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展现百年党史丨这副破烂的担架为何是一件文物?

2022-12-05 06:20:0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2

《支援抗美援朝纪实》中有这样一段话“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期间,全国先后参加志愿军参战达290多万人,仅东北地区就动员了近40万人参军,70余万人组成大车队、担架队,还有汽车司机、铁路员工、医务人员等45000人,担负战场勤务。 ”

在如今的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就有这样一件特殊的文物,见证了抗美援朝的支前运动。 它长300厘米、宽67厘米,由几根原木和草绳组成,长方形的木头骨架之间,部分草绳已经破损断裂。

抗美援朝时期,用于运送伤员的担架丨图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这样一件简陋到让人猜不出用途的文物,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担架队用于运送伤员的担架。 它的背后,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担架队员不怕牺牲从火线上抢救伤员的英雄故事。 他们不是军人,但却随着部队去了战场;他们不是军人,却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他们不是军人,却履行着军人的职责,其中就包括支前英雄宁儒贤。

报名支前,初入战场抢救女伤员

宁儒贤生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马图乡自然屯村,1947年家乡解放后,他当了村武装队长,1948年入党,1949年代任村党支部书记。 1950年,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后,宁儒贤在区上开完动员会回到家,把“参加抗美援朝,过江当担架队员”的想法与母亲说了。 她支持儿子:“儒贤,你放心地去吧,你的两个孩子妈一定给你带好(当时,宁儒贤妻子已去世)。 ”

1950年11月末,宁儒贤告别母亲,参加担架队集训。 集训结束后,要从1000多人中挑选出170名担架队员。 部队首长作战前动员:“过了江就有随时牺牲的危险,头顶上是敌人的飞机,还一个劲地往下扔炸弹;脚底下是敌人埋的地雷,一不小心,就炸飞上天;饿了,只能吃一块饼干;渴了,只能抓把雪;困了,就躺在壕沟里......”宁儒贤坚定地表态:“我报名时就想好了,死也要死在前线!”之后,宁儒贤被编到二野三兵团12军31师2团3营12连3排12班,担任班长。

1951年3月底,宁儒贤入朝,经过13个夜晚的急行军赶到前线。 刚到前线,就接收了3名伤员。 转运途中,两名伤员有不同的反应,一名伤员却始终一声不吭。

天亮后,他们把伤员抬到隐蔽处休息,宁儒贤开始一一观察伤员的伤情,头副担架上是名司号员,脚部受伤;第二副担架上是位战士,头部受伤;第三副担架上的伤员仍一动不动地躺着。 宁儒贤把雨布揭开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是位女战士,左腿已被鲜血染红,双眼紧闭,脸色蜡黄。 宁儒贤蹲在女伤员跟前说:“同志,赶快洗洗,不然皮肤和伤口要感染腐烂的。 ”女战士还是不吭声。

他急了:“同志,我们离开祖国到朝鲜,大家可都是亲兄弟姐妹呀,你受了这么重的伤,为什么还怕羞呢!”女伤员小声说:“我不是怕羞,同志,我是怕脏了你们呐。 ”宁儒贤看了一眼女战士说:“同志呀,你低估我了,我是共产党员。 ”

原来,这位女战士当时只有19岁,是在学校参加志愿军的,随部队前进时不幸被地雷炸伤了一条腿。 宁儒贤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女战士,他和战友帮她翻身,把身上的血水洗净、擦干,又把脏衣服换下来。 临走时,女战士对宁儒贤说:“我还要回来,咱们战场上见。 ”

抗美援朝担架队运送伤员的情景丨图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在战火中奔跑了七天七夜

担架队时常要冒着敌人的炮火,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有时候天黑路滑,敌人的炮弹不断地在担架前后方落下,地上是密密麻麻的弹坑,每绕过一个弹坑,担架都颠得厉害。 最难的是抬着伤员爬山,为了让担架平稳,宁儒贤想了个办法,他走在前面,把担架带挎在脖子上,两手拄地跪着走。 很多年后,他的前腿和膝盖上还留着伤疤……

宁儒贤之子宁春青曾回忆称:“父亲常常告诉我,担架队队员之所以把伤员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是因为躺在担架上的是钢铁般的战士。 ”

宁儒贤在转运伤员的时候,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在战火中奔跑了七天七夜。 有一次,部队在后撤的过程中跑散了,只有宁儒贤所在的担架班还抬着一名伤员继续在炮火中奔跑。 “宁队长,咱们咋办?”“有咱们在就有伤员在。 走!”这次他们连续抬了七天七夜,直到看到志愿军反攻部队,才坐在路边停了下来。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宁儒贤被评为支前英雄,荣立一等功,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陈赓同志把写有“积极,勇敢,顽强”的立功奖状颁发给了他。 1951年9月,宁儒贤被选为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团代表,在北京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的接见。 同年12月宁儒贤回到朝鲜。 1952年4月,宁儒贤和战友们完成支前任务回到祖国,时任辽西省省长杨易辰代表辽西省抗美援朝分会为宁儒贤颁发了奖状:“兹有辽西省阜新县十三区马家窝堡村宁儒贤同志,于服勤中在紧急情况下不惜牺牲,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转运伤员任务。 特发给一等奖状用以嘉奖。 辽西省抗美援朝分会。 一九五二年五月五日。 ”【资料来源:中国国防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抗美援朝纪念馆】

编辑:周晓宇

统筹:王海荣

下一篇:现在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保健仪的骗局很多,需要怎么样防范?
上一篇:争夺湖南,武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