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吴国武将有那些?(三国吴国武将排名)

2022-12-05 17:15:2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5

吕蒙

(178—219)三国吴国名将。 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 从孙权转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 后随周瑜等大破曹操于赤壁。 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英博。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 旋病逝。

黄盖

三国吴国将领。 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

初为郡吏,举孝廉。 后从孙坚起兵,为别部司马。 继从孙策、孙权征战。 为安抚山越,曾相继任九县令长,杀不法官吏,所在平定,迁丹阳都尉。 他善于驭众,爱护士卒。 赤壁一战,建议火攻,并领满载薪草、灌有膏油的船只数十艘诈降,乘机因风纵火,大破曹军,以功任武陵中郎将。

后为郡守,征“武陵蛮”。 官至偏将军,病卒。

程普

三国吴国将领。 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 初为州郡吏,从孙坚征伐,镇压黄巾军,破董卓。 后助孙策经营江南,官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 策死,与张昭等共辅孙权。 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周瑜为左右督,大破曹操于赤壁(在今湖北蒲圻西北)。

官至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甘宁

三国吴国将领。 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 初依附刘表,后归孙权。 曾从周瑜破曹操,又从吕蒙拒关羽,以功拜西陵太守、折冲江军。 后曹操进攻濡须(在今安徽),他为前都督,率兵百余夜袭曹营,使魏军大惊。 建安二十年(215年),从孙权攻合肥,奋勇死战,为孙权所重。

张昭

(156—236)三国吴大臣。 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初从孙权兄策,任长史、抚军中郎将。 策死,与周瑜共辅孙权,赤壁战前,主降曹,为权所不满。 官至辅吴将军。 著作今佚。

顾雍

(168—243)三国吴国大臣。 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出身江南士族。 初为合肥长。 孙权领会稽太守,以他为丞,行郡守事。 孙权为吴王,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 黄武四年(225年)为丞相,平尚书事,在吴国执政达19年。 选用文武将吏能随才授任,以正直见重于孙权。

诸葛瑾

(174—241)三国吴大臣。

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诸葛亮兄。 东汉末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后从征关羽,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军公安(今属湖北)。 复迁左将军,封宛陵候。 为孙权所重,每大事咨访。 权称帝后,官至大将军。

诸葛恪

(203—253)三国吴大臣。

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瑾长子。 少知名,才捷善辩。 嘉禾三年(234年)任抗越将军,丹阳太守。 率兵攻降山越,以其民充兵。 陆逊卒,迁大将军,驻武昌,代逊领荆州事。 不久孙权死,辅立孙皓。 专国政。 他力主伐魏,建兴二年(253年),率兵20万众攻新城,以士卒伤病,不得已退兵。

然为民所怨,不久被皇族孙峻所杀。

陆逊

(183—245)三国吴名将。 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出身世家大族。 孙权侄婿。 精于谋略,曾与吕蒙定袭取关羽之计。 黄武元年(222年),刘备率军数十万伐吴,锐不可挡,他领兵抗击,在兵力悬殊情况下,坚守七八月不战,待蜀军疲惫,实行火攻,取得彝陵之战的胜利。

吴黄武七年(228年),破魏扬州牧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怀宁、桐城间)。 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 后佐太子孙登镇守武昌,官至丞相。

陆抗

(226—274)三国吴国名将。 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陆逊子。 年20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5000人。

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 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 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 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东黄城集)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最强的应该是太史慈。

下一篇:三国战纪风云再起怎么拿剑怎么走(三国战纪风云再起诸葛亮4剑)
上一篇:关公的故事简单介绍(关公的故事简单介绍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