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满节气的来历简介及传统习俗

2022-12-08 20:55:5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1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可以顾名思义,而小满却实在令人费解。 其实,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的意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满节气的来历简介及传统习俗,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满节气的由来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这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 “小满”这个名字,来源于作物。 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

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 《毛诗》曰:“谁谓荼苦?”是也。 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 ”《尔雅》曰:“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 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 ”蔡邕《月令》以谓苦荬菜。

靡草死: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 《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 ”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 ”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原为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 《月令》:“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 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 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小满节气传统习俗

1、祭车神

小满节时值初夏,也是农家最繁忙的季节。 而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所以在小满节气很多地方有祭车神的民俗活动。

2、祭蚕神

相传小满是蚕神的诞辰,而在农耕时期,人们把蚕视做天物。 为祈求天物的宽恕和有个养蚕的好收成,于每年的四月放蚕时,举行祈蚕节。

3、绕三灵

“绕三灵”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在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小满节气前后,被称为白族人民的狂欢节。

4、忙收种

黄河流域各省份,农历四月刚刚忙着收麦打场。 珠江流域播种秋稻,东北则正是棉花、小麦以及大豆下种的时期,高粱刚刚长出,又必须锄去杂草,剪除劣苗,小满节气正是农忙之时。

5、抢水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南北方都一样。 除非是天然条件所限没有灌溉的条件,农人不得已才只能靠天吃饭。 而只要江河、湖泊的地方,可以灌溉,农人是一定会充分利用水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条件。 夏季气温升高、日晒时间长,水分消耗大,又是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灌溉的重要性也就显着超过其他季节。

小满时间的“抢水”习俗,实际是上农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小满节气的特点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前后的主要天气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多雨。 因此防热防湿显得极为重要,食物、衣物要注意防霉。 此外,小满前后,冷暖交汇频繁, 强对流天气也时有发生, 要特别警惕暴雨、狂风、雷电等天气。

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 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 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此外,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 “小满不满, 无水洗碗”、“小满不下, 犁耙高挂”, 这里的“满”字, 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 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小满节气的来历简介及传统习俗

下一篇:小满节气的习俗及农事活动
上一篇:2021小满节气的来历及农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