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生物常考核心知识点整理

2022-12-06 05:19:5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5

从小学到初中,初一新生首先面临的就是学习内容的变化。 小学学习科目少,学习任务不太重。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2021年初中生物常考核心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2021年初中生物常考核心知识点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植物的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2、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3、动物体的组成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比植物多系统这个层次)系统由器官构成,器官由组织构成。 人与动物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4、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非生物成分:指阳光、空气、水、土壤等;b生物成分:生产者(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人和动物)、分解者(指细菌、真菌)

6、建立自然保护区(最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如动植物园、水族馆、海洋馆等。

7、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对象:四川卧龙:金丝猴/大熊猫;可可西里:藏羚羊。

8、植物类群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被子”的含义是指果皮。 ②煤是由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的。 ③含叶绿素能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占大气含氧量的70%的是:藻类植物。 含碘,能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藻类植物是:海带和紫菜。 ④一般生长于阴暗潮湿处的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⑤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是:苔藓植物。 海洋赤潮与淡水水华形成的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过度生长。

9、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四大家鱼指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①河蚌:软体动物;②青蛙:两栖动物;③爬行动物的特征是:肺呼吸,变温动物。 ④家鸽:鸟类、恒温动物。 ⑤昆虫的特征: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的开口在腹部;⑥蚯蚓——环节动物,身体由相似体节构成。 距环带较近的一端是前端。

10、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生物的分类体系的七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1、人体所必须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指: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含量占第二的是:蛋白质。 遇碘液变蓝色的是:淀粉。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维生素C。 遇高温凝固的是:蛋白质。 用力挤压能在纸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

三大供能物质: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提供70%能量。 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热价最高。 蛋白质——构成细胞修复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

12、缺维生素C—坏血病缺维生素D或缺钙—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成人)。

营养物质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小肠的小肠绒毛。 小肠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①小肠长②小肠内有皱襞和绒毛(扩大小肠内表面积)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仔细咀嚼米饭有甜味的原因: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 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由肝脏分泌,能乳化脂肪)。

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即生产者)。 如:草→兔→狼

1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14、应用: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人与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样的,都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新疆瓜甜的原因是白天阳光强,光合作用强,有机物合成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分解少。 (北方的苹果)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从上到下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5、肺活量是指:肺的最大换气能力,而不是肺的最大容气量。 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 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16、输血原则:同型血原则。 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不影响健康。 能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别的血型的是:AB型血;能输给任何血型但不能接受别的血型的是:O型血。 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凝集成团,堵塞毛细血管的是:红细胞。

17、生命活动调节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种方式。 ①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③非条件反射(低级反射):生来就会的本能,由脊髓调控,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吮吸反射等;条件反射(高级反射):有大脑皮质控制,如:动物表演,画饼充饥、望而生畏。

胰腺既有外分泌腺,又有内分泌腺(胰岛)①侏儒症: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巨人症: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分泌太多;②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治疗: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18、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受精的场所:输卵管;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儿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排出废物的结构是:胎盘和脐带。

19、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体内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0、花最主要的结构:雄蕊与雌蕊。 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子房发育过程示意图:

蚕豆种子、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21、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如“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如“a”表示例: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的基因组成有两种TT或Tt;表现为隐性性状(如矮茎)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tt。

22、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或最小单位是:基因。 基因是遗传的最小单位,也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一种性状通常由一对基因控制。

23、遗传物质的单位从大到小有: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 1条染色体上有一条DNA分子,一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24、人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2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

26、病原体:指使人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如流感病毒。 传染源:能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如流感患者。

27、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疫苗、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 抗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杀死抗原后,在体内留存,人不会再次得病。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8、健康的三个含义: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一、学习方式

变化: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

应对:转变学习方法,多思考、多总结

在小学阶段,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写作业,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一般在考试时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且大家的成绩也不会差很多。 可进入初一后,随着科目的增多、知识的深入,很多学生发现,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了。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而到了初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并要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 如果初一新生仍然按小学阶段的思维方法去学习和思考,自然就会变得很吃力。 一些原来很优秀的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一落千丈就是这个原因。

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学习方法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不断地自我摸索和总结。 建议初一新生从现在开始,可以多关注这方面的内容,适当转变学习方法,遇到自己不清楚、弄不明白的问题,多思考、多总结,慢慢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内容

变化:科目增多,难度加大

应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学到初中,初一新生首先面临的就是学习内容的变化。 小学学习科目少,学习任务不太重。 进入中学后,课程增多,学习任务加重。 语文、数学、政治、外语、历史、地理、生物,一下子增加了好几门,而且难度增大。 学科内容的普通常识性越来越少,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却越来越强,因此刚进中学的学生,既感到新鲜又感到不适应。

要想顺利应对这些变化,建议家长不妨从现在做起,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听课、课后复习等,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 另外,还要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与知识学科相关联的书籍,这对初中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学习心态

变化: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应对:正确看待成绩与排名

对于一心憧憬初中生活的学生来说,进入初中后,还要面临的一个重头问题就是心态问题。 小学阶段,很多孩子不用很努力,数学、英语都能考个八十分,进入初中后,随着科目的增多、知识难度的深入,再加上对初中生活的不适应,大部分孩子的成绩不再像原来那么优秀。 尤其是一些原本成绩特别好的学生,进入初中,尤其是一些重点初中后,优秀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更容易产生落差心理。 个别学生还会产生自卑心理,学习起来没有信心。

对于这部分初一新生,他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摆正心态,正确地看待成绩与排名,“学习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无论过去多么优秀都是以前的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踏实地投入新的学习,新的生活,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绩。 ”

此外,也提醒家长,当孩子的成绩出现波动时,家长一定要适时地给以鼓励和帮助。 不要总是拿过去的成绩和现在比较,动不动就批评打击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2021年初中生物常考核心知识点

下一篇:健康的生活2021年初中生物知识点
上一篇:2021年中考生物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