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游子吟》?(诗词赏析《游子吟》)

2022-12-05 03:53:0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6

是孟郊,而非梦郊。

每每读到或者听到这首唐诗的时候 ,不知为什么眼角都会溢出一滴泪水。 特别是最后两句,天下只有不孝的儿女,哪有狠心的爹娘。 。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 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有些堪比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下一篇:侯卫东官场笔记的大结局是什么样的?(侯卫东官场笔记大结局是怎么样)
上一篇:哈姆雷特是个什么样的人?(哈姆雷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