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十篇(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

2022-12-08 01:51:3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9

《悲惨世界》它刻画了从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直到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起义这一阶段的历史现实,绘制了一幅规模庞大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图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悲惨世界读后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悲惨世界读后感1

黑暗的时代里,雨果让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在苦难的洗礼中透明、纯洁的心灵。 《悲惨世界》是雨果创作时间最长的作品,它在西方文学史上影响也是巨大的。 每当我拿起这部沉甸甸的九百多万字的著作,心中神圣感油然而生。 每一次翻开书页,心便慢慢沉静下来,感受那份沉重的苦难和清澈的文字带给我心灵的洗礼。

故事围绕核心人物冉阿让的经历展开,四位主人公冉阿让、芳汀、珂赛特、马里于斯的故事在19世纪那个悲惨的时代下展开。 冉阿让为了给姐姐饥饿的孩子偷面包而做了19年苦役犯。 出来之后也无人接受他。 在福来主教的感化下,他变成了一个无比善良的人。 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最终他将小珂赛特抚养成人,小珂赛特和马里于斯相爱,最终冉阿让幸福地在珂赛特怀中死去。

事实上,这部作品是无法“一言以蔽之”的。 它是十九世纪的缩影,在整部作品中体现的,是在贫苦的低层,那些苦难的人民的生活。 不仅有人道主义思想对于人们的影响,还有共和思想对于人们的指导。 这两大思想同时贯穿着整部作品。 人道主义,讲的是对于一个内心的救赎,而共和思想,则是对于整个时代的救赎。 二者有矛盾之处,即时代的变革需要有流血牺牲作为代价。 但它也是必要的,它无法让贫穷的人真正脱离外界施与的苦难。 对于内在,雨果对于仁爱思想的局限性的认识在“泰纳迪埃”这个形象身上表现了出来。 仁爱并不一定能感化所有的人。

文中出现了很多人物给予我很深的印象,比如福来主教,他可以说是善良的化身,他的宽容和仁爱让冉阿让觉醒,并走上了救赎的道路。 雨果的仁爱思想在他和冉阿让的身上很好的体现。

冉阿让在被福来主教感化之后,先是做了市长。 为了救一个被冤枉的人,承认了自己苦役犯的身份,再次入狱。 他救了被社会逼迫到堕落的女工;救了被残忍地利用的孤儿并将其抚养成人;救了一直追捕自己的警察;参与街垒战却不伤害一个人,只救了那个夺走他的爱的人;最后为了孩子的幸福,将自己的一切给了孩子,并让她与相爱的人结婚……冉阿让的高尚是那样真实,不为了任何利益,只为了善良。 他不信宗教,却比教徒更好地完成了上帝的使命。 他的善良源自心底,被激发出后,便不再遮蔽。

整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在那个混沌的世界中纯白、温暖的一束光——善良和纯洁之光。 像百合一般纯洁的少女珂赛特与马里于斯之间的爱情是纯洁的;冉阿让对珂赛特的爱是纯洁的;小伽弗洛什虽生在恶劣的环境下,却仍善良单纯,为革命奋斗的热情是纯洁的……在苦难中,雨果为我们展示了人道主义的力量。 他们一无所有,但他们拥有一颗纯洁高尚的心。

让我更为感动的是那些真实的表达。 冉阿让深爱着珂赛特,她是他唯一的寄托。 当马里于斯出现时,冉阿让发现自己可能会失去爱,自然会嫉妒马里于斯。 这种嫉妒是毫不掩饰的,它源于人的本心。 但冉阿让的高尚在于,他在这种情况下仍救了马里于斯,并祝福了与珂赛特的爱情。 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让自己最后孤独一生,但他还是这样做了。 珂赛特作为纯真的少女,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变得很美,于是出于爱美的本性开始注重自己的打扮。 雨果对于这件事也是一种慈爱的态度,他说“妩媚源于天真”。 他对于这一切真实的描述与善良的诠释,源于他本人内心的纯真。 高尚,不是没有卑劣的想法,而是虽经历过很多,却仍选择去做善良的人;纯洁,不拘泥于细小的举动,而体现在一个人的心灵。 人的本性是无需违背的。

这部作品的伟大为历史所见证,它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 它让我们在时代中得以找回自己,找回本属于我们的纯真和善良。

悲惨世界读后感2

寒假时我有幸读到了一部震惊文坛的著作——《悲惨世界》。 作为浪漫主义的杰作,它又结合了现实主义,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和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对资本主义道德和法律制度进行有力的批判。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修枝工冉阿让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刑。 刑满后,又偷主教的银器,受到感化而立志从善。 后来做了很多善事且被选为市长,不久被警长沙威认出,为解救无辜者,主动自首而被捕。 后逃走并赎出女工珂赛特,她长大后要与马利尤斯结婚。 冉阿让于是亲赴战场找参加共和党和党起义的马利尤斯,他放走沙威。 沙威自尽,同时又救出马利尤斯,成全他们婚事后死去。

