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2022-12-04 22:11:1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1

  射干又叫寸干、乌扇、金蝴蝶,属鸢尾科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利咽的功能。 其根茎中含有次野鸢尾黄素、射干酮等成分,有抗炎解毒、抗病毒、利尿和抑制宫颈癌细胞等作用。 射干主产于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浙江、福建、陕西、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也有分布。 射干喜温暖,气温在20~25℃、土壤湿度为50%时,种子开始萌动;当气温在25~35℃、光照时间长、土温高、雨量充足时,射干生长旺盛;射干耐旱、耐寒,在气温为-17℃的地区可以自然越冬。 射干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地势较高、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植株生长良好。 土壤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 低洼积水地根茎易腐烂。

  选地整地

  射干种植地,宜选择地势较高、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平地或缓坡地。 如用荒山坡地种植,宜在头年秋、冬季翻地,使其有一段时间的风化熟化过程,到翌年春季再翻耕1次,除去树根、杂草、石块。 用耕地种植的,在种植前翻耕1次,每667平方米(1亩)施堆肥或厩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饼肥50公斤做基肥,施后浅耙1次,使肥土混匀,起宽120~130厘米的高畦,或起宽50~60厘米的垄种植。

  种植

  在3月春种或在11月秋种均可。 种植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25厘米×20厘米或30厘米×20厘米开穴,穴深15厘米,穴底施入土杂肥0、5公斤,并与穴土拌匀,然后每穴放入种茎1~2段,芽眼向上,或穴植1~2株苗,覆土压实,浇入稀薄人畜粪水后再覆土整平畦面。

  射干如采用种子直播,可进行春播或秋播。 春播在3月初进行,秋播在10月进行。 在整好地的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挖穴,穴深6厘米,将穴底整平,每穴先施入干粪肥0.5公斤,与穴内土拌匀后,盖上厚约2厘米的细土。 每穴播入种子5~6粒,播后覆盖细土,畦面盖草。 播后加强管理,经常浇水保持畦土湿润,以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和幼苗生长。 幼苗出土后及时中耕除草,在苗高6~10厘米时间苗,间去弱苗、小苗,留下壮苗、大苗,每穴留苗1~2株。 每667平方米用种量约为5公斤。

  中耕除草

  射干出苗后或移栽成活后,要勤中耕除草,以利于植株生长,通常每年进行3~4次。 如果是春播的第一年,分别在5月、7月、11月进行1次。 第二年进行3次,分别在3月、6月、11月进行。 封行后不再中耕除草。 另外,每年11月植株枯黄后,结合中耕除草培土1次,用沟内的细土培在根际周围,以利于植株越冬,防止倒伏。

  追肥

  射干是喜肥植物,除施足基肥外,在第二年的春、夏、秋、冬季各追肥1次。 春、夏季追肥,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水1500公斤或尿素25~30公斤,在植株外10厘米处开穴施下。 秋季每667平方米施厩肥、草木灰混合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25公斤,施后培土。 冬季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1500公斤、草木灰2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复合肥30公斤,混匀后施下,施后培土。 前两次追肥可促进地上茎叶生长,以后两次追肥则可促进根茎生长,提高产量。

  排水灌水

  射干怕水涝,大雨后要及时疏沟,把地里的水排除掉,以防根茎腐烂。 射干虽耐旱,但在苗期和移栽后要保持畦土湿润,以利于幼苗生长。 在苗期如遇干旱,要适当浇水或灌溉。 苗高10厘米以后,可少灌水或不灌水。

  摘蕾

  采用根茎种植的,当年便可开花;用种子育苗移栽或直播的,要到翌年才开花,而且其花期长,开花结果多,要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根茎生长。 除留种地外,要在植株抽薹时选晴天早晨露水干后把花蕾摘除,并分期分批摘除干净。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下一篇:川贝母种子怎么种?(川贝母种子怎么种视频)
上一篇:褪黑素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