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汉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军越甲可吞吴,的典故?

2022-12-05 00:10:2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0

这幅对联的作者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抗清名将金声(字正希)所作,出自于清代文学家吴恭亨《对联话》记载:“金又有题书室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精气四射,咄咄逼人。 后日之起兵与清军战,此联即其张本。 ”

另一种说法是前明孝廉胡寄垣所作,出自于清代学者邓文滨《醒睡录》记载:“初入学,试下等,愤甚,即登楼读书,不下梯者三年。 自题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后数年遂中。 ”

因此这幅对联的真实作者已不可考,但这幅对联是一副立志好对毋庸置疑。

扩展资料:

1、破釜沉舟的故事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釜:锅。 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史记·项羽

本纪》:“项羽

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

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 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2、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 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 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 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 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 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与命运同甘共苦,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下一篇:股票中有个融字代表什么?
上一篇:祭礼怎么写最好?(送祭礼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