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考题猜想模拟卷

2022-12-08 03:37:1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0

教师资格证制度是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它规定着欲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教育水平、道德水平和身体素质等基本标准。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考题猜想模拟卷,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考题猜想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

小题2分,共50分)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3.“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尊老爱幼

B.竞争与协作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7.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是(  )

A.社会公德

B.家庭道德

C.职业道德

D.法律规定

8.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自由主义

B.平均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9.从(  )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A.表现手法

B.表现主题

C.表现形式

D.写作重点

10.(  )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A.真实性

B.时限性

C.实用性

D.程式性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 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 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

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2.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 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条审核,逐项打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美其名曰“学生参与评价”。

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

3.在课堂上运用实物投影仪直观地引导学生主动去质疑、调查、探究“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课堂案例]为什么老师给你们看的这幅画也分别画出了一大、一小的两个人物,却不能让我们产生纵深的空间感?我们来做个实验的游戏。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演示)

第一步:将实物投影仪的摄像头对准学生们,引导学生观察银幕上的图像,第一排的同学在银幕的下方;而后面几排的同学在银幕的上方。

(1)问学生们:“摄像头比你们高还是底?它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

(2)得到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把这种向下看称为俯视,往往在这种俯视中近的在画面的下方;而远的在上方。 (板书:俯视“近下远上”)

第二步:将实物投影仪的摄像头对准教室天花板的日光灯,引导学生观察银幕上的图像,第一排的日光灯在银幕的上方;而后面几排的日光灯在银幕的下方。

(1)问学生们:“摄像头比日光灯高还是底?它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

(2)得到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把这种向上看称为仰视,往往在这种仰视中近的在画面的上方;而远的在下方。 (板书:仰视“近上远下”)

第三步:请同学们看一看你们作画的视角是俯视还是仰视?第四步:学生观察、分析自己作画的视角。

(学生们表现画面的视角一般是俯视,他们往往不太关注作画视角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的直观,教师只靠讲解是讲不清楚的。 因此,利用实物投影仪上的摄像头进行演示,并向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 再结合自己的画观察、分析自己作画的视角。 )

请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分析以上教师运用直观性教学的优势与启示?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文学文化知识

一、考查形式

在文学文化知识的考查中,除了作家作品,文人称号的考查频率也是比较高的。

二、考查内容

文人称号考查的范围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主,其中以唐宋名人居多,文学按阶段时期来可简单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

三、技巧点拨

(一)来源记忆

古时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人一出生就要取名,以区别彼此,而字是古时人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是成年以后才有,表示成年,以示尊重。 所以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是有关联的,可能相近或相反。 意思相近的最经典的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即“亮”,还有李白,字太白等;意义相反的如韩愈,字退之,“愈”是更进一步,“退之”却与之相反。

此外,取字方式也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或孟、仲、叔、季)来的,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比如司马迁,字子长;苏轼,字子瞻。

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虽然常用,但还不是真正的表字,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尼”“长”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比如杜甫,字子美,“甫”是古代男子的美称,而“美”则与之意义相关。 另外,名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直呼其名会显得不恭。

(二)口诀识记

用口诀来记忆是屡试不爽的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诗人词人的称号能够熟读,却不能清晰记忆,所以常常弄混,但用口诀则能较好地将它们区分开来。 比如唐宋有名的诗人很多,他们的字号可以这样来记:王勃子安杰,李白太白仙。 少陵野老杜子美,白居易乐天。 诗魔居香山,诗仙是青莲,东坡子瞻有苏轼,樊川杜牧之。 (解读: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被称为“诗杰”;李白字太白,“诗仙”;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字乐天,“诗魔”,号香山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

(三)故事、诗词辅助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故事、诗词作品来了解这个人称号的由来。 比如我们常常对于“诗仙”“诗奴”“诗佛”“诗鬼”“诗魔”这一类的诗人称号记忆不清,但通过故事、诗词,便很容易知晓为何如此。

“诗仙”李白:杜甫是李白的崇拜者,曾有诗云“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奴”贾岛:苦吟诗人,一生被诗句所“奴役”,曾自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有的“推敲”故事。

“诗佛”王维:王维信佛,这是人尽皆知的,很大影响是来于其母亲,他的母亲也信佛,信到一个什么程度呢?佛教中有一位高僧,叫维摩诘,所以,王维,字摩诘。

“诗鬼”李贺:我们都说鬼怪鬼怪,那么李贺就有三怪:一是“长相鬼怪”,身姿细瘦,通眉,长指爪,不是鬼怪也近似鬼怪;二是“行为鬼怪”,李贺自幼好学,不喜与孩童玩耍,出门也总是往坟场跑,研究墓志铭;三是“诗文鬼怪”,李贺官途坎坷,体弱多病,却颇有才学,创作的诗文也诡谲奇特,常出现鬼灯、鬼婆、残烛、纸钱等意象,李贺对此信手拈来,堪称一绝。

“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口舌生疮,手脚成胝。 ”可谓走火入魔。

四、技巧总结

文人称号繁多杂乱,需要我们理清诗人所处的时期朝代,依据其生平经历、诗歌创作风格等去记忆,以上所述的方法技巧也不是割裂独立的,同学们可以综合整合来记忆,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比记忆、联想记忆等,识记的途径有很多,而目标只有一个。

五、牛刀小试

下列别号与作家依次对应的一组是()。

青莲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香山居士

A.李白白居易苏轼李白

B.白居易欧阳修苏轼杜甫

C.白居易杜甫苏轼李白

D.李白欧阳修苏轼白居易

【答案】D。 解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2.报名条件

(一)报考对象

1.申请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有青海省户籍,或是青海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学生,或是已在我省办理居住证(居住证须在有效期内,不含暂住证或暂住证明、居住证明等,下同)的外省户籍人员。

2.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20〕1号)精神,自2020年起,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3.参加青海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藏语文学科考试的考生范围为:本省普通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专业三年级及以上本专科在校学生或在读研究生;具有普通高等学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本专科、研究生学历,且具有本省户籍或居住证的考生。

4.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精神,采取自愿原则,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并取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也可自行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二)内地(大陆)居民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及相关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学生(本科三年级及以上,专科三年级,3+2毕业学年),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报名

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2.港澳台居民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3.港澳台居民可申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4.港澳台居民申请教师资格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5.港澳台居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需提交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有关部门开具;

6.港澳台居民申请教师资格,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相应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

7.港澳台居民持港澳居民居住证可在内地(大陆)居住所在地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港澳居民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在内地(大陆)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考试所在地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8.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其他条件、程序和提交材料与内地(大陆)申请人相同。 在内地(大陆)就读师范专业的港澳台居民执行就读省份相应师范生政策。


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考题猜想模拟卷

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卷一(3)
上一篇: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