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孔子的一生看来,他30/40岁时真正达到而立/不惑了吗?

2022-12-05 01:26:0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8

个人观点认为,孔子30岁时显然做到“而立”,但40岁“不惑”则见仁见智,看怎么解释“不惑”这个词了。

一、我们先看看孔子说的“而立”和“不惑”是什么意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引用自《论语·为政》先看论语中对这两个词的解释,“而立”就是指在三十岁这个时期应该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 “不惑”则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就是说遇到了不明白的问题,思考后就能想得通,不困恼。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孔子对“而立”和“不惑”的标准来说,他显然三四十岁的时候都能够做到的。 否则如何为人师表呢?

《孔子》电影剧照1——传道受业

二、再以目前世俗的标准来解释“而立”和“不惑”,孔子能否达成呢?孔子对“而立”的要求只是对人行为准则上的要求。 而当今世俗的标准,对30-40岁这个年龄段成年人“三十而立”的标准是什么呢?

30多岁收入稳定就够了?不结婚怎么行?

30多岁都不生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0多岁买不起房?那还要怎么亲朋聚会见面啊?

这三条标准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并非易事,但众所周知,对古代人来说显然压力并不大。 所以说以目前世俗的“而立”标准来说,孔子基本上在20岁左右都已完美达成!

高晓松曾在节目中如此说,他曾经以为四十“不惑”的意思就是人到了四十多岁,你就都明白了,什么都懂。 而到了四十岁他才发现那些你不明白的事,你都不想去弄明白了。

所以说,在我们活着的当下,世俗对“不惑”的定义就是“什么都能懂能得透彻,没有疑惑了”,显然这是个极难,甚至是无法做到的目标,当今的知识体量、知识跨度、哲学辩证思维的复杂程度非古时科比。 可能只有像高晓松那样,放弃思考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或许最终彻底把困恼放下才能做到“不惑”。

高晓松在节目中坦言自己的对“不惑”的理解

三、孔子“惑”在哪里?齐景公想起用孔子,但遭到了晏子的阻挠:儒者能言善辩,不受法令的制约;自我感觉良好,不甘居人之下;破费讲究礼仪,岂能作为风俗;喜欢游说乞贷,岂能借以立国;现在礼崩乐坏,若想恢复周礼,几代难以穷尽,怎可指导民众?不久,景公对孔子说:“吾老矣,弗能用也。 ”等于下了逐客令。 余秋雨的文章中曾写到上文这一典型的例子。 如上文晏子所说的理由,也就是当时所有的诸侯邦国拒绝孔子的原因。 孔子从三十岁到五十多岁的基本状态就是这样,他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但得不到重用。

按我们世俗的标准来说,孔子周游列国求重用而处处碰壁,显然是因为他“惑”了,他对自身的能力和定位,以及当时天下大势、诸侯们的内在需求并不明了,最终颠簸劳累、无功而返,做了很多无效努力,还不如停留某地努力治学为好。 按我们的观点,他在五十多岁即没做到“想明白了的不惑”,也没做到“心中放下的不惑”。 心中的确存有执念!

《孔子》电影剧照2——周游列国

结语我们再回到孔子自己对“不惑”的标准——遇事能明辨不疑(就是说遇到了不明白的问题,思考后就能想得通,不困恼)。 确实,孔子在遇到周游列国屡屡碰壁的这个事实之后,以他的智慧,肯定能迅速明晰其缘故。 “遇到了困难,并能想得通”,这才是孔圣人对“无或”二字准确的解释。 毕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但按当今世俗的“不惑”标准,如孔子也做不到的话,只能说古时的圣人或许不能理解我们的痛苦罢了。

下一篇:民间旧俗“冬至大如年” 且看老新疆人过冬至
上一篇:邹菊和雏菊的区别(邹菊和雏菊的区别怎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