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吕雉为何都要针对韩信呢

2022-12-04 14:46:0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41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建立西汉王朝,在建国初期就说明了其中的原因:因为有韩信帮他带兵打仗,有萧何帮他管理后勤,有张良为他提供军事战略和发展方向,可以说这三个人都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在汉朝建立不久之后,张良就隐居了“留”这个地方,萧何也深居家中不问政事,韩信更是凄惨,被吕后联合萧何杀死在了长乐宫。 虽说刘邦曾经答应过韩信:没有杀他的君王、没有杀他的铁器、只要是太阳照到的地方就不能杀他,但是他死的时候是在夜里,杀他的东西是竹签,不是君王杀的他而是吕雉。 那么,刘邦和吕雉为何希望韩信死呢?

对于刘邦是军事威胁
当年刘邦和项羽进行决战,但是韩信因为刘邦不给他齐王的位置就按兵不动,这个时候刘邦就想要讨伐韩信,这时候手下的谋士就说:大王拿什么去打韩信呢?意思就是说你的军事才能比不上韩信,一定打不过,因此刘邦只能够忍气吞声给了韩信齐王的位置。 还有一次刘邦问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十万就不错了,当问韩信能带多少兵的时候,韩信回答多多益善。 从这两件事情当中就可以看出,韩信的军事才能极其强大,强大到足以威胁到刘邦的地位。
汉朝建立之初,各大分封的诸侯出现了叛乱,为了摆平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刘邦只能够亲自带兵去征讨,结果在讨伐英布的时候还被射伤了,加速了自己死亡的速度。 这个时候如果刘邦相信韩信一定会让韩信征讨他们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因为他害怕。 他害怕韩信和这些造反人员联合起来推翻他的统治地位,其次即使韩信帮他平叛了,那么拥有了兵权的韩信也不是自己能够约束的,所以在他征讨叛乱的时候即使没有借口杀死他,也要把他软禁在长安城之内。

对于吕雉是权利继承威胁
第一:我们都知道当时吕雉的儿子刘盈被确定为太子,后来诸王发生叛乱让刘盈带兵出征,吕雉死活不愿意让儿子去,就是因为刘盈并没有刘邦那么有威望,镇不住这些西汉王朝的建国功臣,更不用说功高盖主的韩信了。 所以吕雉必须要为自己的儿子铺平道路,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韩信是必须要死的,如果刘邦死了,那么以韩信的威望只需要振臂一呼,跟随他反对西汉政权的人多的是。
第二:吕雉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她想要的就是整个大汉朝的江山,所以在刘邦死后吕雉成为了汉朝的实际掌权者。 但是如果韩信活着的话,这件事情就会有很大的变数,最起码韩信的威望是吕雉无法比拟的,而且韩信也看不上吕雉,曾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或许能够从中看出韩信已经膨胀的心理。
我们都知道樊哙是吕雉的妹夫(吕雉的妹妹吕须嫁给了樊哙),但是樊哙每次见到韩信都需要跪迎,即使是这样韩信也嫌弃樊哙是杀狗出身,以与樊哙为伍而感到羞耻。 不管樊哙出身如何,最起码现在是当朝皇后的妹夫(皇亲国戚),看不起樊哙不就是瞧不起吕雉吗?换句话说韩信对吕雉是不服气的,因此为了未来能够顺利掌控大汉朝的权利,必然要杀死韩信这个绊脚石。
其实韩信的死亡是必然的事情,因为这和刘邦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出身高贵的家族的皇帝都不会滥杀功臣,而出身比较低微的皇帝都喜欢鸟尽弓藏,为何会这样,其实和人性有很大的关系。

豪门出身的皇帝,所有的创业资源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家族,别人只能依靠自己才能发展起来。 而如果是白手起家,那么皇帝的那些“腌臜”事情全部被这些人知道的一清二楚,他们就会认为皇帝和他们的身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位置不同而已,如果你是天下独尊的皇帝你能忍受吗?第二点白手起家的功臣之间一般都会有过硬的生死之交,当初代皇帝死后,这些还没有死去的功臣会联合起来抵制新的皇帝,这也就是为何朱元璋会为朱标而杀死所有的功臣,就是怕后世的的子孙管不住这些不稳定的因素。 而豪门出身的第二代皇帝,他就不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因为自然有一些集团内部的人会维护新皇帝的权利。

下一篇: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城镇瑾颖养殖种植场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上一篇:莱州市畅祥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