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优质精选5篇

2022-12-05 19:15:4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8

安妮在日记中说过“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 这就是《安妮日记》。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参阅。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1

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因自身信仰犹太教的排他性,智商高超的优越感,被---视为异教徒,在长达二千年的人类历史中受到---的长期仇视,迫害,屠杀!经历了二次亡国。 也正因为犹太人独特,聪慧,坚持信仰,在流亡二千年后仍未消亡,终于成功复国以色列,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民族!

安妮。 弗兰克,是一名犹太少女。 生于1920---年德国的法兰克福。 1942年安妮13岁,当时欧洲的情景是德国纳粹为转移国内矛盾及经济萧条,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把犹太人当作替罪羊,疯狂迫害,进行种族屠杀。

13岁时安妮收到了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 安妮就开始写日记。 1942年7月,安妮一家为了躲过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躲进一间密室。 在那里度过了25个月的密室生活。

安妮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她本来应该过着快乐的生活,可就因为她是一名犹太人,所以她受到了德国纳粹的种族迫害。 在密室里,安妮不知道与妈妈吵了多少次架,不知道受了多少困苦。 这一切,只因为安妮是一名犹太人!

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在密室里生活的25个月。 在密室里生活的25个月,他们白天什么都不能做,只能静静地坐着,就连上厕所都要在特定的时间。 可就算这样,安妮还是乐观的去面对未来。 在狭小的空间里,每天面对未知的恐惧,密室里的8个人对恐惧表示出不同的反应,这是一种真实的表现。

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告密而被德国党卫军查抄,1945年3月安妮与姐姐一起因伤寒死于贝尔根。 贝尔森集中营,距离她16岁生日还差三个月。

安妮在日记里说,我感到孤单,却从不绝望!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从13岁到15岁,几乎每一篇日记,写的不是战争带给她的伤害,而是她对待战争的乐观。

正是有这么坚强的人,一个民族才不会消亡!正是安妮的控诉,战争是悲剧,是灾难,它摧毁着生活中的美好!全人类要反对战争,坚决不让愚蠢的灾难再次发生,珍惜美好的生活。

《安妮日记》是安妮·弗兰克写的,讲的是安妮的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为了躲避德国警察的追捕,躲进了父亲的办公室,于是他们开始了两年之久的“密室”生活。 后来,凡·达思一家和杜塞尔也搬了进来。

而中间让我欣慰的是,当安妮的爸爸妈妈在唉声叹气时,安妮却一笑而过。 因为她很乐观,之所以乐观,才会一笑而过。 当时他们的生活十分受限制:走路不能发出声音、不能出还要早睡晚起……但是安妮却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件事。

由此可见,乐观对人生是多么重要。 如果安妮不乐观,她就会像其他家人一样被笼罩在悲伤之网下。 所以我喜欢安妮,因为我有时很悲观地看待事情,悲观和乐观像两面镜子,一面能照出事物的美好,另一面却只能照出事物的缺点。 在生活中,我们去看待一件事情,何不想着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就比如文中的安妮,她虽然听到家人在埋怨眼瞎的生活,但是,她却不把这当回事儿。 我仿佛听见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中大声地呐喊。

所以,我们一定要像文中的安妮乐观地看到事情,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成功地做更多的事情,不会陷入失望的沼泽。 正如佚名所说的“你的负面情绪,并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你没有乐观地看待世界。 ”

点评:你的作文一向没有令我失望,这次写得也很好,尤其是联系自身的部分,感觉写得很真切,把乐观与悲观比作两面镜子,更为生动传神地表达了自身观点,做到了议论、叙述、抒情三合一。 唯一要注意的是,本文有多次用词重复、啰嗦的地方,可以尝试换不同的表达,尽量做到精简。 很欣慰有你这样写字儿好,爱读书,又认真写作的孩子,新的一年继续加油呀!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2

她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儿,上课的时候喜欢和别的同学叽叽喳喳;她是个充满想象力的女孩 儿,以后的梦想是当一个记者;她是好学的,尤其喜欢研究古代贵族家谱和读书。

就这样的一个她,与我们普通的女孩子没有区别的她,引起了我的思绪。

老师给我们上了一篇课文,有关纳粹二战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我无法想象,一个笑容 明艳的美丽的 小姑娘会和这样残暴的集中营有任何关系。 她是安妮 弗兰克,一 个多话不安分的小女孩,她在“后屋”藏了 好几年不见天日,直到纳粹发现了她。

我翻阅她的日记,发现她的日记截止到了1944年8月1日,而1944年8月4日,她了起 来。 她的文字是那么充满了希翼和渴望,我不敢想象她被送入集中营后发生了什么,她的脸 是那么可爱天真,让人忍不住去想,怎么可以?纳粹怎么下得了手?

一张图片一直在我脑中闪烁,那是一张犹太人临邢前的照片,被贴在奥斯维辛的长廊 上。 照片上的人无不目光呆滞,嘴巴紧抿着,好像都想说些什么。 我不由自主地在其中搜寻 安妮的身影,一方面我希望找到安妮的

身影,另一方面,我又非常不想找到她,我不相信她真的被关在了这种地方。 我心里祈祷着 不要找到她。 可是,除了这张照片上的人,还有400万人死于这个集中营,死去的人太多了, 安妮的母亲,姐姐玛戈,范丹一家,杜瑟尔医生……我忍不住来回想着,这太残忍 了!我有点受不了了,纳粹的行为令人发指,是平常人不敢想的。

有很多像安妮 一样的女孩儿,她们聪明乖巧,勇敢无畏地追求梦想。 可是在集中营她们 受到了什么样的折磨呢?怎样的死去呢?没有人知道,只有安妮把自己的一切记录了下来。 我们应该感激安妮,如果没有她,她在后屋的日子,对纳粹的控诉,就不可能被记录下来。

