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方案模板5篇(社会工作社区服务方案模板)

2022-12-07 06:01:0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0

为了保障活动或事情顺利、圆满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社区服务方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社区服务方案模板篇1

一、入社区,知民意,解疑难

通过深入社区,与社区居民进行深入的接触,帮助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疑难,宣传最新的政策和社工的知识,社区服务活动计划方案。 使社区干部和社工的形象深入居民的心中,以便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以及社区归属感的培养。

目的:首先,解决居民遇到的困惑,提供相关的政策和信息支持,提供意见和心理支持;其次,宣传最新的政策和社工的知识和理念;再次,了解社区最新的情况,深入居民,了解居民的困难及需求;最后,征集和收集居民关于社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方式:在社区人多的地方,摆一个咨询台,拉一个横幅,解决居民的问题或提供意见及解决方案;通过发放宣传册,告知最新的政策和社工的知识;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社区的情况和居民对社区的归宿感;通过聊天等征集居民对于社区发展的意见。

所需资源:横幅,社工知识宣传单,台子,问卷,记录本,笔,了解相关政策的人员。

二、社区板报的制作

板报内容:最新办理事项及其注意事项;社工知识;便民服务等。

目的:通过板报,让居民最快地了解到最新的政策和知识,和最新的服务等,宣传社工的知识。

所需资源:粉笔,专栏,工作人员

三、社区行动(结合社区志愿者建设)

名称:共创象湖美家园,万众一心齐参与。

主题:履行社会责任,强调社区参与,爱护社区环卫,和谐社区氛围,创建品牌社区。

前期宣传:社区居民代表,社区(老)党员等座谈会;横幅宣传;传单宣传。

实施:“爱护社区环卫,共创美好家园”环卫整顿和卫生评比;“共建和谐社区,品牌社区齐参与”签名;“我爱我的社区,我们共同爱护它”责任书签名等系列活动。

四、社区“五一”文艺汇演

目的:欢度五一,和谐社区氛围,强调社区参与。

形式:个人或家庭参与,单位参与,居委会,社工等共同参与。

内容:个唱,合唱,舞蹈,器乐,小品,相声等。

前期宣传:

拉横幅:社区板报,学校宣传,争取更多的主动报名。

所需准备:舞台布置(__广场),主持人,组织者,服装,音箱等。

注意事项:安全(保证演出者和观看者的安全。

宣传:注意社区宣传,达到目的。

质量:保证节目的高质量。

社区服务方案模板篇2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现就社区志愿服务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的思路

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结合起来,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工作流程

1、采集需求、设计项目。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楼组长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志愿服务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设计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为社区居民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

2、发布信息、招募注册。 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确定后,社区及时发布招募信息,明确志愿服务所需的条件和要求,吸纳社区居民报名参加。 依托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等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为有意愿、能胜任的居民进行登记注册。 登记注册时,由居民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服务技能、服务时间和联系方式。 由社区审核后予以登记注册,并发放《志愿者证》。

3、组织培训、加强管理。 坚持培训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由社区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培训工作要定期进行,特别要重视志愿者骨干的培养。 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志愿服务站点,跟踪掌握志愿者接受培训、参加服务的情况,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

4、开展活动、提供服务。 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力争覆盖困难群众所需的各种服务。 采取社会工作者带志愿者的活动方式,组织志愿者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和安排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推动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等成立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服务,引导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5、做好记录、建立台帐。 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社区按照民政部《志愿服务记录办法》确定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为表彰激励提供依据。 服务记录要记录在《志愿者证》上,注明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等。 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台帐,把志愿者的服务记录汇总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并做到互联互通,使服务记录能够异地转移和接续。

6、激励嘉许、适度回馈。 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根据民政部确定的认定标准,志愿服务累计达到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和1500小时的志愿者,可依次认定为一至五星级志愿者。 建立志愿者嘉许制度,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褒扬和嘉奖,授予荣誉称号。 建立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志愿者可以利用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适度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同时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优惠或优待。

三、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要把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城乡社区治理,作为文明社区创建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社区的主导作用,加强协调指导和制度设计,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发展。

2、突出思想道德内涵。 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全过程和各方面,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3、吸引居民积极参与。 要立足群众乐于参与、便与参与,精心设计接地气的项目,广泛开展顺民意的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扩大活动的覆盖面,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推动志愿服务活动进社区、进家庭。

