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2022-12-06 16:24:3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8

知识是静态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没有智慧,充其量不过是一本记载着知识的书。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一、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Z+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三、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四、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

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记忆口诀

分离提纯方法口诀

(1)过滤操作口诀

漏斗烧杯玻璃棒,三样仪器不能少。

一贴二低三要靠,滤渣记得要洗涤。

解 释:

1、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 这两句说明了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漏斗、漏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度要与漏斗的角度一样(这样可以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2、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3、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 "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2)蒸发操作口诀

皿架玻棒酒精灯,加热搅拌不放松。

液体少时停加热,熄灯之后余热干。

(3)蒸馏操作口诀

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

碎瓷用来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解 释:

1、隔网加热冷管倾:"冷管"指冷凝管。 意思是说加热蒸馏烧瓶时要隔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2、上缘下缘两相平: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3、热气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说冷却水要由下向上不断流动,与热的蒸气的流动的方向相反。

(4)萃取操作口诀

萃剂溶剂互不溶,溶解程度大不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要分清。

解 释:

1、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萃剂”指萃取剂;“质”指溶质。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的原则是: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2、充分振荡再静置:意思是说在萃取过程中要充分震荡,使萃取充分,然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3、下放上倒要分清:这句的意思是说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从漏斗脚放出,而上层液要从漏斗口倒出。

(5)混合物分离和提纯小结

原则:不增(不引入新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易复原)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

算称量取步骤清,溶解转移再定容。 室温洗涤莫忘记,摇匀标签便告成。

解 释:

1、算称量取步骤清,溶解转移再定容:这两句的意思说明了摩尔溶液配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定容。

2、室温洗涤莫忘记:"室温"的意思是说溶解时往往因溶解的放热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必须冷至室温以后再转移定容。 "洗涤"的意思是指移液后,必须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皆并入容量瓶中,然后再定容。

3、摇匀标签便告成:"摇匀"的意思是说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标签"的意思是说要贴好标签,标明溶液浓度和配制的日期。

离子方程式

书写离子方程式,记住步骤共有四。

物质易溶易电离,离子形式来表示。

气体难溶难电离,表示则以化学式。

微溶反应写离子,生成却写化学式。

写完左右查守恒,原子电荷要看清。

离子共存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硝溶,盐酸除银汞,硫酸不溶有钡铅,碳酸大多都不溶,溶碱只有钾钠和钡氨。

氧化还原反应关键词联想记忆法

升失氧、降得还。

解释: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是氧化剂。

钠与水反应

(1)芙蓉又想红

解释:浮熔游响红

(2)钠浮于水,熔成球。 球儿闪亮,四处游。 有“嘶儿”声,溶液红。

氯气的制取实验

二氧化锰盐酸逢,隔网热瓶氯气生。

盐水硫酸除杂质,吸收通入火碱中。

解 释:

1、二氧化锰盐酸逢,隔网热瓶氯气生。 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是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烧瓶中隔石棉网的方法来制取氯气[联想:"隔网加热杯和瓶"]。

2、盐水硫酸除杂质:"盐水"指饱和食盐水,"杂质"指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这句的意思是说使气体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分别除掉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联想:有时也用水除氯化氢,但水却溶解了一部分氯气,不如用饱和食盐水好。 因为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

3、吸收通入火碱中:的意思是说多余的氯气必须通入火碱溶液中吸收掉(因为氯气有毒)。

氨气的制取实验

消灰铵盐热成氨,装置同氧心坦然。

碱灰干燥下排气,管口需堵一团棉。

解 释:

1、 消灰铵盐热成氨:"消灰"指消石灰。 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常用消石灰和铵盐混合加热的方法来制取氨气。

2、装置同氧心坦然:意思是说该装置与制氧气的装置雷同。

3、碱灰干燥下排气:"碱灰"指碱石灰。 "碱灰干燥"的意思是说实验中干燥氨气时通常使制得的氨气通过碱石灰干燥。 "下排气"的意思是说收集氨气须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因为氨气极易溶入水,且比空气轻)。

联 想:

(1)为能迅速的得到较纯的氨气,必须将导气管伸入试管的底部;

(2)检验氨气是否已经充满试管的方法是:"氨遇酚酞即变红"、"两酸遇氨冒白烟"。

4、管口需堵一团棉:意思是说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需要堵一团棉花[联想:堵棉花的作用是:

(1)防止氨气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2)增大试管中氨气的密度。

硫化氢的制取实验

硫化亚铁稀酸逢,启普器中气体生。

橱中操作上排气,氧化性酸概不用。

解 释:

