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如何发现马里亚纳海沟的并确定它是地球最深的海沟?海洋中是否还有更深的?

2022-12-05 04:40:2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7

1899年,人类在关岛东南首先测到内罗渊的深度为9660米。 这一记录一直保持了30年。 1929年在其附近测出了9814米的深度。 1995年日本探测艇海沟号测得深度10911米。

测量海洋的深度没有太好的办法,基本都是比较笨的方法,那就是根据世界各地的地质构造,然后选择一些特殊的区域进行探测,利用回升探测、压力测定方式确定海水的深度,马里亚纳海沟形成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板块的相互挤压,这两个板块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碰撞时携带的动能也可能形成最壮阔的水下世界,以此为依据结合船只航行测量的数据就可以得到海洋的深度信息,虽然人类对海洋全范围的探测还比较少,但是对一些特殊区域的探测已经比较深入了,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最深处11000米左右,排名第二的是菲律宾海沟,最深处10500多米。 现代可以结合卫星探测技术,也是发射某种波或者测定重力加速度等方式扫描地球上的海洋,可以大体确定海洋的深度,然后派船只去测定具体深度,我国还发明了一种最为精确的测量方式——全海深多波束,是安装在船上的测量方式。

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生态系统,无论是海底地形还是生物种群都和浅层海域的有很大区别。 从海底地形上来看,世界上深度超过10000米的海域并不多,主要集中在马里亚纳海沟的一些区域,马里亚纳海沟是陆地板块和海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海底和喜马拉雅山一样是个庞大的海底山脉系统,有很多活火山,火山是地球内部的岩浆从地壳的薄弱处喷出的现象,有地壳构造的薄弱就有裂缝,海水会顺着裂缝渗入地球内部,因为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更高,会将水加热到高温高压介于气体和液体的超临界状态,压力很高使得水又被挤压进海洋,形成海底热泉,由此构建了地球上另外一套较为特殊的生态系统。

陆地上或者浅层水域我们比较清楚,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的能量,以二氧化碳水等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物,供给自然界的大型动物享用。 在深海的海底由于光照不能到达,但是海底热泉却不断向外释放热量和物质,于是一些古细菌进化成以化学能为能量来源,以热泉中的小分子物质为合成有机物的原材料,形成了以化能自养菌为生产者的生态系统,细菌固定能量和成有机物,吸引很多鱼虾以细菌为食物,聚集在海底热泉附近。 然而,化能自养菌的故能效率较低,能够供养的生物有限,因此很多生物以上层海水中沉降下来的生物试题碎片以及植物碎片为食物。 所以深10000米的海底的生物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人类目前由于潜入探索比较少,对深海中的生物资源的了解还比较少,仅仅是知道了某些生物的存在,比如飞象章鱼等等。

深海的生物和浅海的生物构造相当不同,除了能量来源之外,还有适应的压力环境,10000米深海压力很高,那里生存的生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体内的水份十分充足,最高的达到90%以上,机会全部是水构成,体膜或者细胞膜透水性都比较好,水可以较为自由地出入生物体,也就是用水去抵抗水的压力。 在为数不多的深海潜入探测中,科学家也发现过一种最大的单细胞动物之一,马里亚纳海沟10000米的底部,我们竟然又发现了巨型的阿米巴虫,直径最大达到15厘米,而且数量繁多。 令人比较忧心的消息是,最近的一些探测中发现马里亚纳海沟中也有很多塑料垃圾,可见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之深。

下一篇:中国的东风下海,巨浪上岸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上一篇:运20可以改装成出访专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