵高原海拔示意图到雪峰山。 它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边境,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

4、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关中北部,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北部,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内蒙古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公务员行测传统节日考点

春节

农历一月一日

贴春联、贴窗花、放爆竹、守岁、拜年、包饺子、发压岁钱、扫尘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农历一月十五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禁烟火、吃冷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清明节

公历4月期间

扫墓祭祀、植树、踏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七夕(又称“七巧节”、“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

祈福、拜织女、吃巧果、染指甲等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

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月、赏桂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赏菊、插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祭祖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吃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 ”

小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祭灶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等)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小月)

农历十二月三十(大月)

年夜饭、祭祖、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挂灯笼、燃爆竹

【相关考题】

01、下列哪项中的民俗均与端午节有关?

A. 剪窗花、踏青、燃放灯火、放风筝

B. 饮菊花酒、赏月、插茱萸、猜灯谜

C. 赏菊花、放孔明灯、插柳、贴春联

D. 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插菖蒲

【答案】D

【解析】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而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的民俗包括:吃粽子、配香囊、悬艾叶菖蒲、悬钟馗像、挂荷叶和挂无色丝线,驱五毒、滚吃鸡鸭鹅蛋、饮雄黄酒等,主要与纪念屈原和端午节气的气候变化有关。 A选项:剪窗花是春节习俗,踏青、放风筝是清明习俗;B选项:饮菊花酒、佩茱萸是重阳节习俗,赏月是中秋节习俗,猜灯谜是元宵节习俗;C选项:赏菊花是重阳节习俗,插柳是清明节习俗,贴春联是春节习俗。 故答案为D。

02、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②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④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A.④②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答案】B

【解析】①是农历元旦也就是春节(农历1月初1),②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③是端午节(农历5月初5),④是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故答案为B。 (②③的时间应该是比较明显的,②在③之后,排除A和C。 )

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要点如下:

1.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 自治地方:

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没有自治乡,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

5. 自治机关: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含法院、检察院和监察委。

6.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必须由民族自治地方的本民族公民担任,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或者副主任至少有一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本民族公民担任。

7. 自治权: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法制定自治法规,自治区的自治法规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独创制度,该制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依法自己处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相信在国家统一领导下,56个民族会朝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而携手并进。

【相关考题】

01、[多选]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答案】ABCD。

【解析】《宪法》序言中规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故选ABCD。


行测的常识判断怎么复习

下一篇:公务员行测古诗词常识(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库)
上一篇:公务员行测重阳节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