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真的比《哪吒》差吗?

2022-12-04 12:52:5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6

2020年中秋国庆双节的同一天,国漫《姜子牙》以3.2亿的票房刷新了纪录,远超《哪吒之魔童降世》首日1.44亿票房纪录。 但相比较《哪吒》的一水儿好评,《姜子牙》的评价却两极分化,有赞誉有加的,也有大加鞭挞的。 目前《姜子牙》的评分低于《哪吒》,说明有些地方是比不上的。 这差距在哪里呢?

一般认为,《姜子牙》前半段剧情过缓,直接劝退不少观众,后半段加快节奏,却又太过匆匆,一些挖坑没填,剧情上有漏洞。 虽然动画特效很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国漫的巅峰水平,但观众更在乎的是剧情。 总之,剧情没有《哪吒》燃,人设也太中规中矩,都是老套路,大部分时间都是用特效来凑,剧情太单薄了,笑点泪点都不如《哪吒》多,没有哪吒的颠覆性和爆发力。

身为国庆首批观影的观众,感觉《姜子牙》的立意是挺不错的,里面涉及了不少哲学难题。 比如说经典的电车难题: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 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 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 然而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 考虑以上状况,你是否应拉拉杆?一个人的生命,跟五个人的生命之间的交换,值得吗?电影中,就是救一个人还是救天下人的选择。 电车难题找不到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所以,电影中也给不出所有人都喜欢的结局,这不可避免地会让部分人失望,从而带来口碑的分化。 但这样的哲学思考,其他电影中少见,我们还是喜欢的,多多益善。

《圣经》中说,人类联合起来兴建一座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而神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造塔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那座半途而废的塔就叫巴比伦塔。 巴比伦塔就象征着人与神的直接联系被断开。 中国神话中,也有绝地天通的传说。 在中国上古时期,人人都可以与天地间神灵相沟通,即地天通。 然后有部落叛乱,叛乱部落对神灵不敬,神灵也因此戏弄凡人,比如该下雨的时候下冰雹之类的。 叛乱平息后,人皇就命专人掌管四时祭祀之事,断绝了凡人同天地神灵沟通的途径,即绝地天通,让天地各得其所,人间建立纲常。 这也是断绝人神联系。 在《姜子牙》中,即是为了挣断最后一根宿命锁,姜子牙打断了从人间登向上天的天梯,从而众生失去了神仙的庇护,却换来了自由和平。 这情节因此相当具有深意。

然而《姜子牙》虽然立意深,可惜故事没讲好。 但从故事本身说,也还不错,但同《哪吒》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哪吒》一开始就出了个太乙真人这样另类的逗逼,十分搞笑,一路笑下去,慢慢地感到心酸,感到沉重,直到最后,沉沉积累之下,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最强抗争,那宣泄,燃爆了!而《姜子牙》,一开始就很沉闷,节奏又缓,但特效又占用了大量篇幅,前期的铺垫不够,后期的爆发太快太猛,因此生离死别的冲击力就不大,偏偏还要对生死的场景大加渲染,因此情感上的共鸣不够,看的就很尴尬了。 理智上知道那是爆点,电影也把它作为爆点来着重刻画,特效也是美轮美奂的,应该很精彩的,但偏偏情感上没那么燃,没法跟着一起爆,因此有种嗨不出来的内伤,感觉因此很复杂。 细细想来,还是前面积累不够的锅:要是特效不那么多,更多些人物间的互动,多刷些好感度,那生离死别之际的情感就会不一样,也就看得更痛快些!

《姜子牙》首日票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哪吒》的加成,它作为《哪吒》的续作被观众所期待。 今日成功,但分化的口碑还是让它失去了一部分观众。 作为封神系列电影,片尾彩蛋却没有像《哪吒》一样给出下部封神电影。 也好,让剧组人员在拍下一部封神电影前好好静静,吸取下《姜子牙》的教训吧。

下一篇:装修找设计师,到底值不值?(装修需要找设计师吗)
上一篇:惠来县福生建材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