作家雨果用史诗般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揭露了资本主义奴役劳动人民的现实。 然而,雨果相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也正是在这种观念下,主人公从一个偷盗食物的工人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奉献者。 我想,可以这样描述冉阿让:他不是完美的,但他终于醒悟,他有自己的位置,有他存在的价值,他不仅有一颗不变的善良的心,不会因为遗憾而放弃生存。

如果他的生活是一条流光溢彩的河流,左岸是生存的压力而致的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右岸是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 那么,他也曾停错了岸,靠在了左岸,但庆幸的是他的良知还未泯灭,右岸明亮的灯塔唤醒了他沉睡的良心, 最终他选择了右岸,给自己的一生定位了一个善良的制高点。 对未来的希冀燃烧了梦想,也因此而照亮了生命中那一片火红的天空!

悲惨世界读后感3

本书作者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他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悲惨世界》,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书,原来人们的偏见和狭隘远比我们想象的力量大,但是我们不该沉迷在别人的眼睛里,应该遵从自己善良的内心,积极的生活。

书中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饥饿,为姐姐的七个孩子偷一个面包而坐牢,一坐就是十九年,原本善良的他被这冷酷无情的社会和凄惨的人生经历打压的疲惫不堪,出狱之后,除了冷漠和报复,也许他是真的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了。 每个人的一生总会有那么一个点或者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总之总会有这样的一个机缘改变自己的心性,冉阿让遇到了指引他一生的人——卞福汝主教,从此他拿着那对被主教“赠与”的银烛台开启了他坚定为善的一生。 他去了一个小城,在那里开办工厂,乐善好施,扶贫济危,被人们拥戴,成为市长。 他不遗余力帮助了被丈夫抛弃的芳汀,并收养了芳汀的女儿珂赛特;他不惜生命救了养女的心爱之人马吕斯;他还不计前嫌救了一直追捕他的警探沙威......

“他活着,尽管命运多舛;他安息,只因天使离去。 生来死去,那是大自然的秩序,犹如昼去夜来,白日西沉。 ”这是冉阿让的墓志铭,他是善良与博爱的化身,是平凡又伟大的.英雄。 他平凡,是因为他一生默默无名,他伟大,是因为他拥有着善良之心,行使着善意之举,而这份善良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悲惨世界读后感4

《悲惨世界》是雨果晚年的一部杰作,充分体现了雨果的艺术风格。 初见这本书名,总觉得它太过悲伤,但是,在读完整部后,却深深地体会到了心灵的震撼。

主人公冉阿让曾经是一个苦役犯,因为拿了一块面包而在监狱里服了19年的劳役。 当他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里子狗一样,到处受别人唾弃。 这使他滑到了人生的边缘,满怀愤恨和痛苦。 正在这时,一个仁慈的主教拯救了他,并改变了他的人生...

我认为,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当主人公出狱后,还依然受到别人的唾弃,导致了冉阿让的心里只有愤怒和痛苦,所以,当主教想要去帮助他时,他虽然对主教充满了感激,却依然偷了主教的东西,但主教非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将一些东西赠予冉阿让,我想,这其中还包涵了一颗仁慈和信任的心。 后来,冉阿让变成了像主教一样的人,虽然帮助了许多人,但是还是被一些自私的人认为是为了利益而做好事,一次又一次地嘲讽他,而当这些人遭遇困难时,冉阿让却又无私地伸出了救助之手。

如果,我是冉阿让,当打算重新生活时,却依然受他人唾弃时,我会自暴自弃,我会恨所有人,我会对这个世界绝望;当我收到了主教的信任而变得善良,却被别人误会时,我想我不会再他们伸出帮助的手,当我自己处在危险中时,我想我不会再有救助他人的那颗仁慈的心...

人性是伟大的,我们所渴求的信任,其实已深深蕴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如果你能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伸出你的手,而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信任也就在这一刻升腾,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放晴,驱逐出所有的悲伤,有温暖地阳光照耀着心灵。 如每个人之间都充满信任,那么,这个世界将不再“悲惨”,而会充满欢笑与快乐。

悲惨世界读后感5

在法国作家雨果的一本名叫《悲惨世界》的书中,一名穷汉在狄涅城里走着,因为他进过监狱i,所以没有人收留他,因此他对社会的恨更深了。 当他到了一个主教的家里,被主教感化为天使。 从此以后,他干尽了好事,可所有的人都不信任他。 最后,当他就要走出黑暗的时候,却在笑中死去。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现出了当时的法国贫民被上流社会欺压着,对他们充满了同情和悲悯。

