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咏物诗?(如何作咏物诗)

2022-12-04 17:12:2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8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解读时用心体味。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如何作咏物诗?创作咏物诗,要抓住两点要领,一是物有形神,二是情有所寄。

(1)物有形神。 精确的写出所吟咏之物的特性、特征、神态,是 咏物诗的基础。 描写物状,不可言此物之状而能神会彼物之形。 说 桃也可言杏,咏梅也可吟竹,则失咏物诗之真味。 例如李峤《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此诗无一风 字,且处处有风之形神。 又如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 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本诗 颔联便是诗人充分体察了梅花的形态特点,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 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与品格。

当然,精确的描状摹写并不意味着过于求真、求微、求细,也并 不意味着要精细细致到具体的一点一滴。 若描写过真、过细,反倒 失了意味,没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诗味。

(2)情有所寄。 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咏物之诗,要托物 以伸意。 忌极雕巧。 ”刘熙载《艺概》亦云“以言内之事,写言外之重 旨。 ……不然,赋物必此物,其为用也几何!”咏物之诗,要托物以伸 意。 咏物,要有所寄托。 托物以言情,托物以说理。 例如郑板桥《竹 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 正不阿、正直不屈的骨气。 又如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此诗咏菊, 一反文人笔下菊花孤高绝俗、落落寡合之传统,赋予菊花以顶风傲 寒,战天斗地之精神,读来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三、四两句是作者 的浪漫幻想,颇能见出诗人的豪情壮志,这种激情想象集中表达了 作者的宏伟抱负。

在古人遗留下来的咏物诗中,单纯描状歌物的篇什相当罕见。 吟咏之物,作为审美客体,往往带有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物与情交汇一处,物和我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情物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

下一篇:化完第一个疗程的乳腺癌患者回家能过性生活吗?
上一篇:《影》好看吗?(人生大事电影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