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志愿者“燃”起来

2022-12-05 03:42:2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8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医护人员,也不是警察、居委干部等公务人员,但在上海各社区的核酸检测点,处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志愿者,他们的使命是用爱心播撒阳光。

上海电信的志愿者们也践行着这样的使命,活跃在你我身边。 在社区,他们或变身成“大白”,或穿上志愿者服装,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他们主动请缨成为志愿者的一员,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截至3月21日,上海电信支撑各类志愿服务164次,参与志愿者325人,有272位员工在社区防疫封闭管理期间主动参与属地志愿服务。 电信志愿者,也成为申城抗疫的一张“金名片”。

电信LOGO在,电信志愿者就在

3月20日,上海气温突降,疾风骤雨,普陀区车站新村的居民正在接受核酸检测。 在现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中,有一抹“电信蓝”——检测点的帐篷,是上海电信特制的印有5G logo标识的“独家帐篷”,志愿者们穿的防护服上也贴有醒目的5G logo标识。 居民们一看便知道,上海电信的志愿者们来帮忙了。 这正是西区电信局长征支局组织的志愿者服务团队。

“我们现在正在普陀区车站新村的核酸检测点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上午已经服务了七八十位老人,现在中午人稍微少一点。 ”微信视频里,《上海电信》报记者在采访西区电信局长征党支部书记、长征支局长吴立声时,看到他穿着防护服,戴着印有“中国电信”的面罩和口罩,说话微微有点喘。 从早上7点多,吴立声就和7位西区局志愿者一起来到车站新村忙活开了。

“小师傅,我没有手机,检测核酸的二维码怎么弄呀?”

“您别急,把身份证给我。 好了,阿姨,这个二维码的纸条保存好,给那边的工作人员扫一扫就可以了。 ”

“谢谢侬哦!”

在长征支局的志愿服务现场,一些充满志愿者“小心思”的物件随处可见,比如可以打印二维码的喵喵机,这是上海市劳模、长征支局社区经理冯春生从家里带来的,原本是让孩子打印错题用的,在志愿服务现场解决了不少老人用老人机无法出示二维码的问题;现场还设置了免费宽带体验点,居民可以连接免费WiFi。

“疫情发生后,我们和居委保持沟通,了解他们在核酸检测中遇到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尽量让居民在核酸检测时顺利一点。 ”吴立声说,比如为了在现场设立免费宽带体验点,有的志愿者提前一天就到现场布置。

3月中旬,西区电信局发出召集志愿者的号召,大家报名踊跃。 截至3月19日,西区电信局共招募志愿者7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约15次。

西区电信局各党支部、各支局主动与所属街镇沟通需求,协助街道组织志愿者参与咨询引导、秩序维护、预约登记、测温扫码和数字助老等服务。 同时,西区电信局“小蜜蜂志愿者工作室”发挥品牌效应,建立防疫志愿服务储备队伍,为各支局支撑街道、社区防疫提供力量。 西区电信局也做好志愿者的支撑工作,建议志愿者在服务结束后现场做一次核酸;在天气降温时,现场志愿者收到了区局快递过来的暖宝宝;西区局还将为志愿者准备防疫暖心包,包括口罩、消毒湿纸巾、巧克力士力架等。

双语服务、喵喵机、免费WiFi……西区电信局的志愿服务亮点多多,更有特色的是,在有西区电信局志愿者的地方,就会随处可见中国电信、5G LOGO。 “这是虹桥党支部此前在为所属街道服务时想到的,志愿者在隔离服背后手写‘中国电信’,方便同事和居民辨认,志愿服务要亮出身份,于是我们把局里的电信标签分发到各支局,还紧急制作了一批,既提高了辨识度,又打响了电信品牌。 ”西区电信局党群办赵超君说。

在周桥街道,长宁党支部紧急支援了30顶电信特色检测帐篷,在各核酸检测点都能看到中国电信5G的LOGO。

长征支局的志愿服务是西区电信局志愿服务的缩影,西区电信局的志愿服务是上海电信的缩影。 如浦东电信局员工有的在隔离期间化身“大白”协助街道开展防疫工作;有的发挥岗位技能优势,热心帮助居民解决网络问题;有的为隔离员工配送生活物资。 面对小区闭环、居家管理、全员核酸,南区电信局的员工在社区也积极行动,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积极协助完成核酸检测登记、现场秩序维护、居民交流沟通、快递外卖接收等工作。