我最喜欢这本书里的珂赛特,不仅是喜欢,而且还有些同情,因为她在德纳第的店里受尽了苦头,什么脏活累活都让她干。 喜欢她是因为他原本美丽可爱,而且很听话。 我和敬佩冉阿让(那名穷汉),珂赛特被他带走后才8岁,她母亲当时去世了,冉阿让却像父亲那样疼她爱她,同时还要尽量躲起来,以防被警察抓起来。

卞福汝,是我非常敬佩的一名主教,他权利很大,享有很高的待遇,可他却不乱用这些薪俸,而是给一些穷人,改善监狱条件,救济孤儿院的孩子。 可他自己却直留一点点。 他是冉阿让成了天使,也把自己的爱心传递下去。

每当我翻开书页,一下子就津津有味的看起来,仿佛已经进入书中,亲眼看到了那悲惨的情景···就算有人在叫我我也听不到。 直到我看完的时候才放下书,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但我的心还在书里。

悲惨世界读后感6

翻开这本书,与作者——雨果一起走进人生的《悲惨世界》……这是一部悲壮的史诗……这里最令我最敬佩的是米里哀主教。

米里哀先生把自己华丽壮观的大房子给了旁边那幢又小又破,十分简陋的医院里的病人,自己却住进了那幢“历尽沧桑”的医院。

米里哀先生没有什么积蓄,他的妹妹仅靠养老金度日。 米里哀先生每年有一万五千法郎的报酬,可拿些钱大多数都被他补贴教会或者救济穷人,就连平日里那些富贵人家捐的财务,他也全部用在了穷人身上。

虽然有大笔的钱过手,但他却从来没有沾一点便宜,甚至还倒贴了不少。

读到这里,我有些怀疑米里哀先生的精神问题。 他先是把自己的豪宅给了医院里的病人,这我还能接受。 可他每年有那么多的报酬,居然还要靠自己的妹妹和女仆马格洛大娘的精打细算才能度日,原因还是因为把拿些钱帮助了穷人!

上帝怎么会制造出跟天使一模一样的人?我在心中感叹。 不过随即又想,米里哀先生是位主教,他能放下身段,卑微的住在达官贵人瞧一眼都不会的破医院里,这是多么伟大的人啊!

正因为有了米里哀先生的好心,世间那么多的穷人、无家可归的人、无依无靠的人都有了栖身之所,正因为有了米里哀先生的好心,社会上贫穷男子的潦倒,饥饿妇女的堕落,黑暗儿童的羸弱才能获得拯救,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

雨果在这本书中,把一切的不幸统称为“苦难”,它处处展露着绝望和鲜血。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苦难”,才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堕落。

悲惨世界读后感7

《悲惨世界》中没有提到一个“悲”字,却仿佛被一层淡淡的悲伤笼罩着。 故事中看似安静的生活,却在无形中让人的心头为之一颤。

当时的社会,是那么的黑暗,那么的不堪入目。 主人公冉阿让为了7个外甥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冉阿让屡次越狱导致罪行加重,换来的是十九年的苦役。

当他对这个世界倍感失望时,神父的举动打动了他,此后,他一心向善成为马德兰市长,深受人们的爱戴。 在他的工厂里他遇到了女工芳汀,冉阿让为了在芳汀临死之前再见女儿珂赛特一面,他救回珂赛特,并履行与芳汀的约定精心培养珂赛特。

那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一对母女,他完全可以在芳汀死后,丢下珂赛特,继续当市长,但他不惜再次越狱,用终身苦役的罪名交换,抚养珂赛特长大。

还有一位老人,被误认为是苦役犯“冉阿让”,当时的“马德兰市长”对此犹豫不决,这是一个让自己彻底解脱的机会,但这样会使一个无辜的人受到牵连,而且是以终身苦役犯为代价。 最终他决定站在法庭上承认自己是冉阿让。

看到这里,我被感动了,在那样一个灰暗、丑陋的世界,还有这样一位无私善良的人存在,就仿佛是在无比黑暗的天空中的一颗给人们带来光明的星星,虽然小得微不足道,但在整个天空中却又必不可少。 冉阿让把他所有的爱都给了珂赛特和需要帮助的人,他通过自己高尚的灵魂,让生活在悲惨世界中的人们找回最真诚的自己,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这是一个高尚的灵魂!他的精神就像史歌一样可歌可泣。 “他安息了。 他活着,尽管他的命运曲折离奇,他死了,只因为失去了他的天使……”

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光明,就可以感化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世界充满温暖的阳光!

