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10篇

2022-12-08 07:37: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7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在疫情面前,总有一些暖人的关怀牵动着大家,总有一些朴实的感动直击人心。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1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_的欢乐气氛打破,这一传染性病毒将千千万万还未归家的游子与亲人们阻隔开来,病毒虽隔离了人,但却不能隔离爱。 自疫情发生后,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工人、警察组织起来,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而努力奋斗。

有一群人,他们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投身一线。 疫情期间,_神速般地建立了两所医院——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这就是中国工人的速度,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团结,这为战胜疫情筑起第一道保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_疫情发生后,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去支援_,面对病人因为害怕传染而躲开,他们以的状态去照顾病人。 日夜不停地工作,站着都可以入睡;防护服里的汗水,口罩的勒痕在他们脸上留下了最美的烙印;病人痊愈后的一声谢谢,让他们舒心百倍。 天上从来没有天使,但人间有最美的白衣天使,他们用巨大的翅膀保护着我们,保护着_,保护着中国,他们的坚持不懈就是我们的第二道保障。

收费站路中的人啊,你们认真严肃,一丝不苟,层层把关,为我们的安全把关,你们屹立在寒风中,不会因为贪恋家中温暖而放松,有你们在,就是我们战胜疫情的第三道保障。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但我们的自我隔离便是对祖国的的贡献。 网络上的人们通过一些渠道为_加油,坐在家中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还有一些人为_捐款,希望_人民尽早渡过此次难关。

“再大的困难除以14亿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相信不久中国就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我们迎来新的一年的美好。 他们感动了无数人,感动了全世界啊!等疫情结束他们将会收到我们最真挚的感谢,我们也会收到他们最可爱的微笑。

让我们以感激之情邀那些感动我们心灵的人啊,静待春暖花开!

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2

本来,在今年的2月17日,我们可以在春暖花开的校园里仰望着那鲜红的国旗。 回想着上个学期开学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_,就像原本晴朗的天空,笼罩了一层阴云。 从2019年12月29日收治的第一位感染的患者到现在的几万例,让我们“谈新冠色变”。 可是中国的医护人员没有退缩,坚定地向前冲。 有很多省都派出医疗队前往疫区。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平民老百姓最应该做的,就是呆在家里,不出门。

我和妈妈想着怎么为_出一份力,突然,妈妈看到了一条信息,有一个画画支援_的义卖活动。 妈妈说她画的不好,不敢参加,我鼓励妈妈说“妈妈,你画的很好。 如果卖不出去也没关系,重在参与嘛。 ”妈妈受到了我和全家人的鼓舞,画起了画。 最终,她顺利卖出了三张画,获得了450元,全部捐给了_。 妈妈那天一直笑呵呵的:“我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了他人,真是太开心了!”

我们在家已经呆了一个月了,虽然不能出门有些无聊,但是想一想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的医护人员为国家无私地奉献,我便打消了出门的念头,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了呀!在家里的时候,我阅读着妈妈给我发的文章。 我看到了其中的一篇,深受感动。 一个十五岁的男孩是温州人,在过年期间前往位于印尼的舅舅家过寒假,可他没去几天,就收到了关于疫情的消息,而且他的家乡温州就是重灾区。 他二话不说,买了15000只口罩,用5个大旅行箱装着,踏上了回国的路。 终于,口罩通过快递运到了疫区。

受这次疫情影响,我延迟了开学。 在家里,我看到了许多温暖人心的故事,见证了四面八方前往_的医疗队,我深受感动,写下了这篇作文。

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3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进一步增大不确定性,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外防输入任务艰巨。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形势严峻,越要把常态化防控措施进一步落实落细落到位,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即将过去的20__年,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疫情应对有力、经济发展有序,疫情防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但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存在。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切实提高警惕,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采取必要周密的防范措施,做足充分周全的准备,把疫情风险降到最低,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疫情防控,关键抓“防”。 重点是守住国门、外防输入,外防输入必须在“严”字上下功夫。 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放松,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醒,严格入境人员健康监测、闭环管理,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做好各个环节的监测管理,加大群防群控工作力度,把病毒挡在门外。 内防反弹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工作,决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做到慎终如始、毫不懈怠,织密扎牢村、社区基层防线,加强一线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使村、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4