荷兰人特意在安妮住的后屋设置了一个旅游景点,去的人络绎不绝。 我可以想象窗中一 双明亮的眸子,那是安妮在向外面张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安妮。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3

我们亲爱的 安妮小姐如果能够活到战争结束的话,我敢打赌世界上肯定又会出现一位优秀的 女性作家或是记者。 可惜,上帝太过喜爱他的这位聪慧而美丽的“选民”了,在安妮15岁时 就将她带去了天堂。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一个少女的内心竟然是如此得丰富多彩。 在书的前半部分中, 描绘了一个真实的青春期少女和她家人的关系:她与母亲关系交恶,更深爱她的父亲。 甚至 ,在书中称呼父亲为“甜心”。 这完全符合同样生为犹太人的弗洛伊德先生所提出的“俄狄 浦斯”情节。 而后半部分则主要是在讨论宗教、艺术、哲学、人类的本性这样深刻的主题。 这使我十分震惊,这真的是出自一个少女的手笔吗?怪不得曾经有学者质疑这部书是由成年 人润色过的。 但从整部书的连贯性来看,应该是完全出自安妮本人之手无疑的。 后来的笔迹 鉴定专家也证明了这一点。 以我的理解是,在极端恶劣的状态下,一个人的内心会疾速成长 。

我们迷人的安妮小姐,在14岁时就开始广泛阅读严肃文学类、艺术类、哲学类、历史类等书 籍了。 这点让在下十分羞愧,想想我14岁时还沉浸在低劣的漫画中无法自拔。 而且,通过她 的介绍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和她一起躲在密室的另外7个犹太人,无论是年长的还是 年幼的,无一例外的都对阅读很痴迷。 即使是在那种恶劣的、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也无法改 变这一点。

犹太人经常自豪地宣称他们是“上帝的选民”。 其他民族的人们虽然很不服气,但也不得不 佩服犹太人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有的人把这种情况归结为犹太人智商高超,由于在下 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不好妄下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读书地热爱,是他们取得那 些伟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的安妮小姐正是由于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才能写出闻名 世界的《安妮日记》来。

珍爱生命,拒绝战争。 希望安妮的悲剧不要再次上演了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4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作《安妮日记》。 我一听书名,就觉得这本书一 定没意思,于是我就搁在一旁不管它了。 可事实上这本书不是我想的那样。

一天下午,我觉得很无聊,想看会儿书。 我来到书橱旁,用眼睛一扫,发现了我前几天 搁在一旁的书——《安妮日记》。 我即兴翻了几页,觉得这本书还不错;我又翻了几页,我 便后悔当时我没先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很吸引人;我又翻了几页,那时的我已经放不下这 本书了,我被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书名中的“安妮”,不过她的全名叫安妮·弗莱克,她是一个犹太女 孩。 《安妮日记》这本书重要讲:安妮在13岁时,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 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月之久。 因为那时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就大量的追杀犹太人,因为 他认为犹太民族是个极为劣等的民族。 在逃亡的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窄的 空间里自己的成长。 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 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但是最后,在那密室里生活的8个人都走了,最后 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生还。 这本书让人们全新认识了战争,让我十分震撼。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完后,我心里想:战争真是太恐怖了!为什么要有战争? 难道各国之间就不能和平相处吗?同时,我也对安妮的命运而惋惜。 我有一个问题:如果安 妮活下去了,她长大后会是什么职业?著名的作家?著名的文学家?著名的科学家?不过, 她已经去另一个世界了,但愿她在那会很幸福。

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安妮·弗兰克,特地出了《安妮日记》这本书,特地 拍了关于安妮·弗莱克的电影,特地造建了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馆。

这本书不仅让我爱不释手,还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5

当我爬在巍峨的黄山上,当我漫步在东方明珠塔之上,当我走在人民用血汗筑就的长城之上••••••每一次,这么多的“每一次”都让我有千言万语想高声呐喊出来,那便是让我最自豪的话语:“我有一个美丽的梦,美丽的-------中国梦!”这是发自内心的呐喊,这是发自内心的激情••••••

对于小时的我来说,美丽的梦想似乎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记得有一次,我在作画,一群女生突然走到我身边,冷嘲讥讽道:“咦?这是什么玩意儿?”“秋千”“什么,我看这是砖块吧!”说着她们都仰头大笑,还说我不是画画的料。 我立刻红着脸,低下了头,我感觉我的心都碎了,这是我的梦想,却这样被侮辱。 于是,我放弃了。 因此在那时候,我眼中的梦想就像一个漂亮而又透明的泡泡,在广阔的太空中飘来飘去。 可正当停留在自己眼前的那一刻,正想用手去触碰的它的那一刻,美丽的泡泡就这样------破了。 因此,我从不相信梦想的存在。 直至有一次品读完《安妮日记》,这才让我感受到梦想的伟大。

安妮生活在“秘密小屋”25个月。 在漫长的日子里,唯有13岁的安妮用她富有生活气息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让她记录下小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 真的很难想象,当犹太人们因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感到痛苦时,安妮却仍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将这一切化为了自己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安妮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 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就是这样的一段话,却让我感慨万千。 安妮把写作当成心灵的支柱,即使常为这样的生活而沮丧,但从没有绝望过。 她乐观地认为这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 我在想,她在这样残酷的战争中都能够坚持梦想,为理想努力、奋斗。 那对于身在和平与宁静中的我们来说,为何不像她一样,勇敢而又坚定地放飞梦想、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成为一位像安妮一样能够追求理想的人,能够放手去追逐一切的人,能够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下一篇:百日草种子怎么种?(百日草种子的种植方法)
上一篇:项链读后感优质文章(冰项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