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2022-12-06 03:01:5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9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年,同学们需要掌握好所学的地理知识点。 那么,在下册的地理课本中,有哪些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掌握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中国的民族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 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广西的壮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的泼水节;中华民族的端午节。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②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 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③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领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个纬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中国的河流

  1、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 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 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以上是外流河的共性,外流河在干湿状况、降水、有无结冰情况、植被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a干湿状况,说明河流流量大。 如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水量大;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水量不大。

  b分析降水季节分配情况,说明河流的汛期。 如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雨季长,汛期长。 例如珠江流域雨带最早到达,最后离开,汛期为4-9月,长达6个月;以北地区降水集中在8-9月,汛期短。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东北的河流因春季集雪融化,形成春汛。

  c、分析冬季气温情况,说明河流有无结冰现象。 在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上,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都有结冰现象,而且越往北,冰期越长。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河流无冰期。

  d、分析植被状况,说明河流的含沙量情况。 湿润地区植被好,河流含沙量少;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植被不好,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大,特别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更严重,河水的含沙量最大。

  3、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 内流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冰雪大量融化,成为丰水期,冬季有河流出现断流。 所以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

  4、我国的湖泊分布不均,分为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两大湖区,其中青海湖上我国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咸水湖泊,鄱阳湖是最大的谈水湖泊。 洞庭湖17世纪中期号称“八百里洞庭”,居中国第一大湖,以后因大量泥沙入湖,围湖造田,是湖泊迅速淤塞萎缩,现退居第二大淡水湖。

下一篇:初三毕业学生感恩主题1000字发言稿精选五篇
上一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电子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