疫情之下,彰显人心。 当华夏儿女恐慌废日,喘喘不安时,是你们挺身而出,是顶风而上的“逆行者,”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是博爱仁厚的英雄,只为保护足下这片净土。

世上没有岁月静好,是你们挺身而出,是你们放弃团圆,舍弃自我,请 愿上阵,负重前行,夜以继日的奋战在防疫、抗 议工作的第一线,与病毒厮磨拼杀。 医院就是你们的战场,医疗工作平凡而伟大,你们舍小家顾大家,带着无私伟大的爱,从事着既高尚又危险的职业,呵护健康,挽救生命!

病毒虽然可怕,但没有过不去的冬天。 因为我们有钟南山爷爷的坚守,有随时准备被隔离的医护人员,有成千上万默默奉献的国人。 我坚信,只要团结起来,敬爱的“逆行者”们,在你们面前,我是多么幼小,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懂得,有一种奉献,叫做“不添乱,”好好读书,用心学习,获得科学文化知识,长成之际,有召必回!

为了草长莺飞幸福满天,我知道你们正在争分夺秒,我们愿意忍受春暖花开前的冬眠,因为我们相信你们定会凯旋而归,我想对你们说:“谢谢你们,我的白衣天使,愿早平安,凯旋归来。 ”

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5

当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我宅在家里已经四十多天了,每每看到有关疫情的新闻报道、朋友圈、小视频……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我为病人逝去伤心难过,也为一个个挺身而出、顽强奋战的逆行者而感动自豪!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这次疫情的可怕之处,一点儿也不亚于战场上的真枪实弹。 医生护士们并不是超能力战士,他们只是凭借肉 体凡胎,与强大的病毒对抗,脱去这一身白大褂,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家庭要守护,有孩子要照顾,有父母要孝顺。 每一个出征的医护人员身后,都是一个苦苦等待亲人平安归来的家庭。 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和死神抢病人,他们更是把自己的生命作为筹码与死神搏斗!厚重的防护服下,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是为了谁!

看!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奔赴前线。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各地医疗人员在请战书上留下一个个指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驰援_!

看!仅仅十个昼夜,7000余名建设者来自四面八方,讲着不同的乡音方言,他们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挑战极限,托起火神山,创造中国速度!

看!有多少瞬间,让人感动而心生力量!有83岁拾荒老人捐一万元抗击疫情,署名知恩者;有热心市民到济南西站放下500斤消毒液后离开;有曾在_当兵17年的老兵除夕夜载5吨蔬菜支援;有小姐姐每天给医院不辞辛劳做八百份饭;有司机师傅每天深夜接送医护人员;有快递小哥风雨无阻在城市中穿梭;有小学生把家里的口罩捐赠给警察……

这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无数个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也许不能奋战前线,但是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他们同样平凡却又伟大!

在这场战役中,我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90后,他们冲在前方,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也长大了,我们也要懂得责任,学会担当。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6

有人说灾难是一把尺子,他不但量出了生命的厚度,更量出了灵魂的高度,我爱我们的祖国,更爱这座养育我的城市!在这个危难时刻,我们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早点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或许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世人瞩目的荣誉,却总能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疫情当下也许他们没有像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一样奋斗在疫情前线,但是他们却也闪耀着不同凡响的光芒!

如果你们的父母也是一名党员的话,最近可以在“学习强国”,“今日头条”,“海林新闻”等一些官方媒体网站上看到一位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人,他就是我妈妈单位的杨波爷爷。

杨爷爷是一位退了休的老党员,大年初三是他60岁的生日,本该在家欢度春节的,他却一如既往的出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虽然他并没有奋战在一线,却一直在关心着车辆需不需要加油?物资够不够?这些看似繁杂且琐碎的保障工作,有他在奋战在一线的战友们会倍感心安。 杨爷爷用行动彰显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信念与干劲,在战疫面前毫不退缩。

面对疫情,人们劝说他“知难而退”而他却在“迎难而上”,其实他大可不必去上班,可以在家享受退休后的那份安宁,杨爷爷去坚持上岗,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为了一线的战友们,每天能喝上一口热水,按时吃上一顿饭,依然默默的奉献着。 舍己为人的杨爷爷是我们这一代新青年的楷模,像他这样默默无闻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干着不平凡的事!