父女、夫妻齐上阵

即使身上没有贴着电信LOGO,也依然能见到上海电信员工活跃在社区抗疫志愿服务中的身影。 甚至,有的员工带着全家一起上阵,把一个个小家的绵薄之力融入到抗疫大潮里。

“3月15日晚上,我刚结束瑞金二路街道的门磁及摄像头安装的志愿者工作,回到家中,就听到街道、居委、物业要招募志愿者,小区第二天要封闭了。 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连夜安排搭帐篷、现场管理、筹备物资等事情,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等一切基本安排妥当才回家。 ”中区电信局卢湾商企支局客户经理王军住在徐家汇街道,这几天来,他一直忙碌在小区里的核酸检测现场。 每天白天,他穿着防护服在核酸检测点现场,一穿就是六七个小时。 晚上回到家在志愿者服务群里继续安排第二天的任务,因为很多消息都在晚上通知,王军每天要等到“最后一刻”,确保当天的消息都处理好了才会休息,而那时基本上是深夜了。

看似核酸检测点只是要居民排好队来做核酸,但背后却需要各种协调和沟通。 王军主要负责的就是最系统、最复杂的协调工作,“要时刻紧绷着一根弦,哪些楼先做哪些楼后做,都在群里及时通知到位,不能遗漏一个人,有的居民没有及时看到微信,就要安排其他志愿者去家里喊。 ”王军告诉《上海电信》报记者,去通知居民并不算最麻烦的,麻烦的是当居民不理解自己的工作怎么办。 “有的居民觉得自己第一次做了没问题,不愿去做第二次,我就要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或者请和居民相熟的邻居一起去劝导,总之,要让小区实现应检尽检。 ”

王军的女儿是刚工作不久的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也是这段抗疫时间最忙碌的行业之一,但是只要女儿回到家有空余时间,王军就拉着女儿到核酸检测点进行志愿服务,学医的女儿给居民做核酸检测,他就做女儿的助手。 “我们父女俩配合默契,2个小时就完成了500例检测。 ”王军说。 没人的时候,女儿在核酸检测现场会耷拉着脑袋眯一会,“我也蛮心疼的,但这是她作为医务人员、作为社区里的一份子应该做的。 ”

志愿者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小区居民的好评,让王军最感动的是每次居民做完核酸,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会说一声“谢谢”。 “前几天下大雨,现场没有雨披,在居民群里一说,很多居民都把家里的一次性雨披送过来,还带来了水果,这让我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王军说。

这边父女齐上阵,那边一对电信夫妻档也成了小区里的“大白”。 家住杨浦的任佳和王佳露分别是上海号百和互联网部的员工,3月19日,他们小区要进行核酸检测,提前一天,任佳和王佳露就到居委去申请做志愿者。 “我们小区有2000人,规模不算小,这个时候一定需要更多的人手。 ”王佳露说。

就这样,任佳和王佳露双双成为志愿者,“每一队分别由扫码员、扫码辅助员、贴码员以及队伍领头及尾部等人员组成,我们被安排在核心区域的岗位——贴码员,要保证每一组20人混检顺序不要搞错。 ”王佳露说,夫妻俩手忙脚乱地第一次穿上“大白”的衣服很激动,也很骄傲。

午饭过后,核酸检测开始了。 远远看到居民走来,任佳和王佳露赶紧提醒大家拿出手机,调亮屏幕,准备好二维码,保持好距离。 此前简单培训的每一步都记在他们心中,随着扫码机的不断显示扫码成功,第一队20位居民顺利进入了检测点,完成一组20人的混检。

在负责扫码的同时,夫妻俩也会及时应对一些突发情况。 有居民来做检测忘了戴口罩的,他们要协调将新口罩交至居民手中;有些家长忘记帮小朋友进行核酸登记,他们也要协调工作人员帮忙重新申请;遇到有些眼睛不好或是腿脚不便的居民,夫妻俩会扶着他们走到检测排队处,并交代其他志愿者做好服务。

操作越来越熟练,三个半小时之后,几乎所有得居民都完成了检测。 “我们原本计划要工作到晚上七八点,没想到提前那么多时间就结束了。 ”王佳露说,这时才感觉到肚子在叫了,一直举着扫码机,手和腰也有点酸,面罩上都是水气。

“虽然我们只进行了半天的志愿服务,但更深地感受到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不易,大家都在为早日恢复正常生活而努力。 ”王佳露说。

奉献,是上海电信志愿者的旗帜,即使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却可以如春风细雨一般滋润人心,这就是志愿者的力量。

下一篇:贺词和贺辞的区别?
上一篇:霍山蓝天救援队招募啦(上海蓝天救援队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