悲惨世界读后感8

读完雨果的《悲惨世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不知是被书中冉阿让那种博大的胸襟所感动,还是对沙威的认识有了一种质的飞跃,又或者是对米里艾主教一心为主,一心为民着想的精神,感到震撼。

我认为,冉阿让自始至终一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人。 他为了姐姐的孩子不挨饿,冒着坐牢的危险去偷面包。 四次入狱,都显示了他善良的品质,即使后来他偷走了主教的盘子,我认为这也不足为过,这十几年的牢狱之苦,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当时的法国,社会秩序的混乱,人们的冷酷与贪婪,促使他憎恨一切,直到米里艾主教的出现。

米里艾主教用他自己的宽容和大度,温暖了冉阿让。 主教曾认真地对冉阿让说:“冉阿让先生,你的灵魂已被我洗净,你是好人。 ”正是这句话激励着冉阿让一心向善,不做伤天害理之事。

与冉阿让相比,我扪心自问,我每天在做什么?为我的同学,为我的班级,我的学校做过什么?奉献过什么?我实在不及冉阿让的万分之一。 一张纸,一块果皮,难道我就不能捡起?一句“您好”,一声“抱歉”,难道我就不能说出口?不是,是我太过自我,根本不顾身边的人和事,这种想法令我恐惧,说不定几十年后的我们会像书里的人一样冷酷无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温暖。

幻想中的冉阿让应该是个高个儿男子汉,宽宽的肩膀十分结实,穿上虽旧但洗得干干净净的衣裳,拄着一根拐杖,眼神里透出一丝坚强,一丝温柔和一丝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稍稍卷曲的头发,戴着顶灰色的礼帽。 一旁乖巧的柯赛特挽着他的臂弯,慢慢地在夕阳下散步。

悲惨世界读后感9

这个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作家雨果写的小说《悲惨世界》。 厚厚的400多页密密麻麻的文字,我曾怀疑自己能不能把它看完,可当我翻开阅读后,深深地被里面的情节给吸引住了,我一直看一直看,晚上11点还不想睡觉,最终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整本书。

《悲惨世界》讲述的是一个叫冉阿让的主人公用自己的善良、正值面对不公的故事。 冉阿让正值青春年少时,为了给自己的外甥偷一块面包而被关进监狱,做了19年的苦役犯后,他也曾憎恨过这个不公平的社会,但是被米里爱主教感化后,决定从此做一个善良的人。 他用另一个身份通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钱人,并且当上了市长。 他把自己的财产分给贫苦的居民,还还收养了孤儿,把面包分给饥饿的穷人…但是,他还是因为自己曾经苦役犯的身份而又一次起来。 冉阿让虽然一直用自己的善良来回报社会,但社会却没有给予他公平。

看完了整本书,起初我的内心是愤愤不平的,为冉阿让的经历感到悲哀,为什么好人却没有好报呢?作者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冉阿让被主教管感化之后,选择了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回头想想我自己,在家我常常因为一点点小事跟爸爸妈妈发脾气、跺脚、顶嘴、争论,明明自己错了还死不承认。 在学校,我也会因为一丁点鸡毛蒜皮的事情跟同学们较真,玩游戏的时候,我也会因为自己输了而找碴说别人犯规。 我的心胸在哪里?哈哈,原来在脚底!真是惭愧啊!

虽然我不一定能做到像冉阿让那样善良,大爱。 但是我愿意正视自己的缺点,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悲惨世界读后感10

读完《悲惨世界》,我在思考――“书中真是一个只有悲惨的世界吗?”

当冉阿让走出围困他十九年那黑暗的监狱后,他过得并不快乐。 大家怀疑他,厌恶他,酒馆不让进,旅店老板亦赶他出来。 长途跋涉的他,腹空乏力,却无处可去,幸好遇见慈祥的米里艾主教。 善良的主教不仅给予他食物,还给他提供了舒适的客房,甚至在其偷了银碟子准备逃跑时原谅他,并赠与一对贵重的银烛台――“你再也不是坏人了,请用这些银碟子做个正正经经的人。 ”我终于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的,正如主教以宽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给了他无限的希望,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 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

还有可怜的女工――芳汀,为了自谋生活,将自己的女儿寄养在了恶棍德拿第家中。 德纳第夫妇以各种理由向她索要着女儿生活必须的“费用”。 这个在苦难中打滚的母亲啊,善良而单纯,为了自己的女儿,不惜卖掉最宝贵的头发和牙齿,最后连生命也献给了她。

说到善恶,主教、芳汀以及后来的冉阿让,他们都是善良的人。 纵然这个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悲惨,可他们却依然为这个世界点缀了一份温暖!

《悲惨世界》不仅以细腻的文笔铺叙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最低阶层的人们的生活写照,也对爱、善与恶进行了描绘。 我不禁感慨故事的结尾——

“冉阿让真的死了吗?”

“不,他已经用生命竖立起了人们心中属于善良的丰碑”。

悲惨世界读后感

下一篇: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悲惨世界读后感800字范文)
上一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精选(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