1、硫化亚铁稀酸逢,启普器中气体生:"稀酸"在此指稀盐酸或稀硫酸。 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常用硫化亚铁(FeS)跟稀盐酸(HCI)或稀硫酸(H2SO4),在启普发生器中发生反应来制取硫化氢(H2S)【联想:"关闭活塞查密性"】。

2、橱中操作上排气:"橱中操作"的意思是说,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联想:因为H2S有剧毒,空气中如果含有微量的H2S,就会使人感到头痛、头晕恶心,吸入较多的H2S,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

3、氧化性酸概不用:"氧化性酸"在此指浓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这句的意思是说一概不用氧化性酸与硫化亚铁反应来制取硫化氢,因为硫化亚铁是强还原剂,易被氧化性酸氧化

H2S+ H2SO4浓=S↓+SO2↑+2H2O,

H2S+ 8HNO3浓=H2SO4+8NO2+4H2O,

3H2S+2HNO3=3S↓+ 2NO↑+4H2O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1、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 2↓+ Na2SO4 (先冒气泡再蓝色沉淀)

2、金属钠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

3、氢氧化钠方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4、金属钠放在空气的氧化:4Na+O2=2Na2O (银白色变暗)

5、金属钠在空气燃烧:2Na+O2=Na2O2 Δ (生成淡黄色粉末)

6、过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7、过氧化钠与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

8、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9、氧化钠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

10、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2Na2O+O2=2Na2O2

11、氯气与铁的反应方程式:2Fe+3Cl2=2FeCl3 点燃 (红棕色的烟)

12、氯气与铜的反应方程式:Cu+Cl2=CuCl2 点燃 (棕黄色的烟)

13、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Cl2+H2=2HCl 点燃 (苍白色火焰,生成白雾)

14、氯气与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2Na+Cl2=2NaCl 点燃 (淡黄色的烟)

15、工业制漂白:

2Cl2+2Ca(OH) 2=CaCl2+Ca(ClO) 2+2H2O (为Ca(OH) 2石灰乳)

16、氯气与水的方程式:Cl2+H2O=HCl+HClO

17、消毒 、处理多余的氯气、制84消毒液:

Cl2+2NaOH=NaClO+NaCl+H2O

18、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

2NaClO+CO2+H2O=2HClO+Na2CO3

NaClO+CO2+H2O=HClO+NaHCO3

19、漂白在空气中变质:Ca(ClO) 2+CO2+H2O=CaCO3↓+2HClO

20、 次氯酸见光分解:2HClO=2HCl+O2↑ 光照

21、氯化铁通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

FeCl3+3H2O=Fe(OH) 3 (胶体)+3HCl Δ

22、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过)=2NaCl+CO2↑+H2O

Na2CO3+HCl(少)=NaHCO3+NaCl

23、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

24、碳酸氢钠与碱反应方程式:

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Ca(OH) 2=2H2O+Na2CO3+CaCO3↓

25、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 Δ

26、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Na2CO3+CO2+H2O=2NaHCO3

27、浑浊石灰水变澄清:CO2+CaCO3+H2O=Ca(HCO3) 2

28、碳酸氢钙受热分解:Ca(HCO3) 2= CO2↑+CaCO3+H2O Δ

29、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

4Fe(OH) 2+O2+2H2O=4Fe(OH) 3(由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再变成红褐色沉淀)

30、保存氯化亚铁溶液:

2FeCl3+Fe=3FeCl2 2Fe3++Fe=3Fe2+

31、制造印刷线路板:

2FeCl3+Cu=2FeCl2+CuCl2 2Fe3++Cu=2Fe2++Cu2+

32、2FeCl2+Cl2=2FeCl3 2Fe2++Cl2=2Fe3++2Cl-

33、Fe2O3+3CO = 2Fe+3CO2 高温

34、Ba2++SO42+=BaSO4↓ Ag++Cl-= AgCl↓

35、Zn+Cu2+= Zn2++Cu Zn+Fe2+= Zn2++Fe

36、溶洞的形成:

CO2+CaCO3+H2O=Ca(HCO3)2

Ca(HCO3)2=CO2↑+CaCO3+H2O Δ

37、NaHCO3+BaCl2 ?不反应 (一般情况下,强酸才能制弱酸)

38、工业上制取水煤气:C+H2O(g)=CO+H2 高温

39、自然界通过放电把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N2+O22NO 放电 (NO无色、难溶于水)

40、工业上制备氨气:N2+3H22NH3 高温、高压、催化剂

41、一氧化氮在常温下被氧化:2NO+O2=2NO2(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42、工业上制取硝酸、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3NO2+H2O=2HNO3+NO

43、氨溶解于水:NH3+H2ONH3·H2O(一水合氨、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44、一水合氨的电离:NH3·H2ONH4++OH-