社区服务方案模板篇3

社区服务是新的高中课程改革中学生必修的课程,指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在课外时间在社区内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应用所学的知识,参加以服务社区、发展自我、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为目的的各种公益活动。 __高中依据《__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__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1、志愿者公益活动

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所开展的各种为公众谋利益的活动。 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如公园、图书馆)参与管理服务,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参加助残帮困活动等;如与环保、卫生、绿化、美化等有关的公益劳动、各种大型活动的义务工作以及其他志愿者活动等。 公益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2、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可配合社区的需要,组织学生通过制作板报、知识讲座、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开展法制、环保、卫生、科技、拥军拥属活动、城乡文体活动、中小学生假期学习或活动辅导等多方面的宣传活动。 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社区发展的使命感,并激励学生身体力行。

3、帮贫助困

学校鼓励学生自觉而乐意地为社区特殊人群(如:经济困难人口和残疾人等)的生活服务,并在服务中发展爱心和同情心,增强自我的奉献精神。

4、社区民俗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依照民间风俗习惯所开展的活动,使其通过体验社区生活获得文化传统的熏陶,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

三、时间安排及学分认定

学生可在高一或高二期间利用双休日、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共获得2个学分。 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少于5小时,在高二第二学期结束时进行评价,特殊情况可将评价时间延迟至高三第一学期末。

学校根据既定程序和社区提供的有关学生服务的对象、时间、项目、体会以及被服务者的意见等情况汇总认定学分。

四、课程实施与管理

社区服务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一般三人以上,各小组要选出一名组长,小组成员的组成可不限班级。 学生可在一个固定的活动小组完成所有的社区服务活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参加或组织不同的活动小组。 小组服务活动的目标和方案应由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小组参加活动所需要的交通、购买劳动工具等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

社区服务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领导下展开,具体由学校政教处、团总支和年级组负责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区服务活动负责。 社区服务小组可根据需要聘请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区服务活动小组负责。

五、课程的实施程序

1、活动前教育

学校在活动前要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 教育学生预防事故的发生,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律,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展现当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 活动要坚持就近原则,注意活动的主题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 学校也可为学生开列社区服务活动清单,供学生选择。

3、精心规划

学生必须首先联系好将要前去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和安全措施,报告家长、班主任或指导老师。 家长、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要对活动的计划和地点进行分析和考察,并对服务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社区服务活动要在家长、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认可并签字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方可实施。

4、活动实施

学生必须按计划开展活动,接受服务地负责人的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开展情况。 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要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每项服务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填写《__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还应该撰写一些有关活动的经历、收获、感受或体会等内容的文章。

5、总结交流

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 交流的内容为《__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每次活动证明以及一些介绍活动过程和体会的文章等。 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6、学生上交每次社区服务活动的记录卡,学校组织评价考核。

六、课程评价

社区服务课程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参考服务工作的完成情况。 主要从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量、态度、收获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的依据是学生每次活动过程中填写的《__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

学生上交《__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后,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核实,并利用以上的表格进行考评,凡得分超过60分者便可获得2个学分,最后还应送交学校综合实践课程领导小组审核并登记学分。

凡在考评中不合格均要求重修或补修,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监督执行。 学生对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考评持不同意见,可报学校综合实践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审。

社区服务方案模板篇4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依托,加强社区工作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核心问题。 当前,随着我县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社区工作面临的管理体制问题亟待改善。 为切实加强社区的服务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稳定环境,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繁荣昌盛,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宗旨,以强化住宅小区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社区长治久安为核心,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防范措施、化解矛盾纠纷、完善公共服务,确保我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进步,营造和谐、稳定、文明、安全的人居环境。

二、管理体系和职能职责

为保证社会服务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在不打破原有层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原有基础上提档升级,在启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时,动员一切皆可参与的部门和社员共同来完成社区的服务管理工作。

(一)成立镇社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维稳工作的副县级领导担任组长,镇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在镇成立社会服务管理办公室,落实专人2—3名负责社区管理工作(公益性岗位人员),办公室设在镇政府,由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镇分管维稳工作副书记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

主要职责:领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安排部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环境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外来人口管理,落实重点人员的管控措施和收集整理核实社区上报的情报信息等工作。 解决下级管理部门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惠民政策的贯彻执行工作。 并对综治成员单位、社区办公室、网格员、安保人员进行目标考核。

主要责任人:镇党委书记、镇长。

(二)成立社区服务管理站,配备工作人员1-2名,由社区干部兼任。 其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本辖区工作的具体安排部署和网格员的管理指导,负责解决网格内群众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和社情民意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组织“网格员”和各机关单位信息人员开展工作,负责指导“网格员”和机关单位信息人员的开展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各项安保工作。

