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为什么先后两次离开梁山

2022-12-06 01:44:0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6

  出征方腊时梁山群豪已有5位好汉离开了梁山集团。 而第一个脱离梁山队伍的人却是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事实上,这已经是公孙胜第二次脱离梁山集团了。 那么公孙胜为什么先后两次离开梁山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公孙胜先后两次脱离梁山的理由,希望能帮到你。

  公孙胜人物简介

  公孙胜,道号“一清先生”,是梁山好汉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 他身高八尺,道貌堂堂,长着八字眉、杏子眼、四方口、落腮胡,身穿短袍,背着古铜剑,脚穿麻鞋。 蓟州人氏,自幼在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大家都呼他为公孙胜大郎。 他道法高深,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他做“入云龙”。 他在忠义堂上稳坐第四把交椅,与吴用同为掌管机密的军师,属于梁山领导层的核心成员。 要说水浒中谁最让人崇拜,那绝对是公孙胜。 林冲就曾夸赞他“公孙先生名闻江湖,善能用兵,有鬼神不测之机,呼风唤雨之法,谁能及也”。 就水浒来看,除了他的师傅罗真人之外,我们公孙胜先生那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笑傲江湖,未逢敌手,典型的英雄寂寞。 其法力,不可揣度,不能以武力丈量之。

  公孙胜先后两次脱离梁山的理由

  公孙胜先后两次脱离梁山,理由无非两个:“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其孝心自是无可非议,也毋庸置疑。 然而,细究公孙胜的行为,实难遽下此等结论。 只能说,这是他的两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对此,宋江、吴用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俩都非常聪明地没有戳破这层窗户纸,特别是宋江,更是配合着上演了两出伤感动人的离别戏码,其演技炉火纯青,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大奖当之无愧!

  从书中他的一系列行为来看,此人淡泊名利权势,视功名如粪土;最爱修道求真,直抵真如。

  因此,他虽然地位很高,却很少直接参与内政管理;如其所说,“觑得十万贯如同等闲”,分别的时候,对于金银,也“推却不受”。 按理说,这样的人不求名,不求利,凭借着他的一身法术,完全可以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悠游林泉,何等快哉!可是,理论上应当“出世”的公孙胜却“入世”了,为的不是己身荣辱,而是见世间不平怒而欲铲之。

  他久闻晁盖“疏财仗义”声名,特来投奔。 其目的不外乎辅佐之建一番事业,劫富济贫,为世间百姓求取几许正气,解万民于倒悬。 本应独善其身的公孙真人,却无法漠视世间百姓的疾苦,由此可见当时朝政腐败之深、吏治混乱之状。

  然而,公孙胜的美好愿望终究是落了空。 晁盖是胸无大志之人,安于梁山现状而不思进取,更无以天下百姓疾苦安危为己任的情怀。 失望之下,公孙胜已萌退意,不时于晁盖等人面前散布思亲言论。 待得宋江上了梁山,眼见梁山权力结构即将生变,无意趟这浑水的公孙胜即以看视老母恩师为借口,离开了梁山。

  离开之时,晁盖有约:“百日之外,专望鹤驾降临,切不可爽约。 ”感于义气深重的公孙胜许诺:“小道只去省视一遭,便来再得聚义。 ”但是,这一去何止三五个月。 事实上,公孙胜食言了,没有依约而归。

  究其原因,恐怕是在宋江初上山之时他就已经看出了宋江的野心,看出宋江与自己的理想的分歧,于是借探母之机返回二仙山跟随罗真人继续深造。 之后,晁盖死于攻打曾头市,梁山权力易主,这更让公孙胜寒了心。

  当然,选择此时离开,有两种可能,一是公孙胜和师傅罗真人设计好的,利用自己的神力安排好了退路;二是罗真人甚至连公孙胜本人都预测到了征方腊的结局,于是干脆选择置身事外。

下一篇: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