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是什么?(二战时期日本的武器装备)

2022-12-05 03:57:0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6

谢邀。

捷克轻机枪(ZB26)哈力克设计,采用7.92口径,弹匣容量20发,可单发与连发,更换枪管快速简便,具有持续射击后射击精度不变的良好性能。

该枪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在中国的保有量极大,原厂进口3万挺,中国仿制品达到了10万挺。 制造产地分别为大沽、山西、巩县,重庆、广元、广东、云南等地。 中国在二战前后生产ZB26的兵工厂累计达到了三十家左右。 虽然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但这个保有量与投产规模,基本上在中国普及了ZB26。 可能是当时中国战场上能普及的、最先进可靠的机枪。 捷克式轻机枪采用风冷设计,在公用水资源缺少的华北、黄土高原地区,是不可或缺的持续火力。

此外,ZB26的改进型号也成为英国、德国的制式轻机枪。 可以说这款轻机枪和其改进型号是二战战场上非常多的一型轻机枪。

抗战全面爆发之前,中国虽然没有航母,也缺乏飞机坦克,但步兵武器的产能并不落后于敌人。 动员能力则更为强大。 仅四川一省,一年即计划动员80万军队,年产捷克轻机枪3600挺。 这两项数据均已超过旧日本同期数据。 以号称精锐的德制整编88师为例,全师装备ZB26超过700挺。 ZB26由此成为中国各军队的火力支柱。

MG42通用机枪(德)这款机枪外号XTL的电锯,就是因为它有1200发每分钟的恐怖射速,开火的声音就像电锯启动。 因为射速极高,被MG42射中的士兵往往中弹三发以上,也就意味着一旦被MG42击中,基本就会牺牲,最轻断胳膊断腿。 神剧里那种中弹后还能继续战斗的情景,在MG42的枪口下是不可能的。

MG42产量在100万挺左右。 不仅德军,盟军士兵也大量缴获装备。 这款枪设计精密,结构复杂,质量可靠,通用性好,反应了经典的德国式设计思路——不计成本、登峰造极。 当然,它的弱点也是德国式的,那就是费钱。 极为考验后勤运输。 战斗力是靠武器与战术紧密结合产生的,一旦后勤断了,德军战斗力下滑速度会很快。 原因在于,德国陆军是用极好的武器喂出来的。

‬波波沙即五零式冲锋枪。

波波沙是另一种思路,可以说是简单实用至上。

大概没有人愿意收藏波波沙,因为它产量极大,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但战场上不能没有它。

波波沙的射速大概在900发每分钟左右,可以安装71发的弹鼓,射程250米左右。 它是一款便于生产、便于大量装备一线部队、便于单兵携带作战的武器,不像MG42,得俩人伺候着。 波波沙的出现,最能体现苏德战场的宏大、激烈与残酷。 诺门罕战役中,苏军就是用波波沙加探照灯、喷火坦克,形成了火力碾压,打垮了嚣张的关东军。

五零式冲锋枪,建国初期年产量在36000支左右。 正因为它的出现,淘汰了旧时期中国军队大量遗存下来的毛瑟枪等过时武器,极大增强了一线部队的火力。

V2导弹德国在二战后期为了不失败弄出来的东西,导弹的老祖宗。 1932年,德国开始秘密研发火箭,建立了秘密基地。 与此同时,美国的情报部门发现德国正在研究铀与火箭的情报,针对性的推出曼哈顿计划。

1941,美国建立航空喷气通用公司,研究火箭。 冯卡门为总经理。

钱老,总顾问。 什么地位呢?可以进入5Jiao大楼的那种。

说一下,当时他们都非常年轻,二三十岁,世界顶级。

1943,V2被研制出来。 1943.8.17,英国空袭V2研发生产基地,空袭成功。

‬V2的前一代V1是惯性制导,到了V2,采用无线电制导,成为导弹鼻祖。

速度4.3马赫,射程320公里,载弹1000千克。 主要是为了打击英国的目标,命中率65%以上。

V2没能扭转战局,其设计却成为战后各国的抢手货。 美国制定了回型针计划,不是用来打开iPhone的,而是用来收集德国火箭技术的一切。

下一篇:古德里安的装甲兵总监一职具体是干什么的?算什么级别?
上一篇:为何中东一直战乱不断,极端组织层出不穷?你认为最根本的缘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