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立储的新办法是什么

2022-12-06 02:49:4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4

  自古以来皇位的争斗一直是最残酷的,杀兄弟、弑父、耍阴谋的事情数不胜数。 于是雍正就想到一个立储的新办法。 那么雍正立储的新办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雍正立储的新办法

  因为有感于争储斗争的残酷,雍正即位后首先做的事,便是想出一个立储的新法子。 一天,他召集总理五大臣及满汉文武官员去乾清宫商议hx事。 他坐在龙椅上,对众大臣说:"父皇在世时,曾立二阿哥为太子,后来废而又立,立而又废。 父皇晚年,常为此闷闷不乐。 朕想到,立储乃国家大计,不立不好,明立又不好,你们有何妙策?"大臣们面面相觑,半晌,齐声奏道:"臣等愚昧,凭圣上意愿定夺便是!"雍正帝又说道:"朕以为,立皇太子与一般政事不同。 一般政治须劳大臣们一起商量而定,立太子的事,做君王的理应独断专行。 譬如朕目下有好几个皇子,倘让众大臣议定,则众口必不一致,让朕难以定夺。 何况,明立太子,免不了兄弟争夺,惹出祸端,因此朕再三筹划,想出了一个变通法子,朕私下拟定皇储为谁,写在诏书上,密封收进匣内。 "说到这里,雍正帝把头向上一抬,手朝上面一指,说,"匣子就安放在这块'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 你们说这样可好?"大臣们一听,异口同声回答道:"皇上思虑如此周详,臣下岂有异议?"当下,雍正帝便命众大臣退出殿去,只留下总理事务大臣在内,他亲手密书皇太子的名字,封藏在匣内,又命侍卫攀缘木梯而上,把这锦匣安放在匾额后面。 从此以后,代代清帝都照雍正的做法,把皇太子名字藏在"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于是清帝传位才避免了宫廷内乱。

  人物简介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 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雍正立储的新办法是什么

下一篇:清代的乞丐是怎样的
上一篇: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中国古代的哪个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哪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