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2022-12-08 04:03:1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8

说起登高,更多人容易和重阳节联系在一起,包括在古代,民间就有重阳节登高望远的风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_重阳节登高的寓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辟邪气之说

重阳节登高有辟邪气之说,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 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 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非常适合登高远望。

祈福和感恩

古代对山神有崇拜之情,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

吉利之意

不过,也有说农历九月九日具有“宜于长久”的吉利之意。 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即登高会)。 ”因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登高采集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 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登高辞青

重阳节还是大自然中的节气之一,所以登高还有辞青的说法。 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

寓意一:登高辟邪气 在我国的古代,有着重九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的说法。 而古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到邪气,所以才在九九这一天登高以避邪气。 不过这一说法现在看实在有些不科学。 不过,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举家出游、登高望远在时令上是非常适宜的。

寓意二:登高山祈福 据《礼记·祭法》中有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古代人的生活环境比起现今要艰苦许多,最早时期人们的很多事物大都来自于才集合和狩猎,而山林中生长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得以让人类生存和繁衍。 因此在古代,古人们对于山特别是高山是有崇拜的。 因此在舅舅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种行为。

寓意三:辞青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春季的踏青一说,实际上与之相对的还有秋季的辞青一说。 据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

重阳节登高起源

重阳节登高起源一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活不多,农民相对比较清闲。 而这时正是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植物的成熟季节,于是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并把这种上山采集的活动叫做“小秋收”。 因此,九月初九登高的习俗由此演变而来。

重阳节登高起源二

重阳登高起源于古代人们对山神的崇拜,信奉山神可以使人免除灾害。 古人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 因此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这里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 这是明代谢肇淛《五杂俎》中的看法)。 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必须往山上游玩,以避免灾祸。 最初人们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平安吉祥,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娱乐活动。


2021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下一篇:2022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上一篇:2021年高中历史最新知识难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