成立县镇保安公司,主要负责社区各单位和居民居住区保安人员的招录、培训和管理。

主要责任人:两个社区大党委书记、社区主任

(三)网格化建设所划分的17个网格配备网格管理员27名(公益性岗位),“网格员”在社区服务管理站的领导和指导下,负责对各个网格的巡查巡逻工作,外来人员的登记和情报信息的收集上报、群众临时事务的处突工作。

每个社区配备片警2名,共4名干警。 配合网格员开展治安巡逻和治安执法工作。

主要责任人:公安局负责人、网格员

(四)小区管理

1、单位门卫制度。 各单位按照需求,由保安公司派出保安人员,保安人员负责本单位进出人员、车辆的登记、夜间巡逻等工作。 负责向单位报告安全隐患,积极提出整改意见。

各单位主要领导是该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主要责任人,单位信息员配合门卫向本网格人员报告本单位的相关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

主要责任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保安公司。

2、居民居住区。 小区按照单位管理,实现门卫制度;其他居民居住区,划分为17个居民自治小组,选配小组长17名,承担本小组的治安巡逻、社情民意收集上报和外来人员登记等工作,实现居民自治。

主要责任人:社区居委会、保安公司

三、工作目标

通过关注民生、提高服务群众满意度、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及时掌握人口情况、治安情况、维稳情况、生活质量等情况。 帮助协调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带领和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工作,维护本辖区社会政治稳定。

四、工作要求

各综治成员单位、派出所、社区和业务公司要充分认识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社区管理工作作为确保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建设工作来抓,把解决严重影响居民安全的问题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作为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有针对性的制定近期整改措施和长期工作规划,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社区大党委在镇党委领导下,组织领导本辖区各支部,安排部署本网格的社区管理工作;组织党员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科技、法律、医疗卫生、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五、经费保障

为使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整合公益性资金和其他资金,适当提高“网格员”补助标准,配齐社区管理队伍所需的服装和装备等必需品,要做好经费预算,严格把关,确保社区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

六、强化监督考核

1、明确责任。 细化单位部门、民警、网格、小区等不同层面责任主体的职责及任务,尽量优势互补,工作不留空档,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2、狠抓落实。 要强化日常工作和督查。 作为每一个责任主体,要按照方案的要求以及自身的任务,有条不紊地付诸实施。 各网格、小区、街道要通过社区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社区治安管理,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3、强化考评与奖惩。 要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的社区管理工作考核奖惩办法,通过考核奖惩这一有效杠杆,达到改进工作、实现既定目标的任务。

社区服务方案模板篇5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实施,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经学校研究,指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时,应结合学生及当地实际,根据课程原则,科学确定本课程的内容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实施相关的主题活动内容,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达成预期目标。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教研室,组织指定活动方案和阶段性实施计划,协调与家长、社区等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领导活动的具体实施及学生活动的评价、考核、学分认定等工作,确保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主任:鲁__

副主任:王__

成员:张__等各社团指导教师

三、实施目标

我校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主题是“走进生活,服务邹平,面向未来,促进发展”。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服务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工农业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吃苦耐劳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2.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3.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

4.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的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社区的建议和发展服务,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实施原则

1、综合性: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重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强调体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为终身学习,获得生存能力的综合实践能力。

3、活动性:强调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成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强调“开放”,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估的开放。

5、自主性: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

五、活动评价

1、评价原则:一是注重学生参与原则,二是关注学生过程体验原则,三是综合而全面原则,四是激励学生原则。

2、评价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学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3、评价形式:一是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二是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三是对书面材料或考试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四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六、教学内容

社会实践包括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内容包括:国防教育、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校外学工学农劳动、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活动及其他社团实践活动等。 学校积极创设条件,整合校内外资源,协调设立多个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校积极组建各类社团,多种渠道为学生打建开展实践活动的平台。

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根据需要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每组不少于5人。 每学年总数不少于1周,三年不少于3周。 活动后及时记录《__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国防教育、校内自我服务性活动、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等班级统一记录,德育处确认;社团活动、学工学农、社会调查等小组活动,由活动小组记录,相关社团指导教师、家长、社区等签字盖章,德育处确认。 活动记录及时上报,一学年统计一次。

社区服务方案模板

下一篇:公司文员工作总结(公司文员工作总结范文)
上一篇:公司普通员工2021月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