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习俗及注意事项

2022-12-08 07:33:3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0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旦的习俗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旦的习俗

古代元旦习俗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古代,完成了庄稼的收割,劳作一年的人们会准备丰厚的食物来迎接春天,即“五谷皆熟为有年”,俗称“年”。 在宋代就有燃放鞭炮,逛年会,吃团圆餐的记载。

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中提到:“元旦,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 ”说明当时汴梁百姓会准备面条之类的食物来过年。 元旦的习俗逐渐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的元旦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我国采用公元纪年法,元旦就是阳历新年。 元旦放假三天(今年放假改革,只放一天),元旦就成了我国重要的节日组成。 元旦的喜悦一直延续到农历春节。 团圆、祭祖、吃饺子,赏花灯,成为每个中国百姓,每个家庭度过新年的习惯。

北方的元旦习俗

我国的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 从元旦开始,农闲的百姓杀猪宰羊,盘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干活,不出门,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因天气寒冷,东北元旦饮食主要以冻品、腌菜、乱炖为主。 像冻饺子、酸菜炖粉条、腌雪里红等都是元旦必备的食物。

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都会在庙会上接连表演。 天津剪窗花,贴对联,文娱活动应接不暇。 山东在元旦这一天学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来年金榜题名。

南方的元旦习俗

较之于北方元旦习俗之 “俗”,南方元旦的习俗则偏向于“雅”。 在江浙一带,元旦时节把竹竿束于草上,点火燃烧,称为“庆田蚕”。 绍兴元旦会用“茶碗茶”待客,有的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称为“捧元宝”。

在福建,闽音“春”与“剩”相同,元旦吃饭时要在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花,俗称 “春饭”。 春饭是 “年年有余”的象征。 在广东,元旦拜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也是吉祥如意,来年结余的象征。

台湾元旦习俗

在宝岛台湾,元旦这一天全家老少都要围在一起聚餐,餐桌上摆放火锅,这叫做“围炉”。 参加“围炉”的人,桌上的每样菜都要品尝,也要象征性地喝酒,以讨来年红红火火。

在元旦,台湾同胞会吃长年菜。 所谓长年菜,其实就是俗称的芥菜,台湾人认为这种菜叶长象征命长。 有些人在煮菜时还要加上粉丝,意喻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西藏元旦习俗

在藏历新年中,家家要摆上“卓索切玛”,上面插上用酥油塑制作的彩花,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妇女要做“卡塞”这种用酥油制作的糕点招待客人。 窗户要换上新布帘,房梁和厨房要装扮哈达,好歌善舞的牧民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展现出一派喜庆的气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元旦的习俗还有很多。 地大物博的祖国, 元旦国内各地习俗各不相同。 这些不同的习俗汇聚成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的礼物。 这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融合的象征。 这些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在一起,并不断传承下去,构成中华民族的魂魄。

元旦的养生注意事项

(1)避免暴饮暴食

元旦期间,饭菜品种丰富,琳琅满目的食物、水果、糕点等让不少人禁不起诱惑,饮食常失去节制,使胃肠负担加重,从而出现腹胀、食滞、消化不良等现象。 缓解积食最简单的方法是喝茶,喝茶能帮助分解脂肪,另外注意荤素搭配。

(2)注意降火

元旦前后,家里家外事务繁多,加之过食油腻、生活规律常被打乱等,使有些人的身体不能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引起生理机能紊乱,从而导致“上火”,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脸上起痘等。

(3)早卧晚起勤开窗

冬季适当早睡晚起可养藏体内精气。 体质较弱人群、老年人冬季太早晨练或可诱发哮喘、感冒、风寒,引发基础慢性病及心脑血管疾病。

早卧: 一般晚上9时为宜;晚起:等日出起床为宜,不要过早起床锻炼身体,睡眠时间可比其他季节稍长。

元旦是属于哪个季节:冬季

元旦是每年公历(阳历)的1月1日。

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 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气象划分法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古代划分法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农历划分法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 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 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称为春节。


元旦的习俗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建团100周年庆祝大会活动心得感悟(建团10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
上一篇:建团100周年系列活动心得及感受(庆祝建团100周年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