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想5篇(菊与刀读后感1500字)

2022-12-07 20:47:0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2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给您带来菊与刀读后感想,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菊与刀读后感1

义务被分为不同种类如:"忠、孝、情义、仁、人之常情"等。 对一个人的判断,不会说他整体人格有问题,只说没有达到其中的义务。 一个人"尽孝"也只是尽孝,在其它义务中,他会有完全不同的行为表现。 日本人认为人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没有平衡好不同圈子、程序和情义、义务间的冲突。 并认为那些漠视个人幸福并履行自己义务的人才是有力的。

日本人认同的美德中也主要包含着对义务的理解,日本人认为先设立义务的规则,然后提出要求,人们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履行义务,再加上真诚,这才是美德。 真诚也就是无欺。 "诚"可以提高任何一条道德信条的层次,它是一个指数。

当某项工作变得具有竞争性时,日本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有可能会失败的危险,于是工作受到了损失。 日本人习惯把人和工作等同起来,对他工作中行为和能力的任何批评,都自动会成为对他本人的批评,因而,他们敏感地以为竞争是一种侵犯,所以他们转而会去注意自己与入侵者的关系,而不是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

两个人在竞争时会发生直接冲突,为了防止冲突的发生,日本人普遍采用请中间人调集的方式,如提亲、找工作等。 通过这种间接的处事方式,不仅保留了彼此情义。 中间人自己也可以从顺利协商中获利、得名,所以和谈成功的机会更大。

沉思和祈祷是宗教的自我修炼。 日本人的自我修炼分为二类,一是培养能力,成为有能力的人。 二是"圆熟",是意志和行为间,没有任何间隙、屏障,一点通的状态。 自我修炼后的理想状态是,行为人的行为完全是他心里所描画的行为的翻版。 一种非常镇静的,调节得很好的心态。

从孩提时代起,男人和女人都得通过修炼而被社会化。 即生活就是修炼。 按日本人的话说是"磨掉身上的锈"。 修炼要从幼儿开始,幼儿固然幸福,但没有"品尝人生"的能力,只有通过自我修炼,才能获得全面生活的能力。 才能"品尝到人生的滋味,享受人生。 "

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日本人还有一条心理原则,意志应该超越身体。 因为身体几乎能接受无穷无尽的训练,一个人忽视健康规律,就要付出代价,但身体本身没有这样的规律可言。 无论健康多么重要,无论那些不相关的事情是经过了怎样的培养,身体的需要都应该完全放在第二位。

既然说自我修炼就离不开佛教,离不开"轮回"和"涅"这个话题。 佛教发源地的印度瑜伽是一个极端崇奉禁欲苦行的教派,是摆脱轮回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除了"涅",没有任何别的解脱法,解脱路上的障碍就是人的欲望。 瑜伽是一种与肉体世界断绝关系,逃避虚妄而单调人生的方法,是一种掌握精神力量的方法。

日本佛教没有"轮回"、"涅"的观念。 他们认为,顿悟之人已经处于涅状态,涅就在此时此地。 譬如,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老师粗暴的当头棒吓,如同电击,会使学生顿悟,会打破他的自我满足。

菊与刀读后感2

在拜读了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一书后,让我对日本的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本书是作者受托于美国政府,为研究对日政策而展开对日本人的研究并最后著书出版,所以在其中对日本人的性格与理念的研究是比较深刻的。

这本书一共有十三章,全书围绕日本的历史和背景,对日本人的性格和理念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 记得在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日本人生性好斗又谦恭温和,崇尚军国主义的穷兵黩武却又同时具有耽美特征,桀骜不驯而又彬彬有礼,冥顽不灵而又顺从灵活,忠诚守信而又出尔反尔,勇敢而怯懦,保守而尚新。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矛盾的民族,就像书名一样,菊代表的是日本人儒雅,谦逊,温和的一面,而刀是一种武器,则体现了日本人嗜血,残暴,好战的一面。

对于日本人的性格,我对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报恩于万一,洗刷污名这三章的理解比较深。

首先,各得其所,各安天分,体现了日本人心中和日本社会十分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上都存在这等级制度,日本人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与他们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一样,都是在用等级制的观念看待问题。 例如:在过去,把世界比喻为一个金字塔的话,他们认为自己是站在国际等级的金字塔顶端。 二战过后,西方国家取代了他们,但是这种等级观念在他们心中依然牢固。

等级制是他们的生活准则,因此他们知道在什么场合有什么规定,在什么情况有哪些要求,日本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他们有一套及其繁琐复杂的礼仪规定。

其次,报恩于万一,日本人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受恩者。 自从一降生,就受到父母与T皇的恩情,这种恩是无法回报的,是一辈子也报答不完的。 而进入社会以后,受到的同事,朋友,老师的恩情是可以回报的,所以他们会尽全力去回报。 所以日本人的心中都认为自己是负恩者,会用尽一生去回报恩情。 但是在这里有一点不同于其他社会的是,人们都认为最初的恩惠来源于父母,但是日本人确认为是T皇,这也就是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些右派的好战分子,鼓动国内士兵情绪,宣扬为T皇而战,来提高士兵的士气的原因。 在战场上日本士兵更是以为T皇而战而感到光荣,一旦被俘或者战败,动不动就会以剖腹自尽的方式来报答T皇的恩情。

