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你对哪部小说印象最深?

2022-12-05 03:20:4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6

谢谢邀请!

看过的小说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贾平凹的《古炉》了。 或许也和我喜欢他的作品有关,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关于人生与灵魂的触动。

《古炉》这本书主要讲述,一个偏僻的叫做古炉的村子,在那场运动中,人们的生死沉浮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现状。

触动我的是,书中的一些话所阐述的道理,让我感触颇深。 解开了困扰我多年的抑或,同时也让我的许多观念发生的转变。

现摘录几句,与朋友们共赏。

父母不孝,敬神无益。 兄弟不悌,交友无益。 元气不惜,医药无益。 运济不到,妄求无益。

神是什么,是一种境界。 而现实中我们却把这个虚无缥缈,当成了万能的救世主,当成了心灵的依靠与救赎。 境界的提升离不开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善良是感恩,人之初性本善,父母的恩情重于山。 丧失了这个基本的人性还谈什么神,就是有神存在,我想也不会眷顾于你。

兄弟一奶同袍骨肉相连,世上除了父母,就是亲兄热妹了。 与兄弟都剑拔弩张关系紧张的人,那么出外交朋友,也难以真心相待。 人皆是精血所成,凡事要有所节制如一味贪婪过度消耗,世界上没有起死回生的灵药。 任何事情,在追求的过程中,都要有个方向,只有沿着方向通过努力方可得以实现。 如方向不对盲目探索,最终也是南辕北辙不得要领。

天赋的人性,地赋的人命,父母生的身。 性界清没脾气,心界清没私欲,身界清没不良嗜好。 耍脾气性纲倒。 存私欲心纲倒,有不良嗜好身纲倒。 我们来到世上,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层被上帝涂抹的底色。 这层底色也往往很难超越。 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 而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因为每个人的底色都是不同的。 大地滋养着万物的生长,生命才得以延续。

我们常说的三纲五常,而这性心身,就是人的三纲。 三纲如果倒了还谈什么五常。 所以,不论与人相处,还是自身修养,首先应当胸怀宽广为人坦荡。 责任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于是先反省自我,平心静气多沟通不要生那无明之火。

人要有格局,要活出境界。 这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敬。 所以心里要装着他人,不能只顾及自身的蝇头微利。 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这样人生的路途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严于律己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切莫染指不良,不然只会深入万仞。

就这些吧!这也是这本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 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参考与帮助!

下一篇:今日进入末伏,古人说的三忌,三宜,三秘诀,指得是什么?
上一篇:胡爷爷的茶(胡爷爷的茶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