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感悟最新

2022-12-08 05:06:2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6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怎么写?努力争做一名新时代好少年,充实人生,拼搏走向美好的未来。 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感悟最新(6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感悟【篇一】

晚上看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这个节目。 吃完晚饭我就坐在电视前认真的观看这个节目。

这个节目讲述了十位“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 其中有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男孩,他是个“小小发明家”,特别很厉害。 他发明了很多有创意的小玩意,其中一辆用电瓶发动的小卡丁车我印象深刻,他的动手能力真是让人佩服!

在这十位“新时代好少年”中最最让我佩服的是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他天生有小儿麻痹,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从此他的双腿无法活动,可是他从来都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 对于他来说,生活很艰难,但是他从不放弃,这点深深感动了我。 他把自己的生活点滴写进书里,鼓舞着其他身患残疾的人,点燃了自己,照亮了他人。 他真的非常伟大。 我的梦想也是当一名大作家,可我比起他,付出的太少了,所以我要加倍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还有其他的新时代好少年,也都是好样的,每个人都有让人佩服的闪光点,我相信他们长大以后,一定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其实这些新时代好少年也都是普通的学生,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天才。 都是经过自己刻苦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走到今天。 我们都是一根蜡烛,只不过他们先发光。 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都会发光!当然想发光必须点燃自己,虽然燃烧的过程是艰辛的,还伴随着痛苦,但是我们必须要接受这些磨练,才能发光,才能变成有用的人,为国家添砖加瓦!

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感悟【篇二】

我观看了央视少儿频道的《新时代好少年》节目。

一首《少年歌》带我进入了好少年的先进事迹中。 10名青少年是近年来各地开展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江苏淮安的董天晨,喜欢航模,她是学校航模社团的社长。 一次又一次试飞失败,她请教老师,到图书室找资料,三年来写了近万字的笔记。 她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她的航天梦而努力着。

浙江实验学校的邵子衿,从小就爱动手制作小玩意,改良制造了家里的浇花器,还给头盔、小房子按上灯。 一次在网络上看到外国大学生制造卡丁车,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一放暑假他就开始画图,花了所有积蓄买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年后试车成功。

颜玉宏,因为小儿麻痹不能行走,就用手倒立行走求学,还参加了残疾游泳队。 身残志不残的他比正常人付出了几倍的辛苦学习,他的理想是成为作家。

好少年张力文,是一名小讲解员。 发扬延安精神,讲解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记忆。

刘艺媛经常和父亲上山采草药,学习针灸。 她说现在好好学习,考医科大学传承壮医,将来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河北石家庄曹语粲,3岁开始学习戏曲。 学校社团课里她是小伙伴的小老师,经常参加慰问演出,传承着传统文化。 她的梦想是把中国的国粹发扬光大。 他们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乐观进取、向上向善的风采。

看完节目,让我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坚持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就会有所成功。 让我们一起追梦吧!

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感悟【篇三】

我观看了由CCTV少儿频道播出的电视栏目《新时代好少年》,里面介绍了董天晨、邵子衿等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少年,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与理想。

董天晨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她酷爱读书,平均每年读书200本,迄今已读书约2000本。 这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想想自己一年才读几十本书,真是自愧不如!

张力文是一名落落大方的女生,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主持人。 她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喜欢为别人讲解红色延安的故事。 我们也应该像她一样,做一个文化传播者。

还有身残志坚、爱科学的颜玉宏,爱发明的邵子衿,京剧文化传播者曹语粲……他们无一不是从小就怀揣梦想,并且锲而不舍地去实现梦想的少年!

海阔任鱼游,天高任鸟飞,我们只有一点点成长,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才能够登上更高更大的舞台。 我相信,无论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无论实现梦想的道路有多么艰辛,只要努力着,坚持着,就一定可以成功!

他们的故事深深激励了我,以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明确自己的目标,自强不息,奋发向前,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感悟【篇四】

每当你驻足在宛如万马奔腾的黄河旁;每当你站立在犹如绸条般的长城上;每当你仰望着那壮丽雄姿的五星红旗,你的心中是否如凶猛的洪水般热情澎湃?是否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我们的祖先用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伟大的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奉献了无数的发明创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的共同为之努力。 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继承先辈的事业,踏着先辈们的足迹,接过建设中华的接力棒,接续奋进,埋头苦干,砥砺前行。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 如果不奋斗就会一事无成。 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敢于有梦,从小树立高远志向。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一个人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志向,敢于追梦筑梦。 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从小着迷于荷马史诗,立志找寻特洛伊古城。 虽然历尽重重磨难,费劲千辛万苦,但他始终勇往直前,终于在40年后,他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找到了人们以为因战争而早已毁灭的特洛伊城。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 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文化知识,既要勤学书本上的知识,又要多学课外知识。 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永远也没有尽头,也永远不会枯竭。 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持之以恒是极为重要的。 荀子在《劝学篇》里曾写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驽马十架,功在不舍”。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养成良好品德,做一个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的好少年。 我们现在是一株株小树苗,必须抓好习惯养成,吸收丰富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同学们,让我们挑起复兴中华的重任,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美好富强而努力吧!