45、氨与盐酸的反应:NH3+HCl=NH4Cl

46、工业上制备硝酸需要的一氧化氮的方程式:4NH3+5O2=4NO+6H2O 高温 催化剂

4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CO2↑+H2O Δ (密封保存在阴凉处、施肥时埋在土下)

48、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NH3↑+HCl↑ Δ

49、铵态氮肥不能与碱(如草木灰)混合施用:NH4++OH-=NH3↑+H2O Δ

50、实验室制氨气: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Δ(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51、硝酸受热分解:4HNO3=4NO2↑+O2↑+2H2O 受热或见光 (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阴凉处)

52、铜与硝酸的反应:

Cu +4HNO3(浓) =Cu(NO3)2+2NO2↑+2H2O (遇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遇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

53、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4HNO3(浓)+C=CO2↑+4NO2↑+2H2O Δ

54、硫单质铁的反应:Fe+S=FeS Δ

(硫单质的氧化性、S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不溶水、微溶酒精、易溶CS2)

55、硫单质与氧气的反应:S+O2=SO2 点燃

(硫单质的还原性、SO2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56、硫粉遇碱发生歧化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 Δ

57、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S+2KNO3+3C=K2S+3CO2↑+N2↑

58、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2SO2+O22SO3 催化剂 Δ

59、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归中反应:SO2+2H2S=3S↓+2H2O (H2S臭鸡蛋气味)

60、浓硫酸与铜加热发生反应:2H2SO4(浓)+Cu=CuSO4+SO2↑+2H2O Δ

61、浓硫酸与木炭加热发生反应:2H2SO4(浓)+C=2SO2↑+CO2↑+2H2O Δ

62、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Ca(OH)2=CaSO3↓+H2O

63、二氧化硫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64、酸雨的形成:2SO2+O22SO3 粉尘等催化

SO3+H2O=H2SO4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65、海水提镁第一步:Mg+2H+=Mg2++H2↑ (盐酸、稀硫酸)

66、镁与氮气的反应:3Mg+N2=Mg3N2 点燃

67、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2MgO+C 点燃 (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68、海水提溴单质:2Br-+Cl2=Br2+2Cl-

69、半导体硅与氧气的反应:Si+O2=SiO2 Δ(自然界没有游离态的硅)

70、工业上制粗硅:SiO2+2C=Si+2CO↑ 高温 (光导纤维、沙子和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

71、硅与氟气的反应:Si+2F2=SiF4

72、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4HF=SiF4+2H2

73、制作黏合剂:Si+2NaOH+H2O=Na2SiO3+2H2↑

74、玻璃与烧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的水溶液称为水玻璃)

75、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SiO2+CaO=CaSiO3 高温

76、刻蚀玻璃:SiO2+4HF=SiF4↑+2H2O

77、工业制玻璃:

CaCO3+SiO2=CaSiO3+CO2↑ 高温

Na2CO3+SiO2=Na2SiO3+CO2↑ 高温

78、金属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点燃

79、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高温

(铝粉与氧化铁粉的混合物称为铝热剂,用于焊接钢轨)

80、金属铝与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81、金属铝与碱的反应: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四羟基合铝酸钠)

82、实验室制氢氧化铝:AlCl3+3NH3·H2O=Al(OH)3↓+3NH4Cl(白色沉淀)

83、氢氧化铝溶于强酸中:Al(OH)3+3H+=Al3++3H2O

84、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中:

Al(OH)3+OH-=[Al(OH)4]- (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

85、氧化铝溶于强酸:

Al2O3+6H+=2Al3++3H2O (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

86、氧化铝溶于强碱:Al2O3+2OH-+3H2O=2[Al(OH)4]-

87、碱式碳酸铜的制取:2Cu+O2+H2O+CO2=Cu2(OH)2CO3 (绿色)

88、铜与氧气的反应:Cu+O2=2CuO Δ

89、铜与硫粉的反应:2Cu+S=Cu2S Δ

90、4CuO=2Cu2O+O2↑ 高温 (黑色物质变为红色物质)

91、CuSO4·5H2O=CuSO4+5H2O↑ Δ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92、氯化铝与少量的氢氧化钠反应:Al3++3OH-=Al(OH)3↓

93、氯化铝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Al3++4OH-=[Al(OH)4]-

94、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与酸的反应:[Al(OH)4]-+H+=H2O+Al(OH)3↓

95、实验室制取氯气: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Δ (黄绿色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

9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



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下一篇:大学英语六级报名条件方式(大学英语六级口语考试报名条件)
上一篇:英语六级报名指南整理(英语六级什么时候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