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先进事迹的途径)

2022-12-08 07:37:5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7

感动中国人物多年来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1

今天,我观看了“20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 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代愚公”邓迎香。

记得初中课本里有一篇古文,名为《愚公移山》,文中愚公用简单器械开山凿石,想为乡亲们打通出山便道,却被“智叟”取笑愚钝之至。 最终,“愚公”的行动感动了玉帝,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古时的愚公移山,乃一寓言故事;当代的“愚公”移山,乃是真人真事,她就是走红网络的“女愚公”——邓迎香。 邓迎香家居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董架社区麻怀村,这里的村民世代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之中,她带领村民开山凿石,硬要挖出一条“致富之路”,历经13年连续战斗,凿开了千百年来贫穷的封锁,凿通了通向富裕的幸福路,凿出一条穷则思变的“通天大道”。 她的这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身体力行、永往直前;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精神,就是我们学习楷模,对照的标杆。 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才会欣欣向荣,脱贫致富的步子才会越走越快。

当下,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就是要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学习像邓迎香这样的先进典型,洗涤思想,锤炼党性,做一名“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

我们要学习邓迎香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普通的人,硬是怀着愚公移山的志向,带领村民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数年,把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天方夜谭”的事做成了,打通当地群众通往致富的康庄大道。 而当代“智叟”也不乏其人,目光短浅,只图眼前之利,还会横家干涉当代“愚公”的行动,甚至排挤、谩骂、鄙视当代“愚公”,讥笑“愚公”成为“网红”,污蔑“愚公”是“邀功请赏”之“鼠辈”,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要抵制,要远离。

我们要学习邓迎香身体力行、永往直前的精神,定下的事情,就要一直做下去,不见效果至死不休,多干实事,多干有利于人民的事。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2

第一颗人造卫星设计者——孙家栋,在当时,科技比较不发达,什么仪器都没有,也没有多少钱,但是还是制造出来了。 随后,孙家栋又担任了许多人造卫星,孙家栋中国航天达到五十八年。

王峰火海救人的故事让我非常震惊。 王峰用自己的命换取了四十多位邻居的命,自己却被烧黑了,楼道里都是他的血迹脚印。 经过一百多天的抢救之后,病情恶化,因肺栓塞去世。

支月英是小学教师,别人都认为支月英是傻子,但是支月英说:“是,我是傻子,大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 ”学校里的孩子没有学习用品的时候,支月英走二十多里地去买学习用品,她退休的时候还要去教学,她说:“我感到干不动时候为止。

秦月飞是大学生村官,他一开始来到村庄不习惯,所以他改掉了那些习惯。 并从一个月一千多块的工资里挤出来钱修建水渠,修建路灯。 并去发展当地的特产。

张超是飞行员它是最优秀的。 但是,因为一次事故去世了,因为它离地面只有十几米,所以降落伞没有撑开,整个人重重的摔在地上,在他临去世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团长,我还能不能上飞机。 ”我钦佩他的精神。

李万君是大国工匠,他说:“我手里拿着焊枪,就想上战场一样,拿着枪杀敌。 ”他还说:“这是门艺术,就像练功夫一样。 ”

郭小平是校长,它是一家医院的'院长,他专治艾滋病,后来,郭小平发现,所有学校都不收留患有艾滋病的孩子,所以,郭小平创办了红丝带学校,后来,郭小平把三家医院的主任职位辞掉了,郭小平希望尽量让那个学校消失。

我看了感动中国以后非常感动,感动他们无私奉献,感动他们乐于助人,感动他们勇敢!感动他们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感动他们坚强不屈!我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3

每年,都会有这样一群人,站在感动中国的舞台,没有绚丽的背景,也没有耀眼的闪光灯。 但这个舞台一样,朴实无华。 但他们却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选择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 他们,感动了中国。

校长张桂梅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迎来了无数人的点赞和敬仰。 12年来,张桂梅同志为1804名学生圆了“梦”,她是大山里当之无愧的“圆梦者”。 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圆梦者”。

要有“圆梦”的赤诚心。 她是学生们心里的“张妈妈”。 “世上只有妈妈好”,正是张桂梅同志把孩子们视为己出,才有了这样深沉的爱。 这背后是一颗党员的赤诚之心,把对党的忠诚化作对人民最真实的爱。 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是把群众当亲人和家人。 在为民实践中,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和态度,让群众少跑腿,自己脚下多沾泥,坚实步子;让群众多开口,自己少插话,耐住性子;让群众少为难,自己多辛苦,厚实里子。 要跨前一步,主动为群众的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关切提早谋划,及早落实,多一些“暖心包”“温馨袋”,少一些消极应付,把忠诚和热爱融入到为民的点滴之中,融入到为民的“圆梦”之中。