让我们共同期待,樱花再次盛开的那天,早起的人们依旧吃着热干面,街道会再次人声鼎沸,我们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可以去见想见的人!

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7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春节变得有些冷淡,而在我们大年三十在吃年夜饭的时候,一位位白衣天使却早早收拾好行囊,奔赴一线,夜以继日的投入战“疫”一线。

我们虽然看不到他们可爱可敬的面容,但我们却知道他们是这个春天里最美的风景,是敢于同时间跑、同病毒较量的真英雄。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简称又叫2019-ncov,一时间,全国各地的人民人心惶惶,口罩也成了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年货”和前线的“战略物资”。

在这种危急关头,一些些医护人员、一批批志愿者、一位位白衣天使和一名又一名的当红明星在第一时间积极行动。 捐款、捐消毒液。 、捐口罩;奔赴一线,抗击病毒;召集募捐。 挺身而出。 这些都是此次疫情的奉献者。 也是让我们应当敬佩的人民英雄。

对战役在一线的奉献者致敬,是全社会汇集起来的战“疫”正能量,你们在前线不计生死,救死扶伤,不负众望;我们在后方竭尽所能。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参加过非典的钟南山院士,孝垄之年,再次“挂帅”。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是他的铮铮善言!“有一座山叫“钟南山”,也是人民对钟南山院士的致敬。 ”

“前方战“疫”酣,后方勿牵挂。 为奉献者致敬,为守护者守护”。 所凝聚起来的磅礴之力,是奋斗在一线医护工作者的无畏冲锋的坚强后盾。 因为有你们的义务反顾,才有我们的用心守护,疫情消散,春暖花开的日子不会遥远。 我和你们的家人一起迎接英雄凯旋。

最后我在这里向奉献者致敬,向医护工作者致敬,等待你们的凯旋归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8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个无硝烟战争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 在这场与病毒抢夺生命的搏斗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待在家里,防止交叉感染,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人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就是对这场战争的支持,就是为赢得抗疫战争最后的胜利做贡献。 我也是这么做的:少出门,勤洗手,必要出门戴口罩。

但是当我们待在家里不出门时,却有那么一群逆行者勇往直前,冲向一线。 八十三岁的钟南山老爷爷,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为控制这场疫情做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 还有许多医生与护士,在大年三十,当我们吃着团圆饭,阖家欢乐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踏上去武汉的征途。 这些逆行者在医院战地中,为人民安全而战。 这些人都是我心目中最美的逆行者。

此刻,看着这些最美逆行者,我不禁热泪盈眶,尤其是看到孝感市中心医院医生黄文军,在抗击新冠肺炎中不幸感染,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于2月23日19时30分去世,年仅42岁时,我更是泪雨如下。 一个月前的1月24日,他写下请战书,义无反顾地走上战“疫”--线。 1月27日凌晨,他感到不适,第二天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3病区主任谢志斌参与黄文军救治。 1月29日,谢志斌和同事一起将黄文军送入隔离病房。 面对同事的担心,黄文军说:“没事。 ”1月30日凌晨,谢志斌和同事把黄文军转到重症监护室,黄文军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 ”2月3日,黄文军病情加重,谢志斌准备插管抢救时,黄文军因为担心同事感染,在纸上艰难地写下:“不插管,我还好”。 2月4日,黄文军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医护人员含泪为他麻醉插管,进行ECMO(俗称人工肺)治疗……就在大家期盼奇迹时,2月23日晚,黄文军还是永远离开了。 “兄弟,你救下了那么多病人,却救不了你自己!”谢志斌痛惜不已。

看完这些最美逆行者的故事,感动的同时,我暗暗在内心播下了奋斗和奉献的种子,我想: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病毒终将过去,春天必然到来!

