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2地理知识总结(中亚高中地理知识总结)

2022-12-06 00:32:1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3

  高中地理学科所要掌握的知识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广,因此很多高中生就比较惧怕记忆地理知识点。 其实,我们可以把知识点进行总结,那么必修二地理课本中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总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高中必修2地理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中必修2地理知识: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下列农业类型单位产值的排序:

  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4、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高中必修2地理知识:城市化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人口转化-增加就业机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2)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3)推动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4)推进科技进步——大城市是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促进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

  (5)改变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渗透,全方位影响农村,利于城市与乡村间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

  (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为了使城市发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

  高中必修2地理知识:世界城市化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早(英国1851年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农村);城市化水平高(70年代达到70%以上);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首先出现在英国)。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出现两类城市化特征:

  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远超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又称"虚假城市化',多出现在拉美和非洲;

  滞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多出现于亚洲一些国家:印度、印尼。

  3、我国城市化四个阶段:1949-1957上升阶段;1958-1965下降阶段"上山下乡"带来的"逆城市化";1966-1976停滞阶段"";1977年后回升发展阶段。

  4、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它出现在城市化中期的加速阶段。

  逆城市化是由于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部分城市居民向周边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城镇迁移的现象,结果造成中心区的衰落。 它是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


下一篇:血流漂杵【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成语故事
上一篇:左提右挈【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