要有“圆梦”的硬本领。 张桂梅同志带领华坪女中每年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民还要有能力。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化解这一矛盾,没有本领是不行的。 斗转星移,“能”要与“时”进,要更强,这样遇事才不会一筹莫展,而能迎刃而解。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习,向群众学,向先进学,向优秀学,尤其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好党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优势。 另一方面,我们要加紧到为民的事上去练。 积极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去,在具体事务的“练”中不断锤炼意志,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孰能生巧,干得越多,经验就越丰富,短板就能补得越齐,本事就越高强。

要有“圆梦”的无我境。 张桂梅同志以学校为家,把培养学生作为一生追求。 即使学生们离开了校园,成家立业,她也时刻关注着她们的人生和成长。 无我无私,白璧无瑕。 在为民“圆梦”的路上,我们要涵养这样的境界,要以百分之百的坚定、百分之百的力量、百分之百的奋进,全心全意、不留余地为民做好每桩事,干好每茬活,答好每张发展卷。 为民无止境,一些民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做“夯根基、打基础、管长远”的潜绩。 面对这样的事业,我们更要踏踏实实、无怨无悔、久久为功地埋头苦干,把追求潜绩作为内心为民担当的“基石”。 有这样的“基石”,我们就能去除浮躁之气,真正行稳致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就是圆了人民群众的梦,也是圆了每个党员干部的梦。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4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_颁奖典礼》终于在20_年3月1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 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 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 ”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 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 观后心理暖烘烘的。 热乎乎的。 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 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5

3月3日,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晚会,获选的十大人物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尤其对获选人黄大发的默默无闻的精神,深受感动和启发,学习黄大发同志坚定不移、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收获颇丰。

黄大发同志是名副其实的年份英雄,也是决胜脱贫攻坚的时代楷模。 他几十年如一日,把人民作为最温暖的初心,最崇高的信仰,率领群众凿水渠、开山路、造粮田,一辈子、一条渠,客服艰难困苦,穿越几座大山,横过多处悬崖,创造人间奇迹。 黄大发同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 正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同志评价他那样,信仰可以高大上,也可以接地气。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的信仰也曾高大上,但对照黄大发同志的事迹来看,我是否接地气?自己是一名出生在基层的农家娃,在组织的关心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回想起当初自己“生于基层、成长基层、工作基层、建设基层、奉献青春”的入职誓言,自己确实沉下了基层,但地气还是接得不够,导致于在开展某些工作时还存在地气不足、思想陈旧、方法不新。 通过对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和对《塘约道路》《苦难辉煌》等基层工作读物及书籍的学习,我深知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把自己的信仰用实践来证明也可以接地气的,用时间的齿轮来推动向黄大发、龙增刚、文朝荣、邓迎香等身边的先进人物靠齐。

一是提升好几种能力。 首先提升好个人的身体素质,俗话说“打铁还需本身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干事创业的根本,只有身体好了就可以身体力行,才能弯腰实践。 再次提升好个人的知识结构,把学习这个人生永恒的主题坚持好,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理论技巧、学习待人接物,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练就新能力。

二是坚守好几个原则。 首先遵守好各项法律法规和工作的组织原则,严守规矩底线,不踩法律红线,按规矩办事,用制度管人。 再次是严守工作原则,始终坚持不推诿不扯皮、不摊派不遥控,搞好单位团结,带好干部队伍,处理好各项工作事务,能解决的绝不过夜,不能及时解决的研究商量解决。 第三是守好生活原则,延承传统美德,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尊老爱幼,争做一名孝顺的儿子、合格的丈夫、称职的父亲、和谐的邻居、合格的市民。

三是履行好几份职责。 一方面要履行好家庭的职责,对于分居的父母亲人要经常走访,平时或周末多陪陪老人,对于子女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当好子女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一方面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组织和领导安排的要及时抓落实,自己分管负责的要亲自指导跟踪问效。 另一方面要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职责,作为一位公民一名国家干部,要敢于同社会的不良风气说不,要善于带头做合格公民,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相信自己能够把时代发展的热情洋洒在这片故土,也能够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与时代发展同心同向。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

下一篇:2022年第二次太空授课直播观后感(12篇)(2022年第二次太空授课时间)
上一篇:2022《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交通安全》观后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