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感悟【篇五】

宁县一中高一4班的李艳艳同学作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者,在现场讲述自己的事迹,接受颁奖。

“百善孝为先。 你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用诚挚的孝心诠释了人间大爱。 ”这是__获得20__0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的推荐词。 颁奖现场,主持人问李艳艳最害怕什么,李艳艳回答最害怕自己生病,因为那样就没法照顾妈妈了。 她说自己长大了想当一名医生,让妈妈和像妈妈一样的人能够重新站起来。

在北京参加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颁奖大会,并参与录制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后,李艳艳接受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自己来说,这项荣誉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

今年16岁的李艳艳是一个农村孩子,两岁时母亲患病腰部以下瘫痪,父亲外出打工后杳无音讯。 起初,外公外婆帮衬照顾着这个家,李艳艳6岁时,外公突然患病,外婆无暇顾及她们母女,小小年纪的她担起了照顾妈妈的重担。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她从不抱怨,也未放弃。 上初中时,李艳艳每天必须早晨5时起床,给母亲接送大小便,帮母亲穿衣、洗脸、梳头,再烧水做饭、收拾室内外卫生,将母亲中午喝的开水和吃的馒头放在母亲够得着的地方,然后骑自行车赶往5里外的良平初中上学。 下午放学回家后,烧水、做饭,伺候母亲吃饭,待母亲吃完饭后,收拾干净锅碗碟筷,她又急急忙忙赶去学校上晚自习。 上完晚自习赶回家后,她先清洗便盆,再给母亲洗脚、擦身子,最后将屋子拾掇干净,她才在母亲的陪伴下完成当天的作业,这是她每天最期待的时光,也是母亲最幸福的时光。 李艳艳的母亲王秀霞经常给看望她的邻居、慰问她的镇县干部和关照她的社会爱心人士讲:“这么多年来,我这个当妈的没给娃做过一顿饭、洗过一件衣服、洗过一次头、买过一次药,娃却给我做饭、洗衣、洗头、买药、接送大小便10多年。 ”

李艳艳的事迹经当地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后,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的关怀与支持。 良平镇政府在实施头批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时,让李艳艳和母亲告别了沟边即将坍塌的土窑,搬到塬上的砖瓦房;并将李艳艳和母亲纳入低保对象,而且享受“一类”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她娘俩的居住和温饱问题;宁县妇联等社会团体从20__年起资助李艳艳的学习,给她们送米、送面、送油、送衣买鞋和送学习用品。 这些年来,李艳艳心里一直铭刻着“恩人”的好,正是靠着这些“恩人”的关照,她才走到了今天。 李艳艳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向这个目标一步步迈进。

李艳艳说,这个荣誉对她是一种激励,“我只是做了一个为人子女者该做的事,却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将来一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报社会,传递爱心。 ”

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感悟【篇六】

于歆玥热爱学习,与人为善、明礼诚信,连年荣获校级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最美大队委等荣誉称号。 在良好家风的浸润下,于歆玥养成健康向上

的优秀品格,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她认真负责,团结同学,主动组建学习小组,带领同学们一起进步,关心班级中的智力特殊同学,帮助学习,摆脱困

境。 于歆玥还是校园文化的“小宣讲家”,为各方访客讲解过100多次。 喜欢求真理、悟道理,热爱科学与传统文化,探寻过20余个科技馆和博物馆。 她注重培养良好品行习惯,长期积极参加环保实践、垃圾分类等教育实践活动。 于歆玥还是一位懂得感恩、敬老爱亲的好姑娘,5年来坚持每周六都去敬老院看望爷爷奶

奶。 她遵守公德、热心公益,拿出1万元压岁钱捐助甘肃、贵州的2名困难大学生,为西部贫困儿童捐助书包、学习用品和过冬棉衣,捐款为武汉加油,以力所能及之事奉献爱心、点亮微光。



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感悟最新

下一篇:难忘的元旦游艺活动作文(难忘的元旦联欢会作文)
上一篇:小学元旦游艺活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