最后,洗刷污名,在这一章的内容中,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于名誉的追求与珍惜。 在日本人的思想中,名誉是至高无上的,是任何人都不能侮辱的,一旦被侮辱,他们会感到十分羞耻,而羞耻感会让他们感到很大的压力,所以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珍惜自己的名誉。 如果上司侮辱了自己的名誉,他们会毫不畏惧的与上司发生冲突,来保护自己的名誉,哪怕事后再向上司赔罪;而如果在竞争中落败的话,名誉扫地,他们会选择引咎辞职,以图洗刷自己的污名,这与在战场上剖腹自尽有些类似。

名誉是日本人恒久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他们获得尊敬的必需条件。

以上就是我通过这本书了解到的日本人,对于日本这个充满矛盾与危险的民族,我们对他还有着很多的不了解,所以对他不能放松警惕,不要重蹈70多年前的覆辙

菊与刀读后感3

菊花温文尔雅,恬静自然,是日本皇室家徽,而刀生硬暴力,是武家文化的象征。 作者采用两个对比如此鲜明的名词命名,也正说明日本文化的矛盾性。 译者在序中举例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

日本作为中国隔海相望的老邻居,无论是甲午战争到9·18事变,亦或是西安事变到七·七事变,都让日本同血腥、残暴等贬义词一起烙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许多日本人矛盾性格的表现,可以总结出日本的矛盾性格有这几个原因:日本人的"等级观念"、日本人的"情义观念"和"羞耻观",以及日本社会是如何训练、培养和继承这些民族特性,并在社会生活和国际斗争中加以运用的。

在日本人的文化中,等级制度可谓是异常重要。 并且相比于中国来说,在封建时期日本的等级制度无疑要严格得多。 在中国,科举考试成为了从一届平民到行政官员的桥梁,但在日本,每个人的身份、地位都通过世袭的方式固定了下来。 在四个世袭等级之下的贱民大多从事各种污秽职业,不被人们当做人来看待,更可悲的是,他们的后代也将从事这样的职业。

日本家庭得很看重辈分,提倡"父权"至上。 其他人必须绝对服从长者的主持。 对于日本人而言,长子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 除此之外,性别也与一个人在等级制中所处的位置有关。 日本崇尚"男尊女卑","夫权至上",妇女的社会地位便显得格外底下。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同日本文化的等级制度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他们不得不无条件的服从比自己权利高的人,心中仍然存在这突破牢笼的野心,而又对制度无可奈何。

作者将日本文化概括为耻感文化。 据说日本人有羞耻心而没有罪恶感。 在二战中,日本军队的残暴和屠杀,表现出他们没有罪恶感,他们战败不愿投降而宁可自杀,便是因为他们认为当俘虏是一种耻辱。

在日本的文化中,"情义"占很重要的地位。 日本人把"知恩图报"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在他们看来,接受恩情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 但是有两种恩情却是他们必须报答而无法回报完毕的:一类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孝";另一类是报答T皇的栽培之恩,即"忠"。

从古至今,日本多次引进中国文化,但日本人没有改变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忠孝恩情义的文化。 日本文化的耻感文化,情义观念以及近代日本发展的如此迅速,确实存在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好好地去了解日本这一国家。

菊与刀读后感4

这是一本相当难懂的书,基于本身它的研究对象———日本,就有很大的矛盾性。 而且美式描写方法加上人类学家的研究方式,这本书让我拥有了很深的感受。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 此处用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 ,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 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

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 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 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 表示义务的词汇往往涵盖一个人的负债意识从最大到最小,这个词便是恩。 一杯冰水纵然微不足道,但总归我钱那个家伙一份情,这会影响我的荣誉。 不管是一钱抑或半钱,背负着这份人情债,我将死不瞑目对琐事如此过敏,如此痛苦而且易于受到伤害在日本被视为美德。 欠债意识会使人很容易被冒犯,日本人证明了这一点。 日本人否认美德有与邪恶作斗争的含义,没有任何恶是人类灵魂所固有的,那些粗暴也只是人之常情,是人类不应该谴责的幸事。

菊与刀读后感5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二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温和又好斗,爱美又黩武,尚礼又倨傲,善变又顽固,驯服又专断,忠贞又反叛,勇敢又怯懦。

本是作为一个西方人没有带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比较冷静的旁观者来写这本书的,应该是比较客观吧,这本书在日本也引起轰动。

我的爷爷是在抗日战争时加入共产党打日本人的,他的两个血气方刚堂弟当时还在北京和天津的大学读书,立即会到家乡抗日。

对于当初日本人的凶残,爷爷奶奶一直记忆犹新,那么多的中国人,那么大的中国一下子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日本人整个村庄的屠杀。 为什么?爷爷最气愤的日本人再凶残也是明枪明刀的,最可恶就是那些助纣为虐的汉奸,没有他们日本人只不过是没有翅膀的老鹰。 汉奸给日本人出谋划策的残害自己的同胞,而且是暗箭难防。

经常听到这种评价,中国人单打独斗是条龙,在一起就内斗——不团结。 我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否正确,但起码可以引以为戒。 强大的堡垒,从内部更容易攻破。 比如说,一些外贸出口的产品,同是中国的企业能不能有全居观念,不要相互砍价格挖墙角,大家团结起来,有一个行业联盟,大家都赚钱,不好吗?。 其实从本的描述中并没有表扬日本人聪明,聪明并不是日本人的强项,相反中国人反而被认为聪明,聪明的人为什么没有优势呢?什么时候才能像美国人那样被日本人崇拜。 是不是我们也有自己的缺点,因为每个人都太过聪明,太过聪明,就容易太过自我。

西方国家老是说我们不民主,恐怕西方似的民主在中国会产生水土不服吧。 也许我们自己的人类学专家可以像本一样研究研究,探讨探讨了。


菊与刀读后感想5篇

下一篇: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电子版)
上一篇: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