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同一本书,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能否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

2022-12-05 03:45:0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1

此语与我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样的意思,比喻的都是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心境不同,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评判。 此语所谓的深奥,就深奥在不多见的“哈姆雷特”身上。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里的主人公,是为报父仇而最后死掉的王子。 这部戏剧虽是世界名著,但读它的人应该不多,至少没有咱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读的人多。 因此在这里就把“哈姆雷特”换成“猪八戒”悟能先生好了。

在《西游记》里,除了大闹天宫的孙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数时不时被孙折腾的二师兄——猪八戒朱悟能先生了,据说他的人缘分还满高的。 但是不同的人,对他的评价也是不同的。

在生活中,那些像唐僧一样严谨刻板的人看待悟能先生,就像看到了自己家的那个不争气的孩子:没多大本事,偷懒耍滑,还时不时犯点小错,令人着恼却又无可奈何。

可在天真的孩子们眼里,笨笨的悟能先生犹如舞台上的小丑,虽不帅酷,但依然好玩搞笑的吸引人。

而有些怀春少女竟把悟能先生列入了大众情人一览。 只因为悟能先生活得最接地气儿,曾为仙的他动不动想散伙回高老庄。 更重要的是他心宽不记仇,一路上,无论孙怎么折腾他,他依旧叫“大师兄”叫得特顺口,如此的话家庭里哪里还会有冷暴力?

不知道你对悟能先生会怎么看呢?

下一篇:孩子被保送到复旦,答应给他换手机,但又觉得新手机太贵怎么办(原来用的iPhone 5)?
上一篇:说说你认为现在学习中国传统武术(中国功夫)的价值,意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