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全册(高二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2022-12-06 11:36:4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7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全册,方便大家学习。

高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全册篇1

电场线

1、电场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在电场中画出的一些曲线,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

2、电场线的特征

(1)电场线密的地方场强强,电场线疏的地方场强弱。

(2)静电场的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孤立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电场线止无穷远处点。

(3)电场线不会相交,也不会相切。

(4)电场线是假想的,实际电场中并不存在。

(5)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且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3、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

(1)正、负点电荷的电场中电场线的分布

特点:

①离点电荷越近,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

②e以点电荷为球心作个球面,电场线处处与球面垂直,在此球面上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不同。

(2)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电场线分布

特点:

①沿点电荷的连线,场强先变小后变大。

②e两点电荷连线中垂面(中垂线)上,场强方向均相同,且总与中垂面(中垂线)垂直。

③在中垂面(中垂线)上,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0等距离各点场强相等。

(3)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中电场线分布情况特点:

①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处场强为0。

②两点电荷连线中点附近的电场线非常稀疏,但场强并不为0。

③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到无限远电场线先变密后变疏。

(4)匀强电场

特点:

①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处场强为0。

②两点电荷连线中点附近的电场线非常稀疏,但场强并不为0。

③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到无限远电场线先变密后变疏。

(4)匀强电场

特点:

①匀强电场是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电场,故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平行等距同向的直线。

②e电场线的疏密反映场强大小,电场方向与电场线平行。

高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全册篇2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兢兢业业,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学学期的教学内容是高中物理选修3-23-5,内容多、知识点多,但对这两本书的知识点的要求和高一必修的两本书有较大不同,知识点多但对知识点的应用的要求并不高。 结合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调整了教学方法,重难点突出,有一些要求记忆的规律和公式强调学生掌握,使学生学习效率更高。

2、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

除了布置课本上的作业,也经常布置优化设计上的题给学生做,但是优化设计上的后面都有答案,为减少学生作业抄袭的不良习惯,首先有选择性地布置难度不太大的题目,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对答案,并要求学生独自完成后用红笔改正,对不理解的题目作记号,学生作业交上后,可以看出抄袭的现象减少了很多,这样做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批改时,做到全批全改,并对学生的作业有一定的评价。

3、培优扶差工作

在所教的二个班中各挑选三10个左右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适当时间对他们进行培优,培优的内容是当前所教的内容,但适当加深一点,经常做、讲一些与当前教学内容所相关的高考题,取得较好

效果;辅差方面,通过小测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没过关的同学另找时间对他们进行补缺补漏,再进行检测,直到他们掌握了知识。

4、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一段时期后,要进行教学反思。 我每个班随机找15名学生进行研讨。 让他们总结一下前一段学习中自己最成功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有哪些,老师应该继续提倡哪些,应该避免哪些,你对教学中有哪写建议,有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人也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逐步改进来适应学生。

5、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能力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只靠机械地灌输,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学习作风。 准确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课堂练习和作业中,力求做题规范化。 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逐步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全册篇3

一、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近年来中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实验探究的考查,考查方式、内容呈现多样化且臻于合理、科学。 经分析可知这些探究题能联系基础知识点,不随意拔高,部分题目源于教材,但突出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考查学生设计方案、数据处理、分析论证和科学表达能力,增加了评价功能。 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变通、运用,故探究题也成为了学生的主要失分点之一,所以初三二模复习进行探究题型的专题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探究专题复习时间一般为5课时(时间分配略),本节课为电学专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题常见题型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解决电学探究题的一般思路,通过巩固性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对探究性习题进行训练,学生通过主体参与模式讨论、互动、释疑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学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

通过几道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考探究题的几种常见题型,主要还是围绕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进行命题,归纳一下主要有四种:

(1)对科学问题提出猜想的能力。

(2)考查学生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的能力。

(3)考查学生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分析与论证)。

(4)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四、课型特点

专题复习课,特点是课堂容量大,例题讲解,习题训练交叉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无所不在。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设计优点:可以省出抄题的麻烦,节省时间完成更有意义的事情)。

高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全册篇4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

(2)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3)理解等温变化的P—V图象与P—1/V图象的含义,增强运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

1、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经历探究等温变化规律的全过程,体验控制变量法以及实验中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切身感受物理现象,注重物理表象的形成;用心感悟科学探索的基本思路,形成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掌握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p—V图象的物理意义。

难点: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

3、教具:

塑料管,乒乓球、热水,气球、透明玻璃缸、抽气机,u型管,注射器,压力计。

4、设计思路

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有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生活中也有热胀冷缩的概念,但对于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清楚的。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证精神。 这节课首先通过做简单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气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和压强这几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后与学生一道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要点,接着师生一道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得出实验结论并深入讨论,最后简单应用等温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课题引入

演示实验:变形的乒乓球在热水里恢复原状

乒乓球里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就随着增大,同时体积增大而恢复原状。 由此知道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本章我们研究气体各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气体来说,压强、体积、温度与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高中阶段通常就用压强、体积、温度描述气体的状态,叫做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三个状态参量都不变时,我们就说气体处于某一确定的状态;当一个状态参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其他状态参量发生变化,我们就说气体发生了状态变化。 这一章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

出示课题:第八章气体

师问:同时研究三个及三个以上物理量的关系,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呢?请举例说明。

生:控制变量法

比如要研究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质量和温度不变,再如要研究气体压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质量和体积不变。

师:我们这节课首先研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变化关系。

我们把温度和质量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关系叫做等温变化。

高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全册篇5

A.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知道外力迫使它改变之中状态为止。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

4.惯性的定义: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5.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6.惯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B.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

2.表达式:F=ma

(1)定律的表达式虽写成F=ma,但不能认为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2)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力?当然如果F是某一个力或某一方向的分量,其加速度也是该力单独产生的或者是在某一方向上产生的

3.注意

(1)如果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则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这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如果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这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3)如果合外力不变(恒定),则加速度也不变(恒定),这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如果合外力为零,则加速度也为零,这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

C.牛顿第三定律

1.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1)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具有同种性质

(3)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4)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

高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全册

下一篇:2022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2022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上一篇:高二物理教案课后反思(高二物理试卷分析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