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厚葬之风是如何形成的

2022-12-04 15:18:1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0

纵观历史,大家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中国古代的厚葬之风,在汉朝时期尤为突出。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就汉朝厚葬之风的形成、表现及对社会的影响做一个简单的谈论。

一、厚葬之风的形成原因

从后世发现的汉代墓穴来看,汉朝时候的厚葬之风已然形成了一种常态。 私以为,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外在原因影响。 二、内在原因影响。

上古神话

首先来说说何为外在原因。 从上古时期开始,古人就认为人是有轮回的,这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灵魂不灭理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迷信思想的影响,才会诞生出无数的鬼神故事。 世人以为,人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就可以交由鬼神来处理,而鬼神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人的灵魂是有轮回和转世的。

而这种思想到了汉朝时期,依然很受统治者和民间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所以,为了让亡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过上富足自由的日子,厚葬就成了不可避免之事。

董仲舒画像

其次,来探讨何为内在影响。 上面说到的外在影响,是指汉朝百姓受到了传统封建思想的引导以后,而产生的行为,那么对比之下,这内在原因自然就是受本朝思想的影响了。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教育就成了国之经典,而儒家教育就最是讲究孝道。 这在《论语》中就多有体现:“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再比如说,《学而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而儒家的孝道思想,就对汉朝的厚葬之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毕竟,孝顺不仅仅是体现在平日的言语上,更是体现在子女们能做出的行动上。 所以,上至皇室、下到黎民百姓,他们不仅在长辈在世时多加孝顺,更会在长辈去世以后,厚葬长辈。 而且,能做到厚葬,自然也是因为有了足够的经济支撑。

孔子画像

汉初,经过春秋战国的几百年战争以后,国家经济呈现贫困状态,然而随着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推行以后,国家开始逐渐走向富裕,这就为全国上下有能力厚葬先人的人群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二、厚葬之风的表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虽然汉朝时期厚葬之风颇为盛行,但是也仅限于王公贵族、地方豪强或者是有钱的商贾,一般的贫苦百姓还是没有能力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就皇室的行为来说,厚葬具体表现为两点:第一、墓室修建的早。 第二、陪葬品繁多。

西汉墓穴出土文物

以汉武帝为例,汉武帝继位的时候只有十六岁,但是汉武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就开始给自己修建陵墓,历时五十二年才全部完成,而其中的陪葬品更是奢侈的让人瞠目结舌。 《汉书》云: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 其中的金银珠宝以及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数不胜数。

除去帝王以外,其他的贵族子弟虽没有君主这么富有,但是也是竭尽全力的在修建自己的陵墓。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挖掘出来的西汉中山靖王墓穴,其中的精致玉器、陶瓷、丝织品等古文物,就多达一万余件,更别说还有价值连城的金缕衣,况且其他的有价值文物也不在少数。

三、厚葬之风的社会影响

就汉朝的厚葬现象来说,积极影响除却让后人通过陪葬品了解汉朝的社会发展以外,其他的益处几乎是找不到。 但是它的消极影响却有一大堆。

汉武帝画像

首先来说,耗费了巨大的人力、武力。 比如说《汉书》中对汉武帝修墓的记载:大兴舶役,重境赋敛,征发如雨。 这样的结局就不仅使得国库空虚,更是让百姓们陷入了生活不能自足自给的困境。

其次来说,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有三就有万物。 为了让自家先人走的体面些,有的家庭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厚葬先人,这难道不是因为受到攀比思想的影响么?不可否认的是,尊敬先人的确是应该的,但是,亡者比生者还重要么?为了孝敬亡者,难道就要让生者陷入生活困境么?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的一种做法。

西汉墓穴出土文物

结语

当然,也不是汉朝所有的人都认同厚葬的习俗,但是因为反对的声音不够大、反对者的身份不够分量,所以导致这些反对声浪最后还是泥入大海,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其实,后人都知道,厚葬先人是没有多少益处的。 就以汉朝王公贵族的墓穴来说,被盗者常常十有八九,墓穴中的金银被拿还是小事,很多先人的遗体被毁坏可不就是大事了么!起码,这和当初厚葬先人的理念是相当冲突的。

参考文章《论语》《汉书》

下一篇:亲子关系是怎样被破坏的?(亲子关系是怎样被破坏的)
上一篇:山东阳禾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