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入伏注意事项(三伏天入伏注意事项顺口溜)

2022-12-08 03:18:5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3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三伏天入伏注意事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入伏注意事项

1、少吃冷饮

入伏后,天气越来越炎热,人体内阳气处于旺盛状态。 有些人认为在夏天吃冷饮、喝冰冻饮料、多吹空调,就能把暑气压下去。 而实际上这种习惯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小的伤害,夏季人体毛孔开泄,易受风寒而诱发感冒。 这时湿气也容易入体,造成身体湿气重,引起一些疾病。

2、睡眠要注意

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 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晚睡的睡眠时间也不要超过11点。 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3、三伏贴并不是人人合适

中医所指的虚寒性疾病都可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疗,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与痢疾、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等。 三伏贴药性虽然温和,但有些情形下是不适用的。 糖尿病、结核病、感染性疾病患者,3岁以下儿童、孕妇以及皮肤病、过敏体质患者要慎用。

4、注意饮食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 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 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 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 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5、晨练不宜太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 清晨,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 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6、流汗后勿冲冷水澡

身体发热冒汗的时候直接冲冷水,寒气会顺着打开的毛孔进入身体,有人因此生病发高烧,或是心脏无法承受。 应该先把身上的汗擦干,按摩全身,让毛孔稍微收缩之后,再把冷水一点一点地拍在身上,直到身体适应水温后才开始冲澡。

7、喝水不要太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 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 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伏的解释

文言讲,伏即为潜伏的意思。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 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 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 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

因此,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调房里。 冷饮不但消不了暑气,反而会伤了脾胃。 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饮品。 一杯热茶喝下去虽会出一些汗,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清凉。 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远些。 养生必须从当下做起。

伏天出游注意事项:

1、预防中暑

出行中暑为夏季多发及高发病。 出游途中,往往会处于暴热情况下,极易中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需要预防中暑。 高温天气外出旅游体力消耗大,使人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助预防中暑。

2、预防肠胃感冒

外出旅游,往往留恋于异地各式各样的小吃、冷饮,在风景如画的美丽胜地,一边喝着冷饮,一边赏着风景,似乎特别惬意美好,但要小心,三伏天还易患胃肠感冒,若机体消化功能虚弱兼脾胃不和,则会引发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反应。 在旅途中也要保证营养丰富,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 另外,还应多吃些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绿豆汤、酸梅汤、绿茶也是不错的旅途饮品。

3、预防夏季晒伤

旅途多半时候要在阳光下暴晒,因此出门前应该准备一些长袖衣服、遮阳帽、遮阳伞,防晒霜和晒后修复面膜等也需要备着。 最好不要把在室外参观的时间安排在烈日天气的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 谨防游玩回来变成“小黑人”,甚至引起皮肤晒斑、日光性皮炎、过敏等症状。 另外一天并不是只涂一遍防晒霜就可以,因此要随身携带防晒霜以便及时补充。


三伏天入伏注意事项

下一篇:2021重阳节微信朋友圈祝福语
上一篇:三伏天的民间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