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共和国(非洲马拉维治安好吗)

2022-03-22 09:13:0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11

它地形上分为裂谷湖泊和层峦叠嶂两部分;它居民性情和善,有“温和非洲之心”美誉。

马拉维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南部、东非大裂谷带边缘的高原内陆,国土弯曲狭长,南北延伸840公里,东西宽约80—160公里,形似海马。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1809万(2016)。

全境地理以高原和湖泊为主要特征,分为大裂谷、中央高原、高地和孤立山脉四个自然地理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0℃左右。5-8月为凉季,9-11月是热季,雨季从12月至次年4月,集中了年降雨的90%。

该国没有战略性资源储藏,现已开采深层煤矿、铝土、铀矿、石灰石等。水利资源丰富,出产20—30种淡水鱼,马拉维湖被称为“内海”,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是非洲著名的旅游胜地。马拉维一直以烟叶、茶叶、蔗糖等经济作物而闻名,烟叶在非洲仅次于津巴布韦,年创汇2—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4。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在非洲仅次于肯尼亚。

马拉维人分为班图语系黑人与欧亚裔两大类,前者占98%以上,后者是来自英、葡和印巴的移民后裔,在城市从事商贸。马拉维人(土著族群)占人口半数,主要是居住在中部的契瓦人和南部的尼扬贾人。契瓦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75%的马拉维人信基督教(新教55%、天主教20%),20%信伊斯兰教,5%信传统宗教。

全国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行政区,南部和中部人口集中,经济相对发达,北部高原和山区人烟稀少,发展滞后。马拉维族际关系和睦,人们对家乡所在地认同感强,族群的不同并不构成政治或政党对立的基础。这是由于该国族群间相似性远多于差异性,包括母系制的社会结构(只有恩戈尼、恩贡德人为父系结构)、农业为本、生活圈以村庄为中心、殖民统治前曾实行族群同化政策、跨族婚姻、大量各族男子流动务工交往频繁等。独立后一党执政30年,在后期北方人不满增加,原因是经济落后和在当权者中缺少政治代表,多党大选后新政府已努力加以缓和。

相比周边几个曾同为英属殖民地的邻国,马拉维人口最稠密,全国近八成人务农,民风淳朴,性情和善,吃苦耐劳。由于历史原因、资源限制和政策因素,国家一直处于最不发达之列,2016年该国实现GDP54亿美元,贫困率50.7%,预期寿命63.7岁。

13—16世纪,包括契瓦人在内的班图语系黑人迁入该地,16世纪建立王国,国名即当时黑人部落“马拉维”。17世纪后的200年里,葡萄牙势力逐步渗入(莫桑比克即为葡殖民地),从事商品和奴隶贸易。19世纪中叶起,英国传教士和商人进入该地区。1878年后“非洲大湖公司”大举渗入,并与葡萄牙激烈争夺该地。1889年,英国南非公司代理人携带1万英镑,以欺诈手段与当地酋长签署一系列保护条约,排除了葡萄牙和德国势力的渗透。1891年,英葡划定两国在当地殖民边界,英国正式控制并称其为“英属中非保护地”,1907年改称尼亚萨兰。1964年7月,马拉维赢得独立。

在西方眼里,苏格兰因素对马拉维影响深远。19世纪50年代起,一位名叫利文斯顿的传教士兼医生足迹遍及湖畔山峦,他发起反对奴隶制的运动,把当地情况介绍到欧洲。苏格兰人劳斯博士在当地工作52年,成为重要人士。

或许是因为马拉维峰峦叠嶂,绿色满目,风景如画的环境与苏格兰相近,但更重要的是当地人的性格,虔诚而强壮,不屈之心像火焰般跳动……




相关关键词:马拉维共和国
下一篇:煲汤大枣什么时候放
上一篇:忘忧草是黄花菜吗(忘忧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