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来历及民间习俗

2022-12-08 06:42:0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9

小暑时节起就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俗话说“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小暑的来历及民间习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小暑的来历及民间习俗,欢迎查阅!

目录

小暑的来历

小暑有哪些民间习俗

小暑是入伏吗

小暑是头伏吗

小暑的来历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先民们就已经可以测出二十四节气了,不过有明显的记录则见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记载道:“暑,热也。 今则热气犹小也。 ”我们可得知小暑指的是小热,还没到达一年中最为高温的阶段。 也可以从古老的《诗经·七月》中找到对于该节气的描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返回目录

小暑有哪些民间习俗

1.游伏:到了这一天,人们会带着一家老小出门到郊外游玩,与踏青类似,大家一同欣赏自然风景,“伏”与“福”同音,他们希望这么做可以“有福”,保佑全家都平安健康。

2.晒东西:小暑之时,古代民间的轿铺、估衣铺、皮货铺、旧书铺、字画店、药店以及林林总总的各类商店,都要晾晒各种商品。 城市和农村的老百姓趁着大太阳好天气,都要晒衣服、被褥。

<<<返回目录

小暑是入伏吗

入伏指的是三伏天的开始,但是小暑和入伏并不是同一天,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到来,但和入伏还是有区别的。

小暑,是中国24个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 小暑的时间是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因此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期间是雷暴、雨水最多的季节,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后还有一周时间就将”入伏“,进入一年中最酷热的日子。 今年的伏天有40天,比去年多出了10天。 众所周知,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将进入夏季最炎热的阶段。 气象专家表示:实际上小暑节气炎热程度取决于出梅早迟和有无台风影响,出梅迟和梅雨量大,易出现洪涝灾害;出梅早并且没有台风影响,天气就炎热,易出现高温伏旱。

<<<返回目录

小暑是头伏吗

小暑不是头伏,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头伏指的是三伏天的开始。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今年初伏第一天是7月13日。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初伏是关于日历法的一种说法,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初伏固定为10天,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

<<<返回目录



小暑的来历及民间习俗

下一篇:小暑节气要吃什么(小暑节气要吃什么水果)
上一篇:今日小暑走心文案12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