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9

20__新年伊始。 从武汉开始爆发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时间,震惊、恐惧接踵而至,举国上下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有名的无名的英雄。 不断地感动着我。

金银潭医院是战疫一线的重中之重,院长张定宇几年前被查出患有渐冻症。 他的双腿在逐渐萎缩,走路腿脚已不再灵便,但是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 一心扑在了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 不幸的是,他的妻子也感染上了病毒,但是他顾不上照顾他的妻子。 只想着医院又收治了多少病人。 报道视频中我看到张定宇院长蹒跚的脚步如此匆忙,扶着扶手一边下楼,一边打着电话。 他在和时间赛跑,他恨不得让他的腿能跑起来。 看到这个画面,我的眼睛湿润了。

一名护士在抗疫一线奋战数日,不能回家,女儿想念妈妈,去给妈妈送饺子。 当她见到妈妈的时候,却不能投入妈妈的怀抱,只能远远的看着她。 她把手里端的饺子放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喊着:"妈一妈,妈一妈"。 妈妈却不能走到女儿身边,只能隔空给女儿一个拥抱。 她拿起饺子,转身有走进了医院。 望着她的背影)我的眼眶又一次浸满了泪水。

重庆的一位87岁的老人倪素英为抗击疫情捐款20万。 当记者走进他的家时,看到的是一个阴暗狭小的房子,墙壁和房顶上贴的是旧画报,里面挤满了各种生活用品和老旧家具。 据了解,她平时以摆摊卖小百货为生,这笔钱,他已经攒了30多年。 他平时生活节俭,多年来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 看到这里,我思绪万千20万啊!她能给自己买多少新衣服啊!但是她捐了。 她捐给了祖国,捐给了人民。

无数像他们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人在为抗击疫情贡献着力量。 他们是平凡但伟大的人。 我也感受到了充满凝聚力的中国力量。 我们是一家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我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迈不过的坎儿。 冬天过后,阳光一定会更加灿烂!

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10

_年的钟声刚响起!一场人类的家园保护战悄然无声的打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人群中的逆行者,他们向人们相反的方向坚定走去。 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冲在最前线的白衣天使们,无疑是最美逆行者。 在冷清的街道上,有两名护士急匆匆赶往去武汉的路上。 街道上没有人,甚至没有车。 他们约的车,因为他们是湖北人不愿意送他们回去,然而不只有这两名护士,而是有很多很多的人,为了与病毒赛跑而义无反顾的奔跑的,就算剪去了长发,脸因为时间佩戴口罩而勒起深深的印子,只为拯救一名名患者。

病毒可怕吗?可怕。 截至目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很不够,尽管科学家在一些机理问题上取得一些进展,但还有很多临床表现尚未找到原因,它是极其的“狡猾”“诡异”。 她们不是英雄,更没有身带超级抗体,他们也是普通人,也容易感染。 为了科学家的研究,几十万份的标本,都是护士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采集。 四川护士郭科蓉去武汉前给老公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如果我抗疫回不去,你就可以看那封信。 ”当记者询问一名武汉医生时,他说疾病来了,医护人员会冲到前面。 在一封封请战书前,我们感动得不禁热泪盈眶。 是什么让他们不害怕呢?是责任是使命,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还有成千上万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他们同样也是最美逆行者。 十几天建一所医院,哪有什么“基建狂魔”,只不过是上万普通人在日夜不停地奋斗。 在工地的工人说:“每天几拨人,大概七八千人。 他上的夜班,夜班是通宵,从晚上六点到白天三点,白班是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六点。 ”一天24小时没有一分钟停下。 就是这么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大家聚在一起要快速的完成这个共同的任务,这就是中国速度,也是中国精神。

最美逆行者,人民的抗疫英雄,因为有你们的奋斗牺牲,才有人民的幸福安康。 是的,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等到春暖花开时节,武汉的樱花一定会更加艳丽!


抗疫守门人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10篇

下一篇:学习祁发宝事迹心得体会最新
上一篇:事业单位的个人绩效考核总结(事业单位年度绩效考核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