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更能挖掘孩子潜力

2022-12-05 23:46:5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0

  从孩子出生后,如何养育孩子一直是父母需要学习的一个问题,不是给吃给穿就是养育孩子了,那么该如何教育孩子呢?下面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挖掘孩子的潜力,不是靠早教机构

  什么是自然养育,它有什么好处?重自然就是指遵循孩子们先天遗传带来的生长发育模式。 她强调,家长切忌拔苗助长,要创造合适的养育环境,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们把遗传所带来的“禀赋”充分发展成孩子的各项生活、学习、社交等的能力和积极的心态,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早期教育。

  而在养育过程中,怎样挖掘孩子的潜力,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朱宗涵教授认为,这不是靠早教机构的开发课程,而是靠父母们创造的养育环境。 他表示,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轨迹都是有一定规律和模式的,早期的营养和养育环境、养育行为、养育过程在遵循每个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和模式基础上使得孩子能获得充分的能力发展,这是促进每个儿童发育潜力的根本。 每位家长都需要做好喂养护理、家庭生活、玩耍体验这3件事。 而目前常见的一些所谓“早教班”、“兴趣班”反而有拔苗助长的嫌疑,破坏孩子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

  孩子不爱吃饭,那就带他去亲近自然

  “孩子坐电梯才吃饭,怕孩子长不高会一直补钙,孩子吃饭不多但每天要喝八瓶奶。 ” 这是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陈津津,在临床上遇到的常见问题。 陈津津教授表示,孩子的营养状态,能反映出一个家庭的养育方式、喂养理念和对营养知识的认知程度。

  孩子一天喝八瓶奶,吃饭要在电梯里等这些不当的行为,是在孩子和家长喂养互动中形成的。 对于偏食和挑食的孩子,这不只是味蕾的问题,还有对食物本身认识的问题。 陈津津教授指出,在临床工作中,鼓励多带挑食、偏食的孩子去自然环境中认识植物,避免实物教育的缺失。 此外,在进食中,积极的喂养态度也很重要。 如果家长在餐桌上,谈论某种菜不好,这会传递给孩子一个不好吃的信号。 所以,在进食中,应该多和孩子谈论食物的好处,这样孩子对食物的认识也就会有改变。

  对于微量营养素补充的问题。 李廷玉教授则建议家长不要太去计较,只要按照婴幼儿膳食宝塔建议给孩子进行营养搭配,则不需要额外补充钙、DHA等其它微量元素。 但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关注孩子是否缺铁元素,尤其在婴儿6个月以后,应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测。

  远离电子屏幕,运动能让孩子更聪明

  很多研究表明,孩子运动得好、运动得多,学业成绩会很高。 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关宏岩教授在论坛上,呼吁家长要多带孩子去自然环境中运动,远离电子屏幕。 关宏岩教授表示,运动最大的好处是锻炼大脑。 此外,孩子在运动中专注力会增强,自控能力也会提高。

  那孩子应该怎么动?关宏岩教授指出,婴儿在会走以前,父母应每天安排一个时间,让孩子在地板上多爬,给他创造一个主动运动的机会。 每天进行半小时的运动,这对孩子后期动作和能力的发育都会有所促进。 对于幼儿期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将运动和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 而这个时候,家长要考虑的不只是让孩子动,还要动的有质量。 建议每天的运动要达到3小时以上,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要达到60分钟。 怎样判断孩子动的有质量?当孩子在运动的时候,小脸变红、微微出汗,就说明达到了运动强度。

  另外,对于现在的“电子保姆”现象,关宏岩教授强调,2岁以下的孩子,要坚决杜绝屏幕出现,不能玩手机看电视。 而2岁以上的孩子,每天看屏幕的时间要控制在1小时内,而且越少越好,这也能有效防止近视的出现。

孩子潜力

下一篇: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的励志启示
上一篇:人教版2019年西安出版社寒假作业假期快乐练三年级语文荣桓教育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