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复习提纲

2022-12-08 14:39:5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2

中考之钟声即将要敲响,不管面前是狂风亦或暴雨,还是风驰电掣,希望你都能够一如既往的谈笑自如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鲤鱼跳龙门,门门考高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二物理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物理复习提纲1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p="">

(2)费力杠杆:L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W总×100%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 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

初二物理复习提纲2

机械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速度公式:v=s/t公式变形:求路程--s=tv求时间--t=s/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合力公式:F=F1+F2[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F1-F2[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密度公式:ρ=m/v

浮力公式:F浮=G-FF浮=G排=m排gF浮=ρ液gV排

压强公式:p=F/s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杠杆的平衡条件:F1xL1=F2xL2

滑轮组:F=G总/ns=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F=Gs=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F=G/ns=2h

机械功公式:W=Fs

功率公式:P=W/t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

初二物理下册复习提纲3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二物理复习提纲

下一篇:关于勇气叙事优秀作文(勇气优秀作文500字叙事)
上一篇:初二下册物理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