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022-12-05 07:33:5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5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的精典语录,体现了他的处世哲学和做人的原则。 因为说出这话他并不是自我膨胀,他当时还没发达,甚至还是个性命难保的逃犯。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而逃亡,这让董卓十分恼怒。 遂下令在各地遍行文书,将曹操的画像在各关口张贴,并推出高额悬赏,捉拿曹操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当时曹操处境十分危险。

果然他逃出不久就在途经中牟县时,为守关军士所获,交到了县令手中。 或许曹操命不该绝,该县令名叫陈宫,是个正义之士。 他对董卓祸害汉室早有不满,只是报国无门。 他对曹操刺杀董卓之举十分赞赏,并毫不犹豫地跟随曹操一起逃亡。

两人在逃亡中途经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就往去借住一宿。 吕伯奢为招待他们往外村去沽酒,曹操多疑,怕他去告官,所以特别留心。 忽听外面有人磨刀并且小声说:"绑起来杀掉,如何?"就马上叫起陈宫,两人持刀杀掉吕伯奢全家。 直到后院才见到一头猪被绑在案上待杀,这才知道错杀好人了,两人赶快逃离。 不远正好碰到吕伯奢骑驴沽酒回来,见他两人要走就赶紧挽留,并说家里杀了猪一起饮酒休息一宿,曹操口里应付,却突然袭击一刀杀掉吕伯奢。

前面因多心误杀别人全家,这却是故意杀人。 陈宫惊问何故,曹操却说留活口怕他报官,干脆一起杀掉。 当陈宫十分愤怒,指责他残暴不义时,曹操则说出了他这句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暗杀董卓失败,又怕被别人暗杀,错杀吕伯奢全家后,为掩饰错误又故意杀吕伯奢本人,这对曹操有个重大的思想暴露,生在乱世,如自身都不能保全何以争天下。 对于一般人而言,逃亡中多一份疑心都无可厚非,但可多一份警惕而已。 曹操则不同,内心不可存疑,为排除心中的疑惑错杀多少人也不在乎,而且全无自责,唯我至上。

曹操是乱世中的成功者,这与他存有这份心境有关。 或许乱世当如此。

下一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真的说过如此牛的话吗?有何依据?
上一篇:初中英语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所有知识点(初中英语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