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初中语文文言文篇目及翻译)

2022-12-08 04:13:4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9

背诵是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熟悉书面材料的结果。 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重点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一、《醉翁亭记》

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1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的优美。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 太守和宾客们在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 游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罢了。

2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秋霜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 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象。 早晨出去,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3至于那些背着东西在路上边走边唱,走累了在树下休息,前面的的呼喊,后面的应答,拉着老人和孩子,来来往往不间断的,是滁州人在出游。 到溪水边上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酒水清;野菜野味,随意放在地上。 这就是太守的酒宴。 宴会欢畅尽兴,不在乎有没有音乐。 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4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 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享受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快乐,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岳阳楼记》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1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原来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我观赏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早晴晚阴,气象万千。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3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笑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概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4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5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而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而或乐或悲。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主。 这样他们就进入朝延做官也忧虑,辞官隐居也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的乐之后才乐”吧。 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

1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往来很快,好象和游人一同欢乐。

3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忽隐忽现。 溪岸的形势像犬牙般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4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不觉寒气透骨、心境凄凉,使人感到悲哀。 因为这地方环境过于凄清,不可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5同游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四、《桃花源记》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1晋朝太元年间,在武陵这个地方有个以捕鱼为职业的人,有一次,他沿着一条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感到很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桃树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 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好像有点光亮。 渔人就弃船登岸,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极狭窄,只能通过一个人。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感到开阔明朗了。 只见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还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男女的穿戴和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孩子全都安闲快乐。

3他们看到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有人就邀请他到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因为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和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断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起来。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的家里去,都拿出酒饭来招待他。 渔人在洞里停留了几天,才告辞回去。 洞里的人嘱咐他说:“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4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经过的路,处处做上标记。 回到郡里,渔人就到太守那里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去,寻找先前做好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那条路了。

5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个清高的人。 他听说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去寻找,但没有实现,不久,他就患病去世。 以后就不再有去寻找桃花源的人了。


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下一篇:初中生自我介绍600字左右(初中生的自我介绍600字作文)
上一篇:初中政治教学教师个人总结5篇(初中政治教师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