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扶苏没死,历史将会怎么改写?

2022-12-04 17:51:0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2

谢邀。 历史是不可复制的,每一桩历史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在你眼中任何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对结果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 所以不要说扶苏登上帝位,就是他晚死几年,历史将注定被改写。

秦始皇究竟有多少个儿子,这个已经无从考证,见于史册的总共有四位,分别是扶苏、胡亥、公子高、将闾。 其中最出类拔萃的儿子无疑是公子扶苏,种种迹象表明,他也是秦始皇心目中最理想的接班人。

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完全和《史记》背道而驰,北大藏书《赵政书》就明确记载,胡亥就是秦始皇钦定的接班人,根本不存在沙丘政变一说。 到底孰真孰假,如今尚无定论,我这里以司马迁的《史记》为准。

扶苏的品行才干毋庸置疑,但我认为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缺乏权谋心术。 他是一个拥有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却不是一个懂得左右博弈审时度势的政客,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

很多人对扶苏在秦始皇坑儒事件中的表现大加赞赏,认为他日后必将成为一代仁君,那么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他是怎么劝谏秦始皇的。 据《史记》记载: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唯上察之。

由此可见扶苏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而这与秦自秦孝公以来一直贯彻实施的法家治国纲领是唱反调的。 秦国就是靠着法家思想一步一步走向强盛,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 如今扶苏却公然重儒抑法,不仅揭秦始皇的短,还否定了秦国的立国之策,秦始皇能不生气吗?

所以秦始皇一怒之下,把扶苏打发到蒙恬那里做监军去了。 自商鞅变法以来,事皆决于法已成惯例,渗透到了秦国的血液当中,就像我们如今不走后门就感觉办不成事一样,扶苏此举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难道秦始皇不知道实施仁政吗?他不知道治国理念应该取众家所长吗?事实上,秦始皇也一直努力做着尝试,并非用法家思想一条道走到黑,比如在他巡游的刻记和对诸公子的教育中不难看出,儒家的思想所占比重很大。

无奈法家思想在秦朝已经根深蒂固,秦始皇不是不想改,而是改不动。 单纯的扶苏显然没有看出父皇的苦衷,还一次又一次撩拨父皇的痛点,整一个糊涂蛋。

至于沙丘政变,胡亥赵高李斯三人阴谋矫诏,扶苏的表现不仅糊涂,简直白痴,面对蒙恬的苦劝和质疑,好歹也辨别一下遗诏的真伪吧,可他连想都没想就迫不及待的自杀了。 要人气有人气,要军队有军队,要理由有理由,扶苏却连清君侧的魄力都没有,只知道君让臣死,父叫子亡,到头来正是他极力推崇的儒家思想害了他。 扶苏顺利登上帝位或许比胡亥做的更好,但估计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 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下一篇:在学校里,什么样的学生属于坏学生?
上一篇:沈梦辰的长相漂亮吗?(沈梦辰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