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特色节日古尔邦节是怎样的(回族节日古尔邦节图片)

2022-12-06 05:02:2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0

  古尔邦节也是回族的重大节日之一,古尔邦节的由来是什么呢?古尔邦节的习俗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回族的特色节日古尔邦节是怎样的吧!

  回族的特色节日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又名宰牲节,是阿拉伯语中“献祭或献牲”的意译,在汉语中古尔邦节又被称为忠孝节。

  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 古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传说。

  易卜拉欣对于安拉尊重且无比忠诚,他常以大量牛、羊、骆驼作为牺牲献礼,人们对他这种无私的虔诚行为大惑不解。 面对大家的疑惑,易卜拉欣当众郑重表示:倘若安拉降示命令,即使是用爱子伊斯玛仪做牺牲,他也决不痛惜。

  安拉知道了这事之后,为了考验易卜拉欣的忠诚,几次在梦境中默示他履行诺言。 于是易卜拉欣先向爱子伊斯玛仪说明原委,并决意带他去麦加城米纳山谷,准备牺牲爱子以示对安拉忠诚。

  前往山谷的途中,恶魔易卜劣厮几次出现,他不断地教唆伊斯玛仪抗命和逃走,而同样对主忠心的伊斯玛仪坚决地拒绝了魔鬼的诱惑,他愤怒地抓起石块击向恶魔,然后顺从地躺在地上,遵从主命和其父的善举。

  正当易卜拉欣举起刀准备砍向爱子时,天使吉卜利勒奉安拉之命降临,送来一只黑头羊以代替牺牲。 安拉并默示:“易卜拉欣啊!你确已证实那个梦了。 ’、我必定要这样报酬行善的人们。 这确是明显的考验。 ”(《》37:104~106)。 为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真主,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一传统,列为朝觐功课礼仪之一。

  介绍

  古尔邦节(拉丁文 Eid Adha),又称 宰牲节,尔德节。 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

  古尔邦节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 “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 “尔德”是节日的意思。 “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 牺牲节”或“宰牲节”。 也译作“ 库尔班”。

  2015年中国古尔邦节为公历9月24日, 联合国公布的日期为9月23日。

  习俗

  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 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穆斯林向西鞠躬、叩拜。 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 聚礼中,大家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瓦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撒拉姆”问好。

  会礼结束后,举行的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宰牛、羊、骆驼献牲。 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每人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 宰牲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牲灵。 所宰的肉一般分为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馈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宰牲典礼完成后,家家户户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 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 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 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 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

  穆斯林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地互有异同。 有些地方除了参加聚礼和访亲问友外,还组织各种文娱体育活动。 新疆地区的回民在古尔邦节无论男女都喜欢组织各种游艺活动,欢天喜地,格外热闹。 新疆农村一般还举行叼羊、对唱等活动,对唱时,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特别爱唱《花儿与少年》等民歌。 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也唱“花儿”。

  各地伊斯兰教协会在古尔邦节都要举行招待会,邀请穆斯林知名人士、阿訇等人参加。 中国政府还明文规定,古尔邦节给穆斯林放假一天,予以特殊照顾。 政府的各级领导人还和穆斯林群众一起参加节日庆祝活动,畅叙情谊,祝贺穆斯林节日幸福、快乐,增进民族团结,给穆斯林的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意义。

  羊肉煮好了。 客厅的地毯上早已摆好了各色各样的食品,主人们和亲友一边喝茶,一边吃着馓子和蜜枣,耐心地等着羊肉上桌。 维吾尔人的屋子里温暖如春,铁炉子的热气裹着煮羊肉的香味飘散在屋子的每一个角落。

  在等待的闲暇里,主人拿出热瓦甫、手鼓和卡龙琴,即兴演奏古典音乐——木卡姆,唱维吾尔族传统歌曲。 维吾尔人生来就是舞蹈家,个个都是歌唱家,浑厚的歌声带着浓郁的风情缭绕在小巷上空,引得鸽子敛起翅膀屋顶踱步,倾听优美的歌声。

  女人们也是闲不住的,她们会邀上三两女伴,一起走过古老的街巷去走亲访友,一起谈论往事、丈夫和孩子。

回族的特色节日古尔邦节是怎样的

下一篇:蒙古族的祭敖包的传说和习俗是什么
上一篇:保安族的特色节日哈其麦节是怎样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