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2022-12-08 06:36:3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2

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__、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__、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高一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1、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3、钠、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4、钠可用作钛、锆、铌、钽等金属的冶炼。

5、钠制作高压钠灯的原因: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肉眼较敏感,故可用作灯塔。

6、从原子角度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7、原子是化学变化过程中的最小微粒。

8、焰色反应本质是电子的跃迁,不是化学变化。

9、焰色反应:Na 黄 Li 紫红 K 浅紫(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因为K里面常混有Na黄色掩盖了浅紫色) Cu 绿 Ba 黄绿 Co 淡蓝

10、铁在氯气中点燃,产生棕红色烟。

11、铜在氯气中点燃,产生黄色烟。

12、氯气与氢气混合点燃,产生苍白色火焰,出现白雾。

13、磷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PCl5)雾(PCl3)。

14、新制氯水:3种分子:Cl2、HClO、H2O;4种离子:Cl-、H+、ClO-、OH-

久置氯水=稀盐酸:H2O、Cl-、H+、OH-

15、氯水是混合物,液氯是纯净物。

16、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稀盐酸)混合后产生氯气。

17、液氯可用钢罐储存运输。

18、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水有漂白性是因为有次氯酸。

19、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常用于饮用水消毒。

20、溴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液溴易挥发且有毒,通常用水液封保存。

21、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都具有感光性。

22、硅在自然界没有游离态。

23、三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

24、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只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能使之褪色。

25、二氧化硫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26、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都不会产生沉淀。

27、浓硫酸的鉴别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滤纸上,滤纸变黑。

28、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浓硝酸钝化,可用铝槽车运输浓硫酸、浓硝酸。

29、臭氧与氧气是同素异形体。

30、臭氧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1、硒和碲的一切化合物均有毒。

32、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在常温下可以相互转化。

33、光化学烟雾:氮的氧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34、容量瓶的规格:100ml、250ml、500ml、1000ml(实验题中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

35、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成,需在入射光侧面观察到。

36、胶体聚沉:向胶体中加可溶性盐、酸、碱等、加热、搅拌。

37、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可使蛋白质聚沉成豆腐。

38、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本质是微粒大小,而不是丁达尔现象。

39、氢氧化铁胶体不带电,胶粒带正电。

40、半透膜:动物肠衣、鸡蛋壳膜、羊皮膜、胶棉薄膜、玻璃纸等。

41、渗析: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

42、铁元素是生物体中含量最高的生命必需微量元素。

43、亚铁离子使血红蛋白分子有载氧功能。

44、Vc有还原性,可将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有利于吸收。

45、石墨是深灰色,质软,不透明,易导电的片状固体。

46、金刚石是硬度极高,无色透明的晶体。

47、金刚石、石墨是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48、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

49、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50、一氧化氮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结合血红蛋白能力强于一氧化碳,能使血管扩张,增强记忆力。

51、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能使多种织物褪色,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52、N是植物体内氨基酸和蛋白质必需的组成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

53、储存碳酸氢氨化肥时,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施肥时应将其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

54、尿素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肥效比较持久,使用方便,对土壤破坏作用小。

55、硝酸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

56、发烟硝酸:95%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由于挥发出硝酸蒸气,会产生发烟现象。

57、当进入水体的氮的含量升高时,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58、黑火药:一硫二硝三木炭。 2KNO3+3C+S=K2S+N2+3CO2

59、石膏是一种结晶水合物(CaSO4·2H2O);加热后变为熟石膏(2CaSO4·H2O)。

60、钡餐透视使用硫酸钡做造影剂,而不是碳酸钡。

61、锂是热核反应的重要材料之一,也是制造锂电池和特种合金的原料。

62、镁的密度小,镁合金强度高,机械性能好,用于制造车,飞机,火箭,被称为国防金属。

63、世界上99%溴元素以溴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因此被称为海洋元素。

64、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65、溶解在苦卤中的溴,可利用溴的挥发性,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分离出来。

66、工业上溴用来制造燃料的抗爆剂,溴化银见光易分解,用作感光材料。

67、农业生产中用含溴的杀虫剂;医药中溴化钠,溴化钾用作镇静剂。

68、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水泥。

69、水泥原料:石灰石和黏土。

70、工业常用氢氧化钙做沉淀剂,不用氢氧化钠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成本太高。

71、单质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非晶体)两种。

72、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73、硅酸盐性质稳定,熔点较高,大都难溶于水。

74、制造玻璃的材料:碳酸钠,碳酸钙,二氧化硅。

75、玻璃是非晶体,无固定熔点,只能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软化。

76、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铜;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锗。

77、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热和耀眼白光可用于制造燃烧弹、信号弹、火箭推进剂。

78、黑色金属:Fe、Cr、Mn及其合金。 其余均为有色金属。

79、合成树脂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无固定熔点,一般不导电,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是塑料最基本的成分。

80、碳纤维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腐蚀,在空气中加热至400℃,无明显氧化,有良好的低温性能。

81、铵盐受热都分解,但不一定放氨气,如硝酸铵。

82、氧化还原反应较慢,故氯气吸收可不防倒吸。

83、合成纤维:六大纶、尼龙、人造羊毛。

84、人造纤维:黏胶纤维,醋酸纤维,人造丝,人造棉,蛋白纤维,硝酸纤维,硝酸酯纤维,醋酸纤维。

85、二氧化碳、氯化氢一起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一定会产生浑浊。

86、饱和氯化钠可用于除去氯化铁蒸气。

87、肉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适量亚硝酸钠,保鲜防腐。

88、“84”消毒原理与过氧化氢相同:强氧化性。

89、燃煤中加入CaO可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90、硅太阳能电池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实现能量转化。

91、铅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

92、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93、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体积比=3:1。

94、二氧化硫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

95、食品中用木糖醇做甜味剂,可降低糖尿病的犯病几率。

96、焊接废旧钢材前分别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去油污),氯化氨溶液(除锈)。

97、CuS不溶于水,写离子方程式时不拆。

98、河海交界处形成三角洲:因为泥沙中有胶体,海水中有电解质,胶体遇到电解质聚沉。

99、带有结晶水的金属氧化物,加热失重时,先失水,再失非金属氧化物,然后金属氧化物分解为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放氧气。

100、硅酸盐可改写为氧化物:先写金属氧化物,再写非金属氧化物。 如正长石KAlSi3O8改写成K2O·Al2O3·6SiO2。

怎样才能学好高一化学

1.必须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 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老师讲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和疑难点,便于今后复习。

2.一定要做到课后复习。 课后要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

3.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所以应学会巧记。 化学上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 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 )、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

4.多做练习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 但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应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如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恒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

5.重视“错题本”的作用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 所以,对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修正并记录下来。 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 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6.重视化学实验。 今年化学实验占考试的分值越来越高,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多做实验,我们以前没有条件就做vcm仿真实验。 做实验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思考如何做,还可以怎样做